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之江东我做主 > 分节阅读 134

分节阅读 134(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那个啥,这位兄台,你唱的很好,歌嘛,唱的就是一个意境,有没有歌词都一样”

林家仁的安慰却起到了反效果,书生脸皮本来就薄,此刻更加是以为自己的歌声不堪入耳,懊恼着自己选择了这么一个让他们回头的方式。

“这位大哥,你别误会了我兄长的意思,他是说你的歌真的是很好听的”

歌很好听,那就是说唱歌的人就

书生已经想找个地洞钻进去了。

“喂喂,玲,不带这么欺负人的啊,本来我的话就容易引起误会了,你可倒好直接一耙子就把人给打死了”

“我才没有,我是怕他误会了”

在两人吵吵的几分钟里,书生的脸是一阵红一阵白,真是的,今天遇到的都是什么事啊到了最后实在是忍不住兄妹二人明目张胆的调戏了,终于出言阻止:“不、不要吵了”

迎着两人奇怪的眼神,书生继续说道:“兄妹、就应该、和睦友爱,不应吵架”

“玲啊,你有没有发现,这位兄台一字一顿的严肃样子”

“嗯,用你的话说,那就是,很可爱。”

“”搞了半天,这俩人还是在耍我书生觉得再这么下去自己离哭出来已经不远了。

“那个,抱歉抱歉,好像玩笑开的有点过了,兄台不要介意啊,在此我代这个不成器的妹妹,给你赔礼了。”说着,林家仁拱手一拜,客客气气地道歉了。

“嗯嗯,兄长说的是啊,在此小女子也代我这个童心未泯的哥哥,给小哥你陪个不是。”玲也学着林家仁的样子,拱手赔礼。

这俩货是闹哪样玩够了不玩了最好如此。

书生接受的教育肯定是循规蹈矩的古代传统教育一条龙,本着你既然赔礼了,我肯定不能不接受的原则,也是很快做出还礼。

“对了还没来得及自我介绍呢,我叫庞冲,她叫庞玲,南郡人。初次见面还请多多指教”林家仁确实是玩够了,既然对方没说医药费什么的而且对于自己的组团调戏还那么配合,就姑且算个好人,可以认识认识,横竖现在也没别的事情。

“哪里哪里,指教不敢当。”书生心想只要你不搞我就行了,“在下姓王名粲,字仲宣,山阳郡高平人。”

王粲,这名字好熟悉,难道是“七子之冠冕”的那个王粲

“敢问王兄,刚才那个歌”

“正是在下拙作矛俞新福歌。”一般人说道自己作品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眉飞色舞恨不得多讲几句,可是王粲却是自嘲了起来:“难登大雅之堂的俗物罢了。”林家仁后来才知道,他是故意这么说的,原因倒也简单:他的作品受上层人物欣赏是事实没错,但是他们只是把王粲当做个乐师来看待,根本不可能给他他想要的政治舞台,更别说给他什么官职了,简单点说,他现在处于怀才不遇的阶段。

这样一来,林家仁基本上可以确定对方就是那个王粲了。

王粲,东汉末年乃至魏晋年间文学方面的杰出代表,“建安七子”之一,文采出众被称为“七子之冠冕”。史书记载“貌寝而体弱通侻”,直译的话是面貌丑陋而且体弱多病、做事随随便便。意译的话就是长相不咋地、体质很一般、但是不拘小节。兴趣除了写诗写歌写赋以外,还有个很奇葩的爱好,那就是喜欢听驴叫,一听驴叫就来精神,所以林家仁看书的时候对他印象很深。就这段记载搞得我很怀疑这货是不是被写史书的人黑了,单指长相和爱好来说。

所谓的建安七子,有名的除了王粲以外,还有孔融,就是小时候让梨名垂千古从此登上历朝历代思想品德教科书的那位,好在没人在意他长大了做的那些事情想知道的自己查,搜索“覆巢之下无完卵”就行了,顺便说一句这货是建安七子之首。“冠冕”却不是“首”,由此可见那个年代名声的确可以决定一些东西。

陈琳,最有名的事情就是官渡之战前,写了一篇檄文骂了曹操祖宗十八代而且极其富有感染力,最后曹操还既往不咎让他替了郭嘉死后军师祭酒的位置。

这些人不是奇才就是怪胎,反正个顶个的引领风骚。

当然建安七子什么的,林家仁不怎么关心,他关心的是王粲的作品。这家伙真心是个奇人,不仅写诗词歌赋,还写小说。没错跟某k上面的苦逼写手一样写小说,不过人家不苦逼,人家写的很写意,汉末英雄记就是他的著作,但是全书已佚,只有些段落被录逸了下来,没能看到

第285章襄阳触感

“这个世道朝身后看,是看不到什么光明的,在那里只有越来越多的黑暗和深陷其中便无法自拔的梦想。因此,只有前方,前方才有所谓的希望,我们要向前看才行借由着从过去而来的种种遗憾和后悔,经验与教训,一往无前地走下去,唯有如此,未来才不至沧桑。”

听着对方似有似无地表达着自己的种种怀才不遇之情,林家仁如是劝慰道。

既然记起了对方是何人,林家仁自然是免不了动容的:“王兄既然少怀成为诗歌以咏志以辅佐明君,成为一代名臣的情怀,那么这些事情自然该看得开。”

听到与自己初遇之人竟然有这么样的评价,王粲病体一震,腰不酸了,腿不痛了,走路也有劲了,几秒之后却突然垂首道:“庞公子见笑了,王粲那有那么大的志向,只求能在这刘皇叔领导的荆襄之地下一展所长,除此无他矣”

梦想是好的,可现实往往王粲也是意识到自己短期之间恐怕无法有所好转,因此有此一答。

玲暗自闪过奇怪之色,心说自己与林家仁均是第一次见得此人,三言两语之间王粲表现出来的最多是一些酸腐之气,怎么自己老板非要说人家志向远大,还要劝诫他安心等待这绝不是普通的客气之语、相互吹捧之话,事实上正如王粲所说,他几乎真的算是籍籍无名之辈,否则也不会选在今天出来碰运气了。方才听其言论,大抵华而不实且诸多怨愤,委实让人很难有些许好感,恐怕他被排斥出“马屁圈子”也是情有可原的吧。

基于以上想法,玲不由低声问道:“兄长何以像是对他闻名已久,恨不得说久仰久仰的呢你们何时见过么”

林家仁吐了吐舌头,总不能告诉你我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