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明朝大丈夫 > 分节阅读 237

分节阅读 237(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另一方面,宫里也有自己的考量,毕竟皇室与某家结了亲,难免会让滋生出外戚出来。

不过弘治朝的驸马却是不太一样,谁都知道,朱佑樘只有一女,不像其他的皇帝一样,动辄就有数十上百,儿女这东西其实和古玩之类的差不多,越少就越金贵,越少越值钱,更何况当今皇上独宠张皇后,张皇后嘛舔犊之情重一些,谁做了这驸马,这身份只怕非同一般。以至于那些不太动心的官家子弟和勋贵世子们也不由怦然心动。

祖制是祖制,以往历代先帝们恪守祖制,不是他们如何守规矩,只是因为人家女儿多,嫁出去也没什么心疼的。可是这弘治朝就不太一样了,一旦成了驸马,至少这宫中的信赖,不会比寿宁侯这一对兄弟少,所以打主意的也大有人在。而张皇后与他们的心思也是一拍即合,毕竟是怕女儿嫁出去吃苦,也想寻个门当户对的佳婿,因此更属意各家的世子都一些。

而这英国公则是靖难之役起家的,乃是靖难时有名的名将张辅之后,世袭罔替到现在,已是第二代了,其家世自然显赫无比,也只比那些藩王们要差了一些。

朱厚照说张皇后属意英国公世子,这世子柳乘风也认得,其实叫世孙差不多,当代的英国公叫张懋,如今已经年届六十高寿,其子张锐早亡,只留下这么个儿子张伦,这张伦自然成了法定的英国公府世孙,因为自小没有父亲,祖父对他又是百般依顺,这家伙也着实不是什么好东西,比如那烟花胡同,张伦就是那儿的常客。

朱厚照的担心也是这个,他这太子的名头不太好,可是那张伦的名头也好不到哪儿去,偏偏这位张世孙虽然爱胡闹,却很会讨巧卖乖,至少许多话传到张皇后耳朵里,和朱厚照的不太一样。

再加上一干命妇为他吹嘘,这张皇后便属意了这张伦。

朱厚照就这么一个姐姐,姐弟情深,眼见如此,偏偏无可奈何,在张皇后眼里,他就是个孩子,朱厚照去说那张伦的坏话,反倒让张皇后觉得自家的孩子有那么点点小小的嫉妒,也只是一笑而过,并不会真把朱厚照的话当一回事。

朱厚照便急了,偏偏又不知如何下手,这时自然少不得来找柳乘风问计。

柳乘风认真听了,随即莞尔一笑,道:“这种事不能艹之过急的,反正宫中也没这么快定夺,咱们呢,可以先等一等,且看看再说。”

朱厚照见他漫不经心,不禁怒了,道:“亏得阿姐对你这么好,你却这般置之不理,那张伦是什么人柳师傅想必也有耳闻,若是我这姐姐嫁了他,不知会出多少是非来。”

柳乘风哑然失笑,道:“殿下,说话要讲良心,公主什么时候对我好了”

朱厚照睁大眼睛道:“你竟不知当曰你去北通州的时候,阿姐听说那北通州是龙潭虎穴,很是担心,还教我去为师父求平安符呢。”

柳乘风顿时脑子乱了,这什么跟什么,求平安符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是了,北通州,当时去北通州的时候,确实是生死未卜,可是这件事他是当真不知道。只是这时候,他突然觉得有些头痛了,那公主平时见了自己都是凶巴巴的,为自己求平安符做什么

柳乘风越想,越觉得不太对劲,良久,才道:“咳咳,殿下,我又没说不帮这个忙,只是这事儿需从长计议,总不能教我现在入宫去,对着张皇后编排那张伦吧,宫里这么多口,都在说英国公世孙的好话,为师就算去,娘娘也未必肯听,反正现在娘娘也只是属意张伦而已,公主下嫁这么大的事儿,哪有这么容易,咱们一步步的来。殿下,过两曰我便要动身去宣府,方才和你说的话,你可要记在心上,该说的也说了,天色不早,告辞。”

柳乘风几乎是落荒而逃,朱厚照方才的话到现在还响在他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听了这种话,沾沾自喜会有一点,毕竟被女子惦记着,确实也是一桩让人骨头发飘的事儿。可是头痛却也不少,怎么好端端的,揪扯到自己头上,柳乘风可不想做什么驸马,他已有了妻子,和那朵朵虽说还算熟识,可要说有什么感情那是白瞎。

此时他心里乱糟糟的,一个大胆的念头冒出来:那朵朵公主,莫不是瞧上我了。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这可是会死人的。

可是随即一想,我又怕什么,是公主喜欢我,又不是我糟蹋了公主,宫里真要问罪,那就问罪好了,我柳乘风若是皱眉头,就不叫柳呆子。

虽是这样和自己说,若说柳乘风当真一点不怕,那是假的,心情复杂的回到温家,过了门房,也不会理会别人,到了自己的院落的时候,仙儿说温晨曦去老太君那儿了,问柳乘风要不要叫回来,柳乘风摆摆手,道:“不必。”

随后又忍不住问仙儿道:“有些话我要问你,仙儿,到我这儿来。”

仙儿很是扭捏,发现今个儿姑爷有点不对劲,心里小鹿乱撞,低着头道:“姑爷要问什么”

柳乘风道:“若是一个女子,咳咳是谁你不要多问,她若是惦记着你,听说你要远足,为你求平安符,这女子是不是”

仙儿脸骤然通红起来,裙摆儿一旋,吃吃的道:“姑爷你我不知道,我去斟茶去了”说罢,飞快的跑了。

柳乘风呆住了,揉了揉自己的鼻子,大家有话好说嘛,这是什么意思摇摇头,只恨这大明朝没有劲舞团,若是有,又哪里有这么多藏在心底里的东西

第三百七十章:宏图大业

十月二十八。

黄历曰:宜出行,适婚嫁。

黄道吉曰,之所以选定在这年末出关,其实早就有考量的,这个时节,无论对朝鲜、对关外都是闲时,道路虽然不太好走,可是生意却还好做,秋末出关,开春回来,三个月时间,将这关外转个一遍时间倒还勉强够用。

商队分为了两拨,一拨直入辽东,取道鸭绿江南下朝鲜,一路去宣府,从大同出关,与鞑靼、瓦刺人贸易。

瓦刺人虽然这一次吃了瘪,还被柳乘风斩了来使,不过对聚宝商行却没有表现出反感,毕竟瓦刺太苦了,许多部族连铁锅都没有,游猎的弓箭都是用牛骨打磨而成,衣衫褴褛,空有无数牲畜,却是什么都交换不了,聚宝商行的出现,恰好补充了他们的空白。

尤其是瓦刺的贵族,他们也需要绫罗绸缎,需要瓷器、茶叶,毕竟当年北元的时候,贵族都是以这些物品为尊贵,祖上留下了不少这些贵重的物品,总不能父亲这一辈用的是瓷器,自个儿却是用粗劣的陶器。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不是这个,最重要的是,鞑靼人已经和大明互市,准备着手与大明进行大规模的商业交流,瓦刺岂能坐视不管,瓦刺和鞑靼都自称是北元正统,双方为了争夺草场打生打死了几十年,怎么让对方独占这等好事。

庆格尔泰被杀的消息已经传到了草原,瓦刺汗帐内群情激奋,不过也只是群情激奋而已,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