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风雨荆丛 > 分节阅读 46

分节阅读 4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老喊饿,沈金贵常把自己的分一个给他,可还是未到饭点,就会饿的饥肠碌碌、心慌腿软。于是为了缓解这腹中空空的难受劲儿,只要是能下肚的东西,不管是野菜还是生苞米,他什么都敢往肚子里送。甚至包括这蹦跳鸣叫的昆虫。

“别闹了小毕子,好好干活儿”每当此时,沈金贵就会出面制止着毕小鹿的恶搞。并会随手把个嫩苞米,或其他什么能吃的东西扔给“鳄鱼头”,吩咐着:“吃这个垫一垫,别乱吃那些活物,小心有毒”。如获至宝的“鳄鱼头”,就会欢天喜地地狼吞虎咽着。

此时的平均温度已降至10度以下,但对于北大荒来说,还算是比较舒服的时期。沈金贵他们工作的虽然非常辛苦,但看着亲手种植的粮食一天天涌入晒场,一座座粮囤陆续被装满,那种收获的满足和欣慰感,是那些没有身临其境的人,永远也难以体会到的他们所付出的汗水和心血,确确实实变成了金色的丰收成果,这种无与伦比的成就感,足慰困锁北大荒,那孤寂的寒凉。

接下来的日子里,菜班的工作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劳改农场一冬的菜蔬,皆掌控在这个时节的收获、储藏里。

大白菜、大萝卜这菜中的主打,开始成筐成车地运进菜窑;胡萝卜、大葱、土豆等等,也已经逐一藏储完毕。如果天气配合的好一些,还能收获一些秋菠菜、韭菜之类的细菜,只要入窑之后保管得好了,那过年的时候,可就算是吃到了人间的美味了。

因此每每菜班忙不过来的时候,各队都会派人前去支援相助。这个时候,沈金贵就会将这美差派给“鳄鱼头”。好让其趁机能给他那永远喊饿的肚腑里,填进个水萝卜或其他什么能吃的东西这样做虽有些违反队规,但生吃个萝卜什么的,也没有人会深究,况且也算不上什么大错误。而已懂得感恩回报的“鳄鱼头”,亦常偷选几个脆甜的水萝卜,或被列为上等菜的胡萝卜,悄悄揣回2号房,让“老大”他们,也小饱一下口福。

与时间赛着跑的菜班,刚刚关闭菜窑的门,大地就开始封冻了。而劳改队的秋收,也进入到了最后的决战

大伙必须抢在第一场再也不会融化的大雪之前,把大地上的作物全部收完。否则一旦被埋入雪下,那可就哭也找不到坟头了。

与狂风大雪打着时间差的劳改农场,在这最后的决战时期,终于争分夺秒地抢完了所有的作物。面对着跟脚而来的狂吼的西北大风,和夹杂着鹅毛大雪,横扫着北大荒的张张扬扬的初冬天气,长长舒了口气的劳改队员,想到那颗粒归仓的胜利果实,内心深处,充满了无比的踏实。

隔窗听着那呼啸的狂风;仰面躺在这并不温暖的号房里。被“鳄鱼头”他们声声唤做“老大”的沈金贵,历过了这北大荒第一轮的冬春夏秋之后,更是深深体会到了,劳动所带给自己这苍白岁月的充实。极其渴望重获自由的他,对未来的日子,充满了希望。

第一一七章 北大荒的“粮荒”

时间的车轮,在沈金贵他们那周而复始的劳作之中,转到了1958年。全国上下一条心,轰轰烈烈的“大跃j”运动,开始了。

195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争取在15年或更短时间内,在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方面,赶上或超过英美。全国各条战线迅速掀起了“大跃j”的高潮。

会议还决定在农村普遍建立人民公社。

在“大跃j”进行当中,各地纷纷提出工业大跃j和农业大跃j的目标,追求着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在农业上提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高亢口号。在“浮夸风”的作祟下,粮食亩产量被各级干部,层层往上拔着高。

农民手里的土地重归公有。农作物的耕作种植,全都以公社为基础,以生产队为单位操作进行。而基于原来私有土地的生产,被严令禁止。

全国推崇以村为单位,设立“人民公社大食堂”。村中所有农户,不允许家中自开炉灶,一律集中到集体食堂用餐。

兴高采烈的农民,感受着这自己不用做饭,就有饭吃的新奇和欣喜;高呼着“放开肚皮吃饱饭”的口号,热火朝天地嬉戏着,尽情地享用这代表着共产主义社会的“大锅饭”。同时,各村还实行着不计报酬的公共劳作。这没有报酬的公共劳动,却让生产队的劳动效率,和劳动热情,出现了急剧的下降。

这种强制的集体化所有制度,极大地挫伤了农民认真干活的积极性。使得大量的田地逐渐荒芜,粮食的实际产量锐减下降。再加上钢铁生产被认定为,是经济发展的核心之重。百万计的农民,被号召和脱离农业生产,加入到了“大炼钢铁”的劳动当中。

58年曾是一个风调雨顺的丰收年景,但因大炼钢铁和错误的引导,好些地方,田里的庄稼都不允许收获,亦或收获之后又被命令着,直接埋进土地里收藏。至使大量到嘴的粮食,全都白白腐烂损毁

而那盛行全国的“浮夸风”,却继续变本加厉地层层鼓吹、拔高着地里的产量;夸大吹嘘着作物成长的个头儿,使得公粮的上缴任务,也逐次攀着高。勉强完成了公粮任务的生产队,根本就没有多少余存的粮食,来填饱社员们的肚子再加上又遭遇到了连年的自然灾害,粮食原本就严重短缺的农民,就只能想法搞些代食品了。于是,地瓜秧子、糠皮、树叶、野菜、草根甚至观音土,等等一切的一切,都成了农民用以充饥的东西。

1958年至1960年这最困难的三年里,国家政府却仍然持续着往年那大量向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出口粮食,换取着快速发展军事工业的技术。

基于全国的粮荒缘由,以及“浮夸风”的癫狂,沈金贵所在的北大荒劳改农场,也同样受到了“粮荒”的巨大冲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