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4(1 / 2)
妹的意思,可她更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她心疼地抚了抚妹妹的头发,耐心地解释着。
“姐,你不在家的时候,农会的人来过,四婶也来过。四婶还悄悄说,让咱俩晚上去她家睡觉呢”回到屋里沈小凤才想起这事,忙跟姐姐学说着。
“农会的人说什么了”一听到“农会“这俩字,沈七凤就立刻紧张起来。
“他们问俺咱爹娘呢问家里人都去哪儿了俺害怕,只是一个劲摇头,后来,他们就走了”沈小凤回想着当时的情景,眼睛里又流露出了恐惧,怯声声地回答着。
“嗯,他们要是再来,问啥你都只管摇头,什么也别说”听完妹妹的话,沈七凤长长舒了口气。可还是不放心地又叮嘱了一遍。
“四婶家咱不去。四婶是好心怕咱俩晚上害怕,可就咱那个奶奶,咱这种时候要是去了,还不得嫌四婶对咱好,又找茬骂她”善良的她,设身处地地为四婶孙氏考虑着,做着决定。
“有姐姐在呢晚上咱把门顶的死死的,咱不怕”见妹妹有点失望的沈七凤,忙紧紧握着妹妹的手,壮着胆子大声说。
说归说,劝归劝,别说是妹妹沈小凤了,就连沈七凤自己,到了晚上,在这个只有姐妹俩的旧房子里,也是心惊胆颤、恐慌不安,睁着两只恐惧的眼睛,不敢让自己睡着。却还假装着一点都不怕,心疼地安慰着怀里的妹妹。
感谢众友鼎力支持,还望多多关注斧正指点
第七十一章 送饭
天才蒙蒙亮,沈七凤就挎着一个大包袱,悄悄闪出房门,并回头看着里面的妹妹将门再次闩紧了,才左右回望着,快速向着堡外走去。
今天是她去给母亲送饭的日子。自打母亲藏到二姨家之后,守在家里的姐妹俩,隔个三两天就偷偷摊些煎饼,给母亲他们送过去。
二姨家原本就不福裕,在这种时刻,能让母亲和弟弟们寄居在她家,就已经感激不尽了。一向懂事的沈七凤,饭食上自然不会再让自己的二姨,跟着犯太多的难为。
今天已是第五次送饭了。已熟悉路径的她,还是不时地四周环视,小心留意着身后,生怕被一直打探母亲踪迹的土改队员给盯上了。出了沈家堡又走出了两里多路,确定了身后没有人跟踪,她那提在嗓子眼的心,才算是放了下来。
走出这么远的路,沈七凤那标准的“三寸金莲”般的小脚,就已经疼的不太敢着地了。可她不敢让自己停下来,因为一旦歇下来的脚,再起步时会更加的疼痛。她尽量挑选平整些的路面,落着步。
此时虽然已经是阳春三月,但太阳尚未露出头的早晨,依然寒气很重。带着鞋子淌过及膝的光明河水时,沈七凤的牙齿都在打着颤。裤管虽被高高卷起,却还是被湿透了大半,她赶忙寻了个僻静的地方,先用力拧干了裤管上的水,又哆哆嗦嗦坐到地上,脱下直往外溢着水的鞋子和滴着水的裹脚布,也尽力拧掉水分,才又将它们重新穿了起来。
这是经过前几次淌水过河总结出来的经验。这样再重新上路的时候,脚虽依然湿着,却不会再泡胀的如先前般那么难受。
来回两趟的淌水,喝饱了水的鞋子和厚厚的裹脚布,会把沈七凤的双脚硬生生泡的象豆腐渣一般,又胀又疼。每次回家脱下鞋子,妹妹沈小凤都会心疼的用干布给姐姐捂着,直掉眼泪。后来象这样拧掉水分之后,才感觉稍好了一些。
接下来的九层顶,是先前最让沈七凤发怵的一段路。所谓的九层顶,就是一路向上的一段漫坡,坡度虽不是很高,却是特别的长。尤其是路面,全是鸡蛋大小的鹅卵石铺成,试想沈七凤这样的小脚,走在上面会是什么样的感觉
前几次来回,每走在这段路上,疼痛锥心的她,真恨不得爬着或者干脆顺坡滚过去后来她发现了路两旁用来浇地的水陇沟,沟底却是被水冲刷后的细细白沙,这可把她高兴坏了。从此,这细沙铺就的柔软的水陇沟,就成了她通过九层顶的绿色坦途。
顺利抵达二姨家的时候,太阳已爬上了树梢。比母亲大着好多岁,已年近六旬的二姨,正坐在天井里一边摘菜,一边陪着一旁洗着衣服的母亲有一句没一句地唠着。三个弟弟,正蹲在一边玩着小石子,一眼看到沈七凤的弟弟们,立刻兴奋的蜂涌而上,围着姐姐高兴的又蹦又跳。
三弟沈平贵首先抢过重重的包袱,奔跑着抱进了屋里;四弟沈安贵,已把板凳递到了姐姐面前;最小的小福贵,也悄悄蹭到跟前,紧紧靠在姐姐的腿上,沈七凤忙心疼地笑了笑,弯腰把小弟弟抱在了怀里
来不及喘口气的她,放下了小福贵,就忙着搓起了母亲还没洗完的衣裳。
第七十二章 喝口粥吧
“吃点东西吧,凤儿吃完了再洗”母亲吴氏,不一会儿就一手端着一碗稀粥,另一只手里拿着一个煎饼,心疼地来到女儿面前,柔声道。她看上去已明显苍老了很多,眼光也有些呆滞。连连不断的变故,让她的神情越来越忧郁,若不是有七凤这个女儿帮她撑着,只怕她是真的没有法子活的下去了。
“娘俺不饿呆会儿回家再吃。”沈七凤没有去接母亲手上的碗,低着头继续揉搓着衣服。干哑的声音,却已经出卖了她。
“就是喝口粥也好啊这都快晌午的天了,再水米不沾牙空着肚子回去,路上怎让娘能放得下心呢”吴氏知道女儿是舍不得吃这口饭,而在硬撑着。望着一趟比一趟黑瘦的女儿,她的泪早就下来了。她抬起拿着煎饼的手,用衣袖蹭了下湿湿的脸,哀求般地劝着女儿。
“娘,别说了俺喝就是了”沈七凤强忍着快要流出的泪,忙拿话阻止着母亲,不让继续说下去,伸出沾满了水的双手,接过了母亲手中的碗。
“凤儿,在家要是呆不下去了,就带着妹妹一起过来吧。好歹,一家人死活都在一起,也省的牵肠挂肚的”看着喝着粥的女儿,吴氏心里似乎有了一丝安慰。可想想一会儿又要返回去,心惊胆颤守着那破房子的两姐妹,做为母亲的她实在是太揪心了可一点法子都没有的她,只能与女儿如此商量着。
“你二姨托人,在这边给你妹妹寻下了一门亲事,年龄虽说大了几岁,可人厚道老实,家里也还能有粮吃。你俩过来了,就把你妹给人家吧,也少一个人一起挨饿受罪”她继续对沈七凤絮叨着。
“到时候再让你二姨,给你找点针线活路什么的,能挣点粮米也是好的。你四婶偷着接济的那点粮食,都让你做成煎饼送娘这里来了,娘知道你和妹妹在家,早就没粮吃了”
“娘,您别说了俺跟妹妹,不会饿着的”一直默默听着的沈七凤,再也忍不住了,她把头深深埋到了母亲的怀里,哽咽着说。
其实母亲说的一点都没错。因为四叔参加了八路军的缘故,没有被抄没家产的四婶,一连偷偷给姐妹俩送了好几次粮食。可沈七凤一点也没舍得吃,全都分次做成了煎饼送给了娘和弟弟,只把那破碎了的煎饼留给了妹妹。而她自己,平时就靠着野菜糊糊来维生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