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船帮老大 > 分节阅读 261

分节阅读 261(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或者,自己身上若是有锐器,刺插进坑壁之中,插牢,插实在了,使得身体能充分调整,充分发力,自己也能想办法跃上去

然而,这个陷坑,掏凿得极为诡异,坑壁齐削削,且渐有越向下,越外扩,越撑大之势,斜斜的坑壁面,根本没有任何可以触脚的支点便是有再好的轻功,也无法于虚空中,不弹触,不点踩,不借力的情况下,腾跃起来啊

更何况,自己身上哪里有什么锐器

一把手枪,一个打火机,裤兜里有几块银元,对了,还有脖子上拴系着禾巧送给自己的玉佛,这些东西,都非锐器,无法狠插进坑壁之中

陈叫山暗暗吸了一口气,用左脚的脚后跟,贴着坑壁,轻轻磕着,一下,两下,三下,探触着坑壁的软硬、坑壁面走势

猛然间腰身一转,右肩膀摆转,朝向坑壁,右臂遂即上伸

刹时间,右手尚未触碰到左手的抠抓点,由于身体的拧转,左手手指的抠抓之力加大,坑壁上的一坨泥土,瞬间松塌

陈叫山左手猛抓,握捏成拳,右手又抓了个空,身子再朝下坠

电光火石间,陈叫山双腿猛一弯,膝盖顶前,去卡那坑壁,增加下坠的阻力

说时迟,那是快,陈叫山感觉膝盖擦磨间,右脚的脚尖,兀自触空时,右手奋力一抓,抓住了一个硬硬的东西

停瞬间停陈叫山止住了下坠之势

陈叫山心有余悸,连连地吁气,心跳不已

尽管这古井幽道中,森冷异常,这陷坑里,更是有阴阴之潮气,但经过方才长久抠抓平衡身体,生生消耗着太多体力,而后,一滑,再一坠,一惊,再一吓陈叫山感觉衣衫贴身,汗水黏黏

幸好,现在终于又抠抓住了另一点,且身体摆转过来,贴面于坑壁,较之起先的侧身抠抓,更能使得上力

另外,陈叫山的右手手指,暗暗抠捏试探,发现现在抠抓之处,是两块尖棱石头之间的缝隙,结结实实,稳稳当当,完全不用担心如泥土那般松塌了

但是,现在毕竟又朝下坠落了一些,往悲观里说,自己距离陷坑口沿,就更远了

因为是正面贴合于坑壁,腰身拧转发力,两个肩膀维系身体平衡,都比之前的侧吊,要舒服得多,安全得多。

陈叫山右手手指抠抓一阵,左手手指伸上去,抠抓住石头缝,换下了右手,在身上摸索着打火机

“嚓”一声,陈叫山以右手大拇指,摩擦打火机齿轮,点亮了打火机。

火苗微红,火心是幽幽的蓝,不足一寸高,歪歪扭扭地抖,照得坑壁,似在不停地跳跃起伏一般

左手手指抠抓着坑壁的石头缝,下巴一再地向上翘起,高举打火机,后脑勺甚至要贴合至脊背,努力仰视上方,陈叫山发现,自己距离陷坑口沿,已经有五尺多高的落差距离

另一侧的坑壁,差不多也在五尺开外,这是一个诡异的距离,即便自己拼尽全力,分腿向一侧,也触不到另一面坑壁,就算勉强触到了,根本无法踩实支撑

缓缓放低打火机,下巴又慢慢地贴向胸膛,控制着身体,脖子一再地歪斜,努力朝下方看去,打火机轻轻晃了几晃,只见下方一片暗黑,根本照不到坑底,除了暗黑,仍是暗黑,暗黑无尽,幽深无尽

陈叫山合上了打火机的盖子,使之熄灭,在如今凶险复杂环境中,哪怕是打火机的一点点煤油,也不能徒耗

五尺多高的距陷坑口沿距离,五尺多宽的距另一侧坑壁距离,无处借力,无处踩踏支撑,怎么上去

右脚脚尖在坑壁上轻轻踢触,陈叫山又是一惊原来这是“鱼篓陷坑”,陷坑的口幅不大,越到下面越大,坑壁渐有扩大扩展之势,整个陷坑类如一个“凸”字形状

鱼篓陷坑,比之直井陷坑、海碗陷坑、兜底陷坑、圆鼓陷坑,都要麻缠得多,人一旦跌落进去,除非上方有人悬垂下绳子来搭救,凭借一己之力,便是生了一对翅膀,也绝难上去

难道就这样左手换右手,右手再换左手,不断互换,消耗着体力,困死在这鱼篓陷坑的坑壁上么

待到手指酸软,双腿麻疼,体力耗尽,跌进那鱼篓陷坑幽深无比的坑底,那里,便是通往地狱的大门么

陈叫山咬牙,皱眉,思谋着各种各样的应对办法

忽然,上方传来了脚步声,一抹光亮,晃着,抖着,像一块红纱,在坑壁上舒卷着

是杨三雕

杨三雕过来了

如今,困身陷坑,犹若砧板之肉,任人宰割

陈叫山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第457章诱杀恶魔

来人正是杨三雕。

杨三雕仓皇逃进古井之后,疾步朝幽道深处钻去,不多时,便听见身后“嘭”地一响,知道有人亦跳进了古井。

古井之下,本为杨三雕掏挖的避难之所,内中有两条岔道。

左侧岔道,为一死道,设有绊索、蹩脚卡槽、牵线暗弩、双夹石门、压顶石等机关

其中,绊索为连环套绳,布设成半圆虚套,人于暗黑中,双脚若踏入,便触动底板开关,使绊索牵拉,令人摔倒,套绳上的三棱钩刺,足以将人的小腿扎烂

蹩脚卡槽,是一仿照人脚设计的木槽,上以油纸蒙覆,人脚踏入后,木槽拧转,内中的铁蒺藜,将人脚掌戳穿,扭转之力,使人脚腕断裂

牵线暗弩和双夹石门、压顶石,更是凶险,一可触动弓弩齐发,将人射个连心穿,二可令两石门对夹,将人生生挤成肉饼,三可下坠巨石,将人压成骨渣

另外,左侧岔道在拐过一弯后,便有石门封锁,不得再进半步,是为死道

右侧岔道,是杨三雕为自己躲避容身之处,为减少麻烦,内中只设一个鱼篓陷坑

杨三雕一直在右侧岔道中,掏挖设计,欲掏挖出一个后出口,通往后山,但至今未完工

陈叫山通过“手指吮湿感风”之法,幸运地避过了左侧岔道,不想却坠落在右侧岔道中的鱼篓陷坑里。

杨三雕藏身在右侧岔道尽头处,手中握着掏挖岔道后出口的锄头,惊疑难定,静静地听着岔道里传来的声息,颤抖不已

忽然,杨三雕听见“喀嚓”一声脆响,先是一怔,遂即,心下一喜追入古井幽道的人,已经跌进那鱼篓陷坑里了

鱼篓陷坑,顾名思义,形若鱼篓,口颈不大,下扩渐广,底部兜拢。人一旦坠入,即便能侥幸躲过坑底布设的钉板之戳扎,躲过毒性巨大的金腹蛇之噬咬,仅凭一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