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锦瑟奈若何 > 分节阅读 32

分节阅读 3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相对,也不好避让,就福了一福。谁知道良辰竟拦住我,微笑道:“娘娘,太后有请。”我一愣,和千黛对视一眼,心里忐忑着,和良辰一并去慈宁宫。

藏香袅袅,本应该是最静心的香气,却让我心里打鼓。太后仍然一袭暗红色的宫装,戴着金质步摇,居高临下的看着我。我一时发怔,千黛拉住我的衣角。我这才缓过神来,连忙跪身道:“昭扬妃慕容氏参见太后,太后万福金安。”太后斜斜看了我一眼,冷声道:“起来吧。”我微微起身,却仍然保持行礼福身的动作,道:“太后切莫怪罪,只是嫔妾实在不知,太后找嫔妾所谓何事”她目光渐渐锁定在我身上,淡淡道:“坐下说话。”我心下喜忧参半。喜的是太后似乎并不打算冲我发怒,忧的是我一起身便被找来,只怕不是什么好消息。太后啜了一口茶,目光却在扫视我。我微微垂下头,安静本分的坐在最末的椅子上。良久,太后悠悠道:“哀家和皇后谈了,此事不许再提。连皇上那边,亦是当此事从未发生过。”她冷面看我一眼,又道:“若是你能守住口风,哀家倒是能考虑皇上封你为皇贵妃的事宜。”她放下茶盅,身子微微前倾,道:“比较皇上还是喜欢你的,你也年轻,哀家也不能对年轻人太多干涉。”我惊愕于太后的转变,还好这次没有忘记行礼,太后见我木讷,也只是微微一笑,便让良辰送客。

看着昭扬妃和千黛的身影消失在门畔,皇上的声音泠泠响起:“母后,此事就这样吧。”太后冷哼一声,点点头,道:“若不是皇后百般求情,哀家才不愿这样呢。”皇上从隔间阔步走出,道:“母后,朕也知道您的苦心。只是以后,适可而止一些,或许对众人都好。”太后眯着眼冷冷一笑,道:“真是难为哀家,哀家多疑,也是为了你的社稷。”皇上微微一笑,道:“母后,朕知道,再者赵氏一役,朕做的不也很干脆”太后这才有了一丝欣慰,皇上微笑着准备离开,道:“母后,朕已经而立过半了。”太后微微颌首,看着皇上的背影,悠悠叹气道:“哀家,也是母亲啊。”听着来自太后肺腑的话语,立在凤位之后的良辰终于不易察觉的勾起了一丝笑容。太后啊太后,这么多年,您终于可以放下心了吧。终于可以,在慈宁宫里颐养天年了吧。终于可以,让皇上自己照顾自己的江山社稷了吧

赶赴坤宁宫的我,看见了煎药的若彤。我忙问道:“姑姑,皇后娘娘好吗”若彤微微一笑,礼道:“娘娘要进去看看皇后吗”我道:“再好不过了。”若彤一边引着我进去,一边微笑道:“奴婢就知道娘娘放心不下皇后,不过娘娘,这场风波,连奴婢都没有被处罚呢。”我这才释怀一笑,看见了倚在窗下静静抄录佛偈的皇后。深深福身,道:“参见皇后。”她只是微微抬眸,笑道:“起身,赐座吧。”若彤拾掇了一个绣凳,我坐下,微笑着问皇后道:“娘娘还好”她“嗯”一声,依旧不抬头。

奈若何第七十回

更新时间20141230 6:15:40字数:2279

赶赴坤宁宫的我,看见了煎药的若彤。我忙问道:“姑姑,皇后娘娘好吗”若彤微微一笑,礼道:“娘娘要进去看看皇后吗”我道:“再好不过了。”若彤一边引着我进去,一边微笑道:“奴婢就知道娘娘放心不下皇后,不过娘娘,这场风波,连奴婢都没有被处罚呢。”我这才释怀一笑,看见了倚在窗下静静抄录佛偈的皇后。深深福身,道:“参见皇后。”她只是微微抬眸,笑道:“起身,赐座吧。”若彤拾掇了一个绣凳,我坐下,微笑着问皇后道:“娘娘还好”她“嗯”一声,依旧不抬头。我不由得凝视着皇后,皇后虽然已经三十六岁了,但是两鬓依旧乌黑。高贵却不繁复的发髻上,点缀着通润的碧玉镶金簪。一缕青丝散了下来,被皇后撩到耳后。端庄的坐姿,掩盖着虚弱的身子。我不由得微笑道:“这么久了,嫔妾如今才知道了娘娘缘何盛宠不衰。”她这才微微抬头,笑道:“为何”我道:“一是娘娘是皇上发妻,二则娘娘的风姿端雅,是无人能比的上的。”皇后微微勾唇,道:“这怎么说”我笑道:“娘娘看着便是饱读诗书,却藏愚守拙之人,端庄文雅自不必说,再加上娘娘丽质天然,任谁都艳羡呢。”皇后似乎来了一点兴致,放下笔,道:“本宫也好久没有听你作诗了。昨日的事情本宫还要罚你,本宫和太后对垒那样辛苦,你倒是闷头晕过去。所以,本宫罚你给所有女子总写一首诗。”说罢,见我怔怔,她微笑着补充道:“其实也是为了让皇上雨露均沾,你也知道,何贵人等人一向不得宠,若是你诗作能让她们得了宠,只怕会更加敬慕你呢。”我心下明白,皇后已经把协理六宫之权属意于我,如今自然是想要我拉拢人手。百利而无一害,我便应了下来。若彤铺开纸笔,皇后冲我微微一笑,道:“本宫抄录完佛经,便要看看你的诗作。”我笑着应了。

看着皇后手里的佛经,我约莫有半个时辰,再加上一炷香的时间。沉思片刻,轻提香袖,蜿蜒下清秀行楷。

肃辰六年,康穆太和,有明高卧。外有歌功颂德臣,内有如花美眷妃。只是深宫红墙重重高,也怕无人能识此娇艳明媚。故此,演绎这一出儿幸花醉月的朝凤曲。

倒山寸土觅花香,芳遍金门八丈园。并无贵花浓艳俏,只含蒲柳风动姿。

女子宛如天上仙,人中巧舌不予人。可惜抱琴只默默,觅错神仙定错心。

雨打梨花文精湛,宜淑宜和也宜才。只叹内心所望误,枉费半世红尘缘。

小女眉眼藏精华,好似春来一支桃。语中无才未分辨,空有一张绣花面。

身为女子又嫣然,善歌乐舞儿欢喜。出身无玉非闺秀,到头终还青衣殿。

非下文者心平静,夕阳大好坠流珠。虽无恩幸也不怨,独自轻敲木鱼声。

水青倒影人温婉,禾火舞光桐瑟然。生性最有人母俏,去时终无意花香。

画笔攒出点珠琼,海棠树下樱花藏。秀眉安分人不似,中心随缘事自然。

何家碧玉出菱船,草色连天蓬花白。其性无求只因惧,此生有愿不与愁。

傍水相好月翦香,卧山知音人两点。清丽明艳通智慧,玲珑新妆有精神。

贞洁干净女儿家,淑人清秀佳浩然。可惜同为上仙人,终落得伤自己身。

樊素口唇唱永歌,如系居易三生情。只是亏于太心切,不过在望难成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