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黑色纪元 > 分节阅读 12

分节阅读 1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欣研端着警用霰弹枪,背靠墙壁,看着手持猎刀的苏浩走进加油站大门,非常干脆地砍断了距离最近的丧尸头颅。然后,再次挥舞刀锋,重复简单无奇,却非常管用的杀戮动作。

当最后一头丧尸躺在血泊中,抽搐着无头身体的时候,须发皆白的宋志忠也驾驶一辆崭新的“保时捷”越野车,缓缓开进加油站。

苏浩走到车前,拉开后门,拿出摆在车架上的消防斧,用力劈开死亡丧尸的臀部,收取银骨。

欣研从车内取出一只小型蓄电池,快步走近油站控制室,摸出钥匙打开栓在门上的链式锁,进入地下操作间,接通电泵抽取汽油。

老人则握着一枝斯太尔aug突击步枪,以车厢为掩体,警惕地注视周围。

三个人分工默契,他们已经不是第一次合作。

很多城市都设有汽车超市。花了两天时间,幸存者们弄到了三辆越野车、两辆皮卡,还有一辆极其坚固,据说是从国外进口,摆在市场里当做样板的黄黑色校车。

燃料,都储存在加油站的地下油罐里。只需要接通电源,电泵就能自动抽取油料。得益于未来世界所学的知识,苏浩对这一整套过程并不陌生,也顺带将它们传授给团队的其他成员。几天下来,银行办事处小楼的地下室里,已经多了数十个满装油桶。

车里随时都备有链式锁和破坏钳,遇到有大量物资,一时间无法运走的店铺,幸存者们就用锁扣将其封闭。现在,他们最重要的物品清单里,已经多了一大串钥匙。上面贴有一块块胶布,写着“加油站”、“南街超市”、“五金店”等字样。

没有风,空旷的街道上看不见一个人影。和所有尚未进化出智慧的高等生命一样,丧尸也不喜欢太阳,它们在白天的活跃程度,远没有夜晚那么积极。

苏浩把最后一颗银骨装进瓶子的时候,汽车已经加满油。欣研从控制室里走了出来,照例把门关上,锁紧。

陶源仍然在陷阱小院里制取腐菌激素,女人和孩子呆在楼上。门窗和地下通道被再次加固,那里很安全。

武器已经分发下去。

人们对这些从未接触过的东西很陌生,好奇,也有些害怕。尤其是李晓梅和韩氏姐妹,足足花了一整天时间,才基本上弄明白应该如何使用勃朗宁手枪。

苏浩不再惧怕背叛对强化人而言,子弹同样致命。但敏锐的思维和神经感知,使他可以在第一时间察觉危险。无论躲避还是反击,速度已经达到普通人难以想象的地步。

何况,他救了这些人,对方没有理由背叛。

他们尊敬苏浩,下意识的把他奉为团队领袖。

第12章仓库

加满油的越野车一路向北,驶出了城市。

“再有几个月,天气就会冷下来。太阳能发电效率至少得缩减一半。西郊有一个煤厂,旁边就是火车中转站。我们最好是弄一辆卡车,多储备一些冬天的燃料。”

“超市里很多东西已经腐烂变质。能吃的食物大多只有米、面和罐头。这样下去可不行。如果可能的话,我们应该在城外新建一个据点,种植蔬菜,或者再弄点儿什么别的”

欣研和老人一直在交谈,苏浩握着方向盘,偶尔插进几句话。他们脸上已经看不到病毒爆发初期的惶恐和绝望,只剩下历经灾难之后的沉稳和冷静。老人是因为年龄和岁月沉淀而产生,少女则亲身经历了残酷血腥的厮杀,变得越发成熟。

沿着从城市中央流过的那条河,越过北面尚未完工的绕城公路,越野车在路边一处敞开的铁门前停住。

这里位于城市边缘。附近有一个正在建设的楼盘工地。绿化景观优雅的售楼中心在路口东面。豪华的装修风格,与旁边刚刚搭起脚手架,连安全网也尚未设置的钢筋混凝土基础形成鲜明对比。在稍远的位置,是大片田地,庄稼大部分是玉米,也有略微发黄的小麦。

远处,仍然有丧尸的身影在晃动。它们已经代替人类成为这个世界上数量最多的生物之一,几乎随处可见。

苏浩跳下车,推开铁门。一个带有几幢仓库式建筑,占地面积至少有上千平米的场院,顿时出现在眼前。

仓库入口正对着铁门。被太阳照晒到的屋檐下面,坐着一具面目全非的干尸。身上的肉几乎被啃光,脊柱支撑着颅骨不至于掉落,旁边散落着被污血浸透,已经干硬的破烂胸罩,还有一只沾满泥垢的高跟鞋。凭着这些东西,可以断定死者是一名女性。

苏浩抡起斧头,几下砸烂栓在仓库门把上的铁链。他用力推开沉重的滑轨钢门,让欣研把车开了进去。

仓库内侧,整齐堆放着数十只鼓鼓囊囊的编织袋。老人走过去,凑近,用手从袋子缝隙里扣了扣,惊讶地叫了起来:“米,这是大米。”

苏浩微笑着点了点头,拎着蓄电池,走到库房南面的墙角,接通电源,用力按下控制台上的绿色扳闸。随着电机和齿轮沉重的撞击,平整的地面忽然朝两边分开,露出一条十多米宽的倾斜坡道。

通道内部很黑,透出一股令人畏惧的凉意。

蓄电池能量有限,不可能供应整个设施足够的电力,也无法维持照明。

苏浩拉开车门钻进驾驶室,看了一眼满面震惊的老人和少女,旋开车头大灯,用力踩下离合器,缓缓驶入坡道。

从未来世界返回过去,苏浩当然要做好各种应对措施。

补给箱里的武器和药剂,只是最基本的装备。选定原型药剂遗失的城市作为传送降落点的同时,苏浩也通过各种渠道,在电脑和图书馆里疯狂查阅与这座城市相关的一切信息。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平息。谁也不知道战争是否再次爆发的情况下,新生的国家政权花费了大量人力和资源,修建了数量庞大的地下避难所和防空洞。

前人永远无法想象身后时代的变迁。长时间的和平,使原本用于抵御战乱的地下设施逐渐荒废。为了合理利用资源,它们大多被改建、填埋,或者转为它用。眼前这间仓库,就是某个商人以租用的老旧避难所为基础,增加地面设施改建而成。

建国初期的工程质量,拥有后世同类建筑无法相比的坚固。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地下水抽取管道仍然畅通,商人在地面架设的小型太阳能电力系统足以维持通风系统运转。经过防水和渗漏处理,地下库房温度虽低,却很干燥。以至于越野车进入地下库房之后,出现在三人眼前的,是整齐码放成垛,以吨数为单位的无数粮袋。

宋志忠老人呆呆地站着,脸上满是不可置信的骇然。他努力咽了咽喉咙,艰难地问:“这里都是它们,究竟有多少”

虽然字句模糊,苏浩仍然听懂了对方想要表达的意思。他回忆了一下曾经在未来图书馆废旧文件里看到的那些数据,认真地说:“总共有五个标准库房,每一间的容积为两百吨。地面部分的仓库容量和这里一样,但储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