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56(2 / 2)
影响范围如此大规模的地震,是此前闻所未闻的。
汶水地震的震中烈度高达11度,以汶水县影秀镇和北山县县城两个中心呈长条状分布,面积达到了两千多平方公里。
这次汶川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初步估计将接近近万亿元人民币。其中西川最严重,甘泉和陕岐两省次之。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这三大问题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对灾区造成深远的影响。
现在由绵江至北山的105省道已经抢通,通往北山的救灾物资路线增加到两条,原由绵江市经安县到北山的县道运输压力已经得到了缓解。
北线公路抢通也取得进展,由黑山至盛县的302省道抢通工作顺利推进,距离盛县县城还有6公里。由盘松至盛县的213国道也已抢通到了距盛县县城6公里处。
“目前汶水至盛县中间还有29公里的路段没有抢通。据遥感监测,其间约有14处路段因滑坡被淹没或垮塌。西线除上述由马康经理塘至汶水的317国道外,由丹尔巴经小金山至影秀的303省道已经抢通至卧龙,距离影秀还有40公里。”西川省交通厅副厅长焦学建在介绍这交通的抢通工作。
目前各路抢通工作中,最艰巨的是东线公路。由北山至盛县的302省道在距盛县28公里处时,抢通路段再次发生山体崩塌;北山县城至乾坪16公里处被水淹没这些情况使得抢通工作的推进非常艰难。
“我来说说堰塞湖的情况吧”一位中年男子面色凝重地抢在一个医疗专家前面开口了。
这次现场会是由国务院田副总理召集的,所有出席的专家们都是各个方面的权威学者。还有不少在现场负责救援的各部门领导。他们汇报的情况也都是各个方面急需的。不过由于人员比较多,大家发言只能靠抢。谁先举手就让谁先说,这位中年男子显然已经等了好一会儿了,可主持人都一直没有点他的名。他迫不及待地发言,虽然有些不合规矩,可主持人也不好贸然打断他了。
“这次大地震,在周边各流域造成了共计34个大大小小的堰塞湖。这些堰塞湖经过空中侦察和实地考察,虽然有一定危险性,但目前为止还处于比较安全的状态。不过有8处水量在300万立方米以上的比较危险。其中最危险的是唐家湾”他开始的时候说的还算是好消息,可当他说道唐家湾的时候,话语明显沉重了不少。
唐家湾堰塞湖是汶水大地震后形成的最大堰塞湖,地震后因山体滑坡,阻塞河道后形成。唐家湾位于涧河上游距北川县城约六公里处,是北山灾区面积最大、危险最大的一个堰塞湖。
“库容为145亿立方米。湖坝高30米,坝顶宽度300米,坝体由松散碎石组成,稳定性较差,处于高危状态。这个堰塞湖一旦溃决,将对下游七公里处的两个安置点的一万五千名群众形成直接威胁。”他最后的发言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有一种剑在头上的感觉。
按照他所说的,会议的现场就在受到这个堰塞湖威胁的范围之内。要真是这堰塞湖出现溃坝,那么多的水一下子冲下来
后果不堪设想
人在面临灾难的时候,往往会有两种本能的反应,一种是恻隐之心,另一种则是危机感。前者是看到那些受灾的人们面临的惨状,心里出现的同情心。而后者则是对于自身安危的担忧。这两种情绪对于任何人都是一样的。
即便是那种有着大无畏精神的人,最多也只是在这两种情绪中,前者大过了后者。所谓的将“生死置之度外”从科学上讲是不存在的。人不可能不对自身的安危产生担忧。很多时候那种英雄人物也只是将这种担忧由己及人转化成了对于大家共同安危的担忧而已。
被这位专家一说之后,在场的人们都对就悬在他们头上的这个堰塞湖加强了关注。抢着说话的人也没有了。
“方辰光同志来了没有”田副总理环视了一遍四周没有从那么多人中第一眼发现方辰光,随即问了一声。
方辰光听到田副总理呼唤他,立刻站了起来:“方辰光到”
“辰光同志”田副总理朝他招了招手,方辰光立刻离开了座位走到了前面。
两人握了握手之后,田副总理对方辰光说道:“唐家湾堰塞湖的事情,你之前去看过。你是什么意见”
对于田副总理的问题,方辰光显然是早有准备。雷涛在下面听着方辰光回答总理的问话,心里有一种感觉。方辰光这次把他带到北山来,应该是和这件事有关系。
果然,会后方辰光找到雷涛说道:“雷涛,我知道你在部队的时候,有一手爆破的绝活”
虽然方辰光没有提到“龙剑大队”或“龙牙小组”的名字,但雷涛从他的话一下子就猜到了方辰光是知道他的过往经历的。只是现在他没有提到那方面的事情而已。
既然对方已经非常清楚了,他也没有必要隐瞒什么。雷涛点了点头,算是承认了。他同样也没有提那两个部队的代号。那是军事机密,虽然彼此心照不宣,但还是不能说出来,否则就是泄密了。
方辰光的用意十分清楚,他就是要用雷涛的这手爆破绝活来处理唐家湾堰塞湖排险作业中那些非常具有难度的爆破任务。
堰塞湖的形成是由于山体滑坡和泥石流阻断了正常的河道所致,这和那些拦河建坝建造水库的人工工程不同,堰塞体是一个巨大的不稳定的泥沙岩石聚合体。当库存的水量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巨大的库区存水对堰塞体会产生巨大的压力。
人工建造的坝体稳定,而且有泄洪闸可以调节水量水位,但堰塞体就不同了。当堰塞湖构体受到冲刷、侵蚀、溶解、崩塌等作用,堰塞湖便会出现“溢坝”,最终会因为堰塞湖构体处于极差地质状况,演变成“溃堤”而瞬间发生山洪暴发的洪灾,对下游地区有着毁灭性破坏。
堰塞湖一般有两种溃决方式:逐步溃决和瞬时全溃。逐步溃决的危险性相对较小;但是,如果一连串堰塞湖发生逐步溃决的叠加,位于下游的堰塞湖则可能发生瞬时全溃,将出现危险性最大的状况。如果堰塞坝是以粒径较小、结构松散的土石堰塞坝,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溃决的。
对于危险性大的堰塞湖,必须以人工挖掘、爆破、拦截等方式来引流,逐步的降低水位,以免造成大的洪灾。
在排险的同时,堰塞湖要及时进行监测和预警。应立即开展对危害严重、情况危急的堰塞湖现场调查评估,进行动态监测,预测堰塞湖溃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