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超感精英 > 分节阅读 122

分节阅读 12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他那句“一劳永逸的解决”是什么意思,秦浚伟是他儿子又怎么可能不明白。

世纪地产保安部的值班室里。

沈磊坐在监控室里,他两条腿懒懒散散地搁在一张椅子上,整个人蜷缩在椅圈里,闭着眼神在打盹的样子。

“小沈不好意思,我来晚了。那个那个我孩子”值班室的门打开之后,一个中年保安有些抱歉地对沈磊说道。

沈磊惺忪着眼从椅子里起身,他已经是一个夜班又连着上了半个白班了。这个和他搭班的戴建中结婚十来年了,好不容易生了个儿子。这些日子正是他老婆坐月子的时候,难免就有个迟到早退的。今天就是这样,原本是早上六点半交接班,他愣是拖到了中午十二点多。

如果换了是别的保安肯定是不可能善罢甘休的。而沈磊是新来的,而且平时沉默寡言的,也不多事。所以他才敢不打招呼就拖了大半天才来接班。

沈磊起身后,对戴建中摇了摇手,说道:“戴师傅,你老婆坐月子。家里忙,这些我都知道不过麻烦你以后提前打个电话过来说一声。”

听到沈磊这么说,戴建中的脸上就有些挂不住了。他是保安部的老人了,被一个新人这么说,他又怎么可能接受呢不过戴建中刚想要反驳,沈磊却拿起了晚上穿的大衣要走,临出门前又说了一句:“刚刚董头儿来过,问起你,我也不知道你到底怎么了。我也只能实话实说了他让你来了之后去一趟。”

看着沈磊离开的背影,戴建中愣愣地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这真是咬人的狗不叫啊别人最多就是当面指责一下他,或者和领班说。他可倒好直接给捅到保安部副部长董宏宸那儿去了

这下子饭碗都要砸了啊戴建中真是欲哭无泪了。

沈磊下了夜班离开了世纪地产之后,回到里租住的地方,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型的录音笔。

“这女人就是喜欢找茬她是想拖时间我估计她”秦冠昌父子在办公室里的对话清清楚楚。沈磊将录音笔里的录音拷贝到了电脑里,打包成了一个邮件附件,直接发送到了雷涛的专用邮箱里。做完了这些之后,他先去洗了个澡。洗完澡后,他会根据gs定位,查一下秦冠昌父子所在位置,然后再决定是否要跟过去看看。

相对于卷福那种业余水平来说,沈磊的跟踪和技术侦查能力,那就要强很多了。虽然有些装备,以他目前的身份来说还不能使用。但从市场上买来的那些窃听追踪装置,进行一下改造之后,秦氏父子根本就不可能发现。

雷涛此时正在南靖。

上次他给了王老一份调查报告。随后王老就将这份报告以他的名义发给了省里多个部门。其中一份就直接发到了省委书记罗中承哪里。前些天,罗书记特意登门求教。随后王老就给雷涛打了个电话,让他过来一趟。

雷涛到的时候,王老的书房里还有一位客人。

这人三十来岁,其貌不扬,长得很低调,属于那种扔在人堆里绝对找不回来相貌。事实上这种“大众脸”才是国民的基本相貌。真正长了一张明星脸的也不一定就是明星。

“雷涛,这位是夏主任。”王老简单地介绍了一下这个大众脸男人。

“夏茂先”这位夏主任微笑着伸手和雷涛握了一握。

雷涛也同样礼貌地报上了自己的名字。互相见过之后,两人在王老的躺椅对面各自坐定。王老年岁大了,平时不能久坐。特别是冬季,坐在躺椅上的他还膝盖上还盖着一条厚厚的毛毯。屋子里的暖气也开得很热。雷涛和夏茂先各自都脱了厚厚地外套,就这脑门上还时不时会冒出一层细汗。

“雷涛,这次叫你来,主要是想说说上次那份报告的事情。这份报告提交到了省里相关部门,领导上也很重视。特别是你的报告里提到了保护性开发的一些设想”王老开门见山地将找他来的用意做了一个开场白。

王老起了个话头之后,夏茂先就接过了话题:“领导上对于这个保护性开发的建议,觉得很有新意。就是具体到邯江旧城开发的计划中你所说的这个保护性开发又该是如何实施呢领导上想听一些具体的想法。”

雷涛一听这个命题,他就觉得有些好笑。应该说这种东西已经涉及到了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创意问题了。华夏国内一直以来都没有什么知识产权的概念。像今天这位夏主任所问得这个保护性开发的具体设想,这其实就是如果让雷涛来做规划,他会怎么做。如果是在国外,人家肯定不会这么问。因为这些问题的答案,那都是要给钱的。

当然雷涛是不可能去问人家要钱的。而且保护性开发这个概念,也是雷涛经过这次的事情之后觉得亟待在国内大力推广的。如果能就此为国家的城市建设开辟一条新思路,雷涛也没道理敝帚自珍的。

“其实这个保护性开发,在国外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英国政府积极推进城市复兴运动。对于分布广泛、数量众多、环境恶劣的老码头仓储区的再开发就是这个城市复兴运动最重要的核心。这个城市复兴运动引发了英国城市建设的革命性转变。即从大拆大建转变为以市场为导向、以建筑遗产再利用为核心、小而灵活的城市更新模式。其中伦敦的道克兰码头区、布特勒码头区、利物浦码头区、维干码头区、都柏林禁庙区、伯明翰运河码头区等都是成功的典范。”雷涛一上来先阐述了一下保护性开发的核心内容。

接着他又以利物浦阿尔伯头区的历史建筑群的保护性开发为例阐述了国外的一些具体做法。

“这些代表着英国工业革命最鼎盛时期风格的码头建筑被改建为海洋博物馆、现代美术馆,另一些则改建为公寓、酒吧、餐馆、手工艺作坊和办公楼。通过长期的大规模再利用,这里终于由废弃的码头改造成了一处既能体现历史辉煌又能作为旅游胜地进行商业经营的聚宝盆。与此类似的还有德国汉堡奥藤森产舰船螺旋桨的蔡瑟工厂被改建为汉堡媒体中心。新加坡废弃的克拉码头区改造为大型购物、餐饮与娱乐区。菊国北海道函馆海湾改为时尚商业区等等各种成功范例”

听雷涛说了一大批国外先进的经验之后,夏茂先的兴趣一下子就被吊了起来。他急切地问道:“那邯江呢邯江的站前民国建筑和阳春巷的明清建筑是不是也能这么改造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