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9(2 / 2)
拍了怕腰间猛的加大的力道,小手在他大掌上,毫不客气掐一下,“你力气小点,很疼的。”
又絮絮叨叨,“你不知道话本中,有多少夫妻或是有情人,就因为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误会,分道扬镳,一错过就是一生。那多可惜啊,明明郎情妾意,最是般配的一对儿,却落得个劳燕分飞的下场,你说是不是很不值得”
“好”
“秦承嗣我们以后都好好的。我宽容你,你包容我,我们两个好好的”
只是一眨眼的时间,池玲珑却又再次睁开了眼。
她醒来的时候,房间中的蜡烛还亮着,而身边的少年,悉悉索索的在穿衣服。
看她呆萌萌的坐起身,神情憨然的看着他发呆,秦承嗣正穿衣的动作一顿。
“吵醒你了”
池玲珑傻傻的摇头,揉着惺忪的睡眼,在秦承嗣黑漆漆的双眸注视中,爬起身子去往床头匣子里摸东西。
在中间一个匣子中,摸到熟悉的衣料,便迷迷糊糊睁开眼,上前将匣子拿下来。
“过年要穿新衣服啊。”打哈欠,“虽然你今天外边的朝服,我不能做,中衣和别的衣服,可都要换新的才好。”
那匣子里,装着一身在袖口和衣领处,绣着清雅的如意兰纹的白色缭绫中衣。
中衣上花纹的绣工,虽然比不上专业绣娘,但是,即便是外行人,也能看出来,那衣服是花了大心思的。
又拿了一个匣子下来,“呃,里边有亵衣”
池玲珑脸蛋红了红,却还是努力装作一副,自然的不得了的模样,再次搬出一个匣子,“这是给你做好的袜子。”
秦承嗣直直的看了她好一会儿都移不开眼睛,那眸光深沉的,好似还在压抑着某种太过沉重的情感,竟让池玲珑一时间也手足无措起来。
不免就不好意思的推他一下,“你快把身上的衣服脱了,换上新的。”
为了掩饰尴尬似地,又再次开始絮絮叨叨,“我还给你做了锦袍,腰带,荷包,靴子,还打了络子的,这些你现在不方便穿戴。等你祭祀完回了王府,再把那些都换上,好不好”
“好。”
仅只是一个字,却好似有千斤重。
从他的口中吐出来,嘶哑的,让人险些分不清究竟再说什么。
池玲珑垂下脑袋,眉眼闪烁,不看当着她的面,就开始脱光光的秦王爷。
却是羞恼的,一下又躺回床上,背对着他说,“喝一碗狍子肉糜粥,再吃几块点心才能走,我昨天交代六月七月准备好的。今天祭祀怕是又要忙到黄昏才能散,你多吃点,不然中途肯定会饿。”
“嗯。”
“我,我睡了,你出去的时候把门关好。”
身后悉悉索索的穿衣声,好大一会儿才又平静下来。
然而,就在池玲珑大喘气,觉得终于可以自由呼吸的空当,秦王爷竟是猝不及防的,就往她眼前塞了个荷包。
“什么东西”池玲珑条件反射开口问道。
“礼物。”
“是新年的贺礼么”池玲珑巧笑嫣然,即便一半小脸蒙在被子里,也笑的璀璨生辉。
“嗯。”
“那你走吧,等你走了,我在看。”
不一会儿功夫,秦承嗣的脚步声渐渐远去,直至完全听不见。
池玲珑又侧耳倾听了好一会儿,确定人确实走了后,便迫不及待一翻身坐起来,将秦承嗣方才塞到她面前的荷包拿来看。
她倒是好奇,秦王爷心血来潮,送给她的新年礼物,会是什么东西。
这荷包看起来有些眼熟,不仅是眼熟,而是,非常非常的眼熟
当池玲珑看见那荷包的时候,脸上充了血似地,整个都涨红起来。
这荷包不是别的,却是之前池玲珑,在以为秦承嗣还眼盲的时候,绣的一个“百年好合”荷包
两小人,穿红衣,q版的她和秦承嗣
池玲珑想死
哆嗦着手,池玲珑捏了捏装在荷包中的“贺礼”,顾自猜想着,里边会是什么东西
纸张
莫不是,秦承嗣给她写情书了
池玲珑异想天开。
却还是忍不住心情激动的,将那荷包快速的拆开来看。
谁知,两张纸,与情书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一张是地契,乃是之前她和秦承嗣去过一次的,京城西郊秦王府别院,包括那附近的一千多亩良田
第二章纸,存在汇通银庄的五十万两白银
池玲珑眼皮子眨的快的,简直快要抽筋了。
她现在不觉的欣喜,也没有乍富的恍然感,却只是呆呆的看着手中的纸张,心中哭笑不得的默念一句话。
又是房子,又是票子的,秦承嗣这是想保养她么
、217 压岁钱
大年初一,按例是皇帝要去皇陵,祭祀历代祖宗的时间。
这一天,举凡京都四品以上的朝官,以及有身份地位的王孙贵胄,都要随同皇帝亲去皇陵祭拜。
祭祀在古代本来就是尤其庄重且繁琐的事情,更不用说皇家的祭祀了。
秦承嗣天不亮,就起身离开了秦王府,池玲珑虽然也猜测着,秦承嗣能赶在傍晚之前回来。
但是,这只是她个人的期望罢了。
其实,若是按照她的保守估计,怕是华灯都亮了,秦承嗣也不一定能回来。
大年初一的祭祀,完全循古礼,若不是皇帝有意克制,三天都不一定能将这项活动进行完。
秦承嗣离开后不久,池玲珑便再睡不下去了。
若是往年,大年初一这一天早起,她和侯府里那几个相见生厌的姐妹们,也必定是要去荣寿院,给老夫人拜年请安的。
老夫人虽说为人刻薄了点,也贪婪的像是个十足的守财奴,但是,在初一这早起,还是会给她们压岁钱。
所谓的压岁钱,现实的金银不多,每人只有五两银子。
然而,老夫人为表她这个祖母,对众儿孙的疼爱,以及她为人处世的大度,但凡是孙女,必定再每人给她们一支,外边裹了一层金皮的铜簪子,孙子则每人一支狼毫
池玲珑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