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骄宠 > 分节阅读 47

分节阅读 47(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然而,墨菊毕竟的是菊中珍品,池明纾清楚自己一介庶女的身份和位置,不敢痴心妄想。因而,尽管在江府时,小施氏曾戏言,喜欢菊花的小姑娘们都可在今日“展览”的菊花中,挑选一盆作为赠礼,池明纾也强制压抑下心中的渴望,不敢出口讨要。

谁知,从江家离开时,小施氏却特意让人将这盆墨菊赠给了她,池明纾当即欣喜若狂。

两人正就几十种名贵珍品菊花的生长习性,闲谈到那个州最适宜哪一种花卉的生长,却不想马车竟是在此刻倏然停止了下来。

耳中听着外边越来越响的喧闹和哭嚎,一把拉住往前载到的池明纾,池玲珑眉头微不可见的一蹙。

今日这一场赏花宴下来,她已经足够提心吊胆,可不想临回府之前,再出什么岔子。劳神不说,还累心。

池玲珑一想到。因为今天自己的自以为是,差点导致她和池明瑄双双落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脸色更加不好看了。

今天确实是她自大了。

她猜到了池明瑄上一世和林庆火速订婚的因由。也猜到了这可能是老夫人和池巧娘的有心谋算,原本以为,若是她阻拦了池明瑄往他们的陷阱里跳,老夫人和池巧娘一计不成肯定又要生一计,如此倒不如她将计就计,也好让池明瑄避过这场劫难。

只是,她还是太高看自己了。

归根到底。她现在不过是一个十二岁的少女,尽管习的一身好医术。武力值和身体素质毕竟不过关。她想要当机立断,在千钧一发之际将不安好心的人用药撂翻,却从来没想过,若是遇到像今天这样简单粗暴却管用至极的手段。自己该怎样去保全

也幸好今日那少年及时出手,不然,不止池明瑄在劫难逃,她也一脚跳进污泥里,再想逃出生天却是妄想。

池玲珑想到这里,再一听外边车夫的汇报,说是有妇人在闹事儿,脸色不免更加铁青。

直觉告诉她,这肯定是老夫人的又一场算计。

只是。闹事儿都闹到忠勇侯府了,还是个妇人真当忠勇侯府门前不敢出现血溅五步的场面么

九姑娘池明纾不知道想到什么,脸色的神情也渐渐变的凝重。

只是。她向来是个隐形人一样的角色,行事也小心翼翼,不肯在人前露出一点马脚,出一点纰漏,引起他人的注意。

因此,即便如今马车中只有她和池玲珑两个主子在。池明纾也垂下头,将面孔掩映在阴暗的光线下。不肯让人发觉她面上神色的一点不确定。

马车中一片静寂,正在碧云几人的愤慨声中,那闹事妇人的哭嚎声竟是越来越大,好似直接冲着她们这边的车队而来。

“侯夫人,侯夫人,救苦救命的活菩萨,您可要为小妇人做主啊”

尖叫声中,池玲珑眯着眼,微微掀开一点马车上的窗帘,透过那一点缝隙,观察外边的动静。

却见整个忠勇侯府门前此刻人山人海,竟是围满了看热闹的民众。

忠勇侯府扩大的朱门前,两蹲凶恶狰狞的狻猊早已看不见踪影,反倒是夜色映衬下一片密密麻麻的人头,看的人一阵心慌意乱。

这么多的围观者,想来,这闹事儿的人出现的时间也不短了吧

池玲珑正在怀疑为何侯府里的大管事,她父亲池仲远身边的第一等忠奴吴叔,为何到现在也没有出面解决这件事。她可不以为,那做了她祖父三十年的副官,后来因为伤了胳膊,才退回到忠勇侯府做了侯府大管家的吴叔,会连一个小妇人都应付不了。

不是解决不了,那应该是有意为之

莫不是这妇人另有蹊跷

池玲珑心思电转,瞳孔也不由的微缩起来,不免透过车窗,更加仔细的观察起外边的动静。

却见一个身穿素白衣裙,梳着随云髻,头上只简单的簪了一根木钗,年约二十左右,做妇人打扮的女子猛然闯出了人群,在最前边的一辆马车前“噗通”一声跪了下来。

都说“要想俏,一身孝”,这说法果真不假。出现在池玲珑视野中的女子,身材娇小玲珑,扶月弯唇,妩媚的杏眼儿里似是含了春水,虽她形容狼狈,衣裙也皱褶不堪,然而这却丝毫不损她温婉柔美的面容。

那秋水双瞳,虽是哭着,却更加映衬的一张小脸梨花带雨,惹人怜惜,娇泣的模样好似芙蓉带泪,让一旁围观的大老爷们们不觉身子都酥了半边。倒是很多看热闹的妇人,看不得那女子这般风骚入骨的模样,不知基于什么心思,倒是都窃窃私语起来。

池玲珑虽然离的远,但那一句句的“狐狸精”“不要脸”“狐媚子”也都听的一清二楚。

碧月几人自然也听见了,一时间,到好似被人大庭广众之下指指点点,唾骂不已的是她们一样,一个个羞臊的连头都抬不起来了。

“侯夫人,小妇人的儿子死的冤枉,您可要为小妇人做主啊”这哀嚎声尖利又刺耳。好似刺透了人的耳膜传到人的耳朵里,池玲珑等人当即被吓得身子一个震颤,整个人的感觉都不好了。

既是因为这妇人的嚎叫实在太凄厉。又是因为她那一声“儿子死的冤枉”,猛然听在几人耳中,不免就觉得背后阴风阵阵,好似真的有亡魂在作祟

排在最前边的翠盖珠缨八宝车里坐着周氏和池明珍、池明珠三母女,此刻池玲珑便听到周氏颇为无奈的声音,带着难言的厌恶与烦躁的说着:“你口口声声要本夫人为你做主,本夫人能为你做那门子主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人命关天的官司。你不找衙门却找本夫人,却是找错了人了。这位夫人,若你儿子真是出了什么事故,还请写了状纸。去衙门击鼓鸣冤是好。”

话到这里,周氏的大丫鬟红绡递给外边赶车的妈妈一个荷包,周氏便又开口道:“这里有二十两银子,你拿了银子回家,先将小儿的身后事安排好。不管如何,死者为大,总要让仵作验了小公子的死因,好让小公子及早入土为安。也罢,既然你求到本夫人面前。本夫人也再给你一个体面,明日便让人替你到知州大人面前说个情,好让你能及早过堂”

周氏这话说的在情在理。

替人鸣冤这事儿。她一介内宅女眷着实插手不能,这不仅仅是不能越俎代庖的问题,还是安分不安分的问题。

不能因为一时的心软,大包大揽的真将这事儿抗下来,若真这样,别人也不会赞她一句贤惠仁善。怕还会说她牝鸡司晨。她的风评等不到明天绝对会臭到臭水沟了。

不仅如此,怕就是这事儿被京城的御史知道了。也要告池仲远一个管教无方,居心不良的大罪。

围观的民众听了周氏说的这话,也都赞同的点点头,其中有几个儒生,也一边赞同的点头,一边还对跪在地上的小妇人好言相劝道:“小娘子还是拿了银钱快快回家去吧。若真要为令公子鸣冤,还是让家里的相公或叔伯兄弟出来的好。你毕竟一介后宅妇人,要安守本分”

众人的话说的好听,其实仔细思索起来,未免没有责难这女子,今天的行事不该如此莽撞的因素在。

虽然从她的说辞中,众人知道她丧了子,也能体会到她为人母的痛心,但她今日所行之事,到底是犯了忌讳的。

鸣冤不找衙门,找忠勇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