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5(2 / 2)
对于老毛子,只要有点国家荣辱心的大清人,都不会抱有什么好感。尤其这次,趁着八国联军攻打京城,悍然派兵入侵东三省,这无疑挑动所有大清人的神经。
更令沙俄人没想到的是,随着安民军的横空出世。他们跟清廷的谈判,似乎也陷入了僵局之中。而其它干涉的国家,更是揪着这件事情,让沙俄退出东北。
很多人都清楚,即将到来的扫荡战,将决定黑省的归属。也将决定,这支横空出世的安民军未来。如果安民军,能顶住这次沙俄的大军围剿,那便意味着东北归属待定。
只有清廷方面,从安民军发出的明码通电中,明显觉得这是一帮割据的造反武装。可值此朝廷无良将之际,不少王公贵族又觉得,若能招安这支队伍才是良策。
总之,建议跟沙俄联手,歼灭这支叛军的官员有之,招安安民师的朝廷大臣同样有之。可不管如何,有关刘兴华的事情,包括清廷跟各国都不得而之。
派遣到那里的情报人员,都未能传递回有效的情报。鉴于这种情况,有些中立国开始觉得,或许可以派遣记者团,到战地展开一下采访,或许会有所收获也不一定。
可谁都清楚,关外那种地方民风剽悍。加上东北自古以来,胡子就为患。刚刚停止的义和团运动,已经把不少洋人给吓到了。有那个记者,敢冒死进入战区采访的呢
所以说,有关安民军的一切谜题,或许都要等到安民军跟沙俄围剿大军分出胜负才行。那么这支百战百胜的安民军,能否抵抗集结在黑省的近十万沙俄大军吗
对于这个问题,刘兴华其实根本没考虑过。打仗,有时候并非靠人多就行。在解决了第一支,冒险突进的沙俄大军之后。这段时间,他已经消灭了上万沙俄官兵。
自身部队的伤亡,加起来还不到两百人。这种伤亡比例,在刘兴华看来是非常值得。只是有一点,让刘兴华有些担心的是,仓储器的弹药储备,开始急速下降。
好在目前步兵用的武器弹药,大多都是从沙俄那里盗取而来的。总体而言,从仓储器拿出来的武器弹药,打几次大的战役应该不成问题。
不过,为了安民军的将来,刘兴华也觉得。有关兵工厂的事情,等这次围剿战结束,也许真应该用点心思了。毕竟,仓储器中的武器弹药,一直往外掏总有掏干净的时候。
要想让安民军不断强大,打造一个先进的兵工厂,也是势在必行。那么,也是时候让情报部门,开始搜集一些相关的人才,等战后想办法送进根据地来。
而真正让刘兴华有些动心的是,这个时候,能不能招收一些南洋技工过来呢毕竟,那些华侨技工的能力素质,应该要比国内更高一些啊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七章奇兵突袭
嫩江首战,歼灭沙俄二千余人的大胜,终于令重兵压境的沙俄大军,意识到安民军的不一般。这也意味着,沙俄开始以正规军的眼光,看待这支占据漠北的反抗武装了。
就在整个清朝军民,都注视着这场战争的胜负之时,全世界也在关注这个荒蛮寒冷之地。而刘兴华带着安民军,同样在做着最后的战争准备。
从嫩江地区迁移的百姓,还有能拉走的物资,都有最快的速度搬迁完毕。如今的嫩江周边,都成了荒芜人烟的战区。这意味着,沙俄大军就地补给将变得非常困难。
伏击战只能算一道开胃小菜,真正的大餐是陆续合围直逼嫩江而来的沙俄大部主力。从各情报站发来的情报,刘兴华也清楚,这次老毛子还真的动真格了。
明白此战真正的转折点,并非在防御反击上。那怕现在安民师,已经完成了防御工事的修建。可在刘兴华看来,死守并非上策,只会消耗自身的兵力跟物资。
此战安民军除了要大量消灭沙俄的有生力量,还有将整个黑省的沙俄驻军给瘫痪下来。一句话,不打则已,一打便要攻其必救,将沙俄大军给拖垮。
想到这里,刘兴华召集开赴嫩江的三旅各团团长,还有警卫团长李山柱召开紧急会议。在会议上,他提出一个大胆的作战计划,令众高层军官吓一跳。
被叫到前线的凤翔更是反对道:“师长,这样太冒险,你是一军之长。怎么能轻易身赴险地呢若是你有什么闪失,安民军跟根据地将倾刻倒塌。不行。我不同意”
对于凤翔的反对,刘兴华也清楚他的担心不无道理。可他还是笑着道:“凤参谋长,那你觉得,面对沙俄集结的近十万大军,我们怎么跟他们拼呢
就算我们的官兵能以一敌十,沙俄损失了这十万士兵,他们还能从国内调集又一个十万大军,那我们怎么办呢我们能不能,在短期再训练出一万精兵呢
跟沙俄力拼,并非上策。我们必须出奇兵。方能取得大胜。我为何亲自把你调到前线呢就是希望借助你的指挥能力,打好这场防御反击作战。
而且你应该相信,去年我只带四十人,便将黑省搞的一团乱。如今我带着警卫团,跳到敌后去作战,只会更安全。老毛子想杀我,还欠点运气。
如今全师备战,身为师长我的安全固然重要,可安民师的整体利益更为重要。根据地百姓的安危更为重要。我的命是命,士兵的命又何尝不是命呢”
听着刘兴华的话,凤翔觉得这样的将领真很少见,却还是坚持道:“就算要去敌后作战。那也不应该让你去。要不,你留守根据地,我跟警卫团出去。如何”
翔叔,说句不怕你生气的话。你的作战风格更擅长防守。用奇兵,搞突袭。你不如我。所以,这次带领警卫团出征的,只能是我,任何人都胜任不了这个任务。
这次我将三个主力团,交给你指挥,同样是想借助你擅长防守的能力。你在这里打的越好,我在后方就越安全。难道你就不想,在这里一雪前耻吗
此次刘兴华,原本是想将葛依乎给调到前线来。可塔河的防御同样重要,担负着前线与后方的中转站,战略重要性不言而喻,必须有一员干将坐镇。
而秦林被调到瑗珲主持大局,庆祺同样坐镇漠河边境,时刻关注对面沙俄的军事动向,责任一样重要。至于依兴阿,如今已经担任呼伦一线的防御指挥官。
综合考虑之下,刘兴华便将凤翔调到嫩江这里,接替他的指挥权。带领抽调的三个团,在嫩江跟进攻的沙俄大军,就在这片战区好好的打上一场攻防战。
具体的防御作战方案,刘兴华已经全部告诉了凤翔还有三位配合作战的团长。若大一个嫩江地区,三个团分散开来,沙俄想大军想围歼,想必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甚至考虑到沙俄大军如果攻势太猛,这三个团完全可以退入根据地中,依仗那些修建完成的防御工事,跟沙俄继续抗战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