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11(1 / 2)
没必要自己开火做饭,杨平一手拉着一个美女,在山间由白色和灰色石头盖成的小镇里游荡,镇上的房子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间,屹立在村落顶部的教堂和城堡,站在那里,能俯瞰整个镇子。在这里阿布找到了家乡那种气势磅礴的感觉。
在一家gordes餐馆里用完餐,杨平如愿地找到了镇上的古董店,在欧洲没有中国古董的古董店称不上古董店。
三人推开古老的玻璃门,铃铛的响声告诉店主有客人到了。
迎上来的是一位中年法国男店主:“下午好,先生,女士。”
杨平点点头用英语问好:“我想看看这里的,嗯,商品,对商品。”
男店主表示随意,杨平让阿布和顾菁挑选自己喜欢的东西。他自己就四下踅摸有没有漏网之鱼。
阿布挑选了一枚二战德国海军潜艇勇敢奖章棒扣,很精美。还有一根竹制日本手杖,头部嵌有象牙鬼脸面具,银质领圈;一副国际象棋,玳瑁和象牙镶嵌的棋盘,四周交织藤蔓装饰,犀角和象牙的棋子,高十厘米,十九世纪的产物,一共一万一千欧元。
顾菁挑了套约翰列侬系列收藏卡和几张甲壳虫乐队的黑胶唱片,一百欧元。
杨平找到好玩的了,在一堆中国老瓷器中间,他看到几个缩小版的小杯子,小碗,里面竟然还有建窑的,那可是和曜变天目茶盏一个出处啊
“请问,这几个小呃,玩具,是做什么的”杨平拿起其中一只小碗,大概只有曜变天目茶盏的三分之一大。
“哦,上帝,这是个迷,”法国店主摸摸稀少的头发,“这大概是中国皇帝哄孩子用的。”
杨平暗笑,这也就是我,一门心思地琢磨玩,要是一般人还真不知道这是什么。
“那太幸运了,我的孩子块出生了,可以买回去让他玩,这些多少钱”
店主很高兴,看来这东西在他店里有年头了:“这些是我祖父从中国的皇宫里带出来的,一只一万欧元。”
“一万欧元一只”杨平揉揉耳朵蹙眉,指着玻璃橱窗里的一只梅瓶问,“难道是我听错了老板,这只梅瓶多少钱呢”
店主知道杨平的意思,不好意思起来:“这个四万欧,这些玩具是可以打折的。”
杨平故作不满:“老板,你不诚实,这样的东西根本没有任何用处,就是小孩儿的玩具,也许我买回去,用不了一个月孩子就会把它们全部砸碎,你竟然要一万欧一只阿布,顾菁把东西放下,我们走吧。”
两女人多会配合的,放下东西就要出门。
店主急了,光是那副十九世纪的国际象棋和日本手杖就是一万多欧的生意,连忙拦住杨平:“先生,您听错了,我说的是一万欧元可以买下全部的这些小玩具。”
杨平耸耸肩:“您的意思是我的孩子可以拿一万欧砸着听那瓷器破碎美妙的声音”
店主心里骂,谁说一定拿回去砸着玩啊
“哦,那您想用什么样的价格买下它们呢”
杨平掏出烟,咂咂嘴:“能吸烟吗”
店主有原则,摇头:“不行。”
“这样吧,加上前面所有的东西一共一万两千欧元。”杨平把烟装进兜里。
店主为难了,这是谁造出来的东西啊,好好的材料做成精美的中国瓷器能卖多好的价钱啊,确实是十三这个数字不吉利,早点卖了吧。
“唉,你赢了,这些宝贝都归您了。”
杨平向店主要来一只精美的纸盒,把“小玩具”一样一样地装好,总共十三件。
中国土豪喜欢现金付账,出了古董店,顾菁按捺不住好奇:“这些东西是什么你绝对给人家挖坑了。”
杨平哈哈大笑,畅快无比:“这也就是玩家知道,搁着一般人打死也猜不出来啊。”
第四百五十二章心甘情愿
阿布手里抱着国际象棋的盒子,没法伸手,直接一脚过去:“快说啊,里面到底有什么猫腻”
杨平嘚瑟:“慌什么,咱们找个安静地地方我给你们细说。”
顾菁撇撇嘴:“阿布姐,咱们不问了,看他到时候没地儿显摆还不憋死。”
杨平哈哈大笑。
三人顺着窄斜的小路来到一处白色石台,杨平把东西放下,靠在石台边点根烟:“这些是鸟食罐,”他打开盒子取出一只黄褐色南瓜造型的鸟食罐,“这只是宋代官窑的南瓜式鸟食罐,保守的估计,上拍能买到四十万。”
顾菁惊讶:“我算是知道你的钱是哪儿来的了。这十三件每件都值四十万”
杨平吸口烟摇摇头:“也不一定,有比这高的,也有不如它的,你看这只宋钧窑的鸟食罐价值肯定更高,听说过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没我还没听说过哪有现存的宋钧窑鸟食罐呢。这是我真正意义上凭实力捡的漏,能这么幸运一是这里中国人来的不多;二是这些鸟食罐太偏门儿,造型也和现代鸟食罐区别很大,即便有中国人发现了也不知道是什么,再被老板的出价给忽悠住,谁还会买它们还有就是我是资深玩家,见多识广,哈哈。”
阿布放下国际象棋的盒子:“那你说我买的这套国际象棋值不值”
“值,肯定值,”杨平从皮带上解下便携式烟灰缸,弹弹烟灰。“这符象棋的棋盘是象牙和玳瑁镶嵌的。棋子是犀角和象牙的。单说犀角过两年克价就得过千,更何况这是古董,说不定法国皇后用它下过棋呢。”
阿布嘿嘿:“看我这眼光。”
顾菁那黑胶唱片当扇子扇扇:“你这些鸟食罐这么珍贵,你不会再给捐了吧”
杨平摁熄烟头:“当然不会,我捐的东西都是老百姓家里留不得,卖了还容易犯法的物件儿。这些鸟食罐正好回去配笼子,当初在沪海买的两张笼子过万了,现在看来那笼子配这些鸟食罐档次还有点儿略低。回去得找名家做几张好笼子,画眉的,绣眼的,靛颏的。”
阿布去前面小店里买了三支蛋筒冰淇淋回来,一人发一只:“养鸟,那不是清朝八旗子弟的嗜好吗你怎么说这是宋朝的东西”
杨平接过冰淇淋谢谢:“鸟食罐的起源众说纷纭,有说起源于秦汉的,有说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出土最早的是两汉时期。”
“鸟食罐成型于汉唐,兴盛于宋代。融合与元代,改革于明代。鼎盛于清朝,衰落于民国。嗯,这草莓味的,咱们换换我喜欢巧克力的。”
顾菁翻个白眼,和他换过来:“你倒是运气好,这家店主就不怎么幸运了。”
“一点儿也不值得同情,”杨平吃蛋筒的样子很恶心,“这些应该叫做鸟笼用具,里面有粉料罐,湿料罐,沐浴缸,花插,虫料罐,菜罐,鸟食罐。鸟食罐就有钧窑的,南宋建窑的,明宣德青花的,能把这么珍贵的鸟食罐收集这么全,难得的是里面还有三副是配对的,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这些东西是从园名圆里掠夺的。只有皇家园林才有这么大的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