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文玩天下 > 分节阅读 255

分节阅读 25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杨平指挥宁静把车停在旁边,跳下车给邹哥一个大大的拥抱:“邹哥,好久不见长肉了啊。”

邹哥是胖了,再胖也是胖帅哥,看来最近给老婆进补的汤汤水水没少喝,见到杨平激动地不得了:“小杨,哈哈,没想到咱们再这里碰面,这车来了多少人咦”看到下来的宁静和四个孩子,他大惊,“海兰呢你这是又换人了”

“嗨,换什么换啊,”杨平介绍,“这是宁静,我朋友。这是臭宝你见过。叫伯柏。”

“你好你好”宁静和邹哥握下手。

臭宝大方地打招呼:“伯伯好。”

邹哥过去抱一下:“嘿。大胖小子,长高了。”

杨平乐呵:“这是我侄子,磊磊,睿睿,这是宁静的女儿囡囡。”

“伯伯好”几个孩子异口同声。

“好好”邹哥眉开眼笑,“走,先回家。我在前面带路。”

邹哥老丈人家在秀州区一个高端小区里,独栋的二层别墅。加上阁楼得有三层。

家里人不少,邹哥老丈人,丈母娘,一双和臭宝差不多大的儿女,邹哥老婆赵莉抱着三个月大的小儿子。这下热闹了,光是小孩儿就有一个班了。

邹哥给大家介绍完,邹哥的一双儿女带着臭宝他们上楼参观,大人们就坐在一起寒暄。

宁静接过赵莉抱着的小孩儿,奴奴奴地疼个没完,小孩子确实很可爱。白白嫩嫩的,杨平看着喜欢。忙掏出锦盒递给赵莉:“嫂子,这是给小侄子的见面礼,一点儿心意。”

邹哥哈哈大笑:“小杨的东西都是极品,来来我看看。”说着接了过去。

赵莉嗔怪:“哪有你这么不客气的,谢谢你啊小杨,宁静吃水果。”

邹哥打开盒子,吃了一惊:“小杨,这给小孩子的也太贵重了。”他是玩和田玉的行家,一眼就看出这块小籽料凝若羊脂,而且落款是苏工大家。小杨现在不简单啊,一个见面礼就得三四万,夸张了点儿。

杨平喝口碧螺春,笑眯眯地解释:“这是su州蒋老师的新作,我看料子和工都不错,寓意也好,府上有龙,儿孙兴旺嘛。”

邹哥的老丈人赵爸被搔到痒处,哈哈大笑:“儿孙兴旺,好啊。小杨,你也爱好古玩一会儿去看看我的收藏,来来小凯我看看。”盛世嘛,生意人大多喜欢收藏,即升值又彰显品味。不过赵爸给人的感觉像文化人多过像生意人。

杨平呵呵笑:“赵伯,我是喜欢文玩,古玩不是我的强项。”

赵爸要过邹哥手里的府上有龙,戴上花镜,对着阳光看看,点头:“很漂亮嘛,不过小杨,你的说法不对,文玩其实是古玩的一支,现在流行的文玩其实就是古玩里的杂项。也就是说除去陶瓷,青铜器和纸质古玩的所有杂项都可以叫文玩。”

杨平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邹哥有些过意不去,自己把人家叫来道贺,结果小杨送件这么贵重的挂件:“小杨,这件府上有龙怕得三四万,这多不好意思。”家里亲戚送也就送了,一年都没怎么联系的朋友,一下子送这么贵重的礼物,这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赵莉和赵妈面面相觑,惊讶:“啊这个小东西这么贵这”

“邹哥,实不相瞒,去年你买那个把件,我等于赚到了第一桶金,后来赚得也不少,这点儿小东西你就别和我客气了。”杨平呵呵笑着解释。

邹凯叹口气,只能收着,有情后补吧。

赵妈和赵莉以为宁静就是杨平的爱人,拉着她在一边叽叽喳喳,说的都是南方话倒也投缘,杨平也听不懂她们说的什么。

赵爸把府上有龙放进盒子:“小杨,这东西我喜欢,我就替小外孙收下了,一会儿我给孩子见面礼你可不能推辞。”

杨平笑得腼腆,喝口茶:“对了,赵伯,您对古墨了解吗”

赵伯捋捋花白的头发,摘下花镜放在锦盒上:“了解的不多,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8000年前的大地湾文化彩陶时期。嗯,古墨大概可以分成御墨,即宫廷帝王用的墨;贡墨,进贡的墨;真玩墨,收藏珍玩的墨和文人自制墨。按材料分可以分成松烟墨、桐烟墨、漆烟墨等等。”

“这还了解的不多啊,”杨平佩服,“赵伯我刚买了套古墨,您给看看,断断代”

“哦那好啊,在哪里”

“在车上,我去取来。”

转了一圈儿,杨平拎着手提袋进来了,取出锦盒放在茶几上:“就这,赵伯你给看看。”

赵伯戴上花镜,看看锦盒说话了:“这是清代的御制锦盒,你这该不会是御墨吧”说着他打开盖子,里面整整齐齐放了八块墨锭。

最中间是一块长方两端缠枝椭圆形,墨形硕大厚重,通体朱红。横有楷书“御墨”二字,竖有楷书“大清乾隆辛卯年制”字样。整个墨体有祥云纹图案,雕镂精细。侧面右下角有一行小字徽州汪惟高造。

赵伯起身走到电视柜那里取来一个放大镜仔细观察,不一会儿激动地满头冒汗:“嘶,这是乾隆御墨啊,保存这么完好,这就是御墨,珍玩墨啊。”

邹凯害怕老爸高血压再给犯了,赶紧扶着:“嘿哟,爸,激动什么,还说不准真假呢。”

赵伯点点头:“嗯,是有疑问,这七方黑墨看不出有乾隆御墨的样子,现在赝品太多,这样的墨我没见过任何描述,说不好。”

杨平奇怪:“赵伯,这还不一定是真品”

s:来了站短,还以为是给推荐,结果是提醒我规避现实地名的。唉,码字难啊。

第三百七十二章天下一人

“这方朱砂墨我看八成是真品,但传世量太小,确实不敢肯定,剩下的七方黑墨估计是假的,臆造品。”赵伯到底不是专业人士,不敢肯定。

杨平拿起黑墨,一块一块地细看,这七方黑墨暗放紫光,表面描金彩绘的都是鸟类。第一方是仙鹤,第二方是锦鸡,第三方是鸳鸯,第四方是芦雁,第五方是鹦鹉,第六方是白头翁,第七方是彩雀,每方正面都是双勾重彩的工笔花鸟,表现了鸟类的动飞之势和曼妙体态,气氛祥和吉庆。

侧面不提年月,没有印章,只有一个符号,它的外形,特别巧出心裁,有点象写得结构松散的天字,又象一个简写的开字。

他指给赵伯看:“赵伯,你看这个符号是什么意思”

赵伯呵呵笑:“奇怪就奇怪在这里,这是花押,就是古代人的个性签名,这个符号是宋徽宗给书画题跋中的押字,其实就是“天下一人”四个字组成,四笔写成。但是提在墨锭上这就没听说过了,肯定是臆造品啊。”

杨平心里已经肯定这是宋代墨锭了,只是不知道这些墨锭和宋徽宗有什么联系,这需要找具备极强专业知识的人咨询。

“有一方真品也不错,赵伯您这方面只是还真渊博。”杨平狠拍马屁。

“哈哈,一般啦,走,看看我的收藏去。”

邹哥给杨平挤挤眼,意思赶紧跟上,老丈人有不少好玩意儿。他是能蹭就蹭。不然都得便宜大舅哥。

进了二楼书房。杨平叹为观止,一百多平米的大书房,四面墙的博古架玻璃柜,瓷器,玉器,书画,竹木杂项各占一面墙经纬分明,琳琅满目。书房中间是一套明代书房家具。一张金丝楠水波纹茶台。

杨平长大了嘴,惊呆了,他的东西不少了,但是也没这么种类丰富,分门别类的摆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