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文玩天下 > 分节阅读 230

分节阅读 23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了什么叫肆无忌惮,第二天睡得迷迷糊糊,就听见悉悉索索的穿衣声。他迷迷糊糊地问:“这么早,你干嘛去”

宁静过来亲一下:“我要早点儿回去,家里人不知道我出来,我姆妈起得早。”

“我送你,唔”杨平打算来个鲤鱼打挺,被宁静压住一通儿湿吻。

“好了,”宁静擦擦嘴,“不用送,我自己走,你好好休息,别多想,就这样挺好。”

听着宁静咚咚咚下楼的脚步声,杨平摇头苦笑:“这该不会就是吃干抹净吧,还擦嘴”

早上起来浇遍花,杨平去早餐摊儿吃了点粢饭糕,看看时间差不多就给海兰打电话安排事宜。

侯斌要上班,吃早饭的时候查过快递,上午派送。那海兰上午就留在海青家等着接快递,这边快递可以送进家,真不错。

杨平接口处理房子的杂事,比如水电暖什么的,溜之大吉。

左右没事那就去扇文化博览会看看。折扇杨平狠喜欢,自己在家临摹过郑板桥的六分半书,还刻过扇骨,但水平有限难等大雅之堂。

扇面以小见大,强调笔墨趣味。中国历代书画家都喜欢在扇面上作画,抒情达意。保持扇子原样的叫成扇,装裱或成册页的叫扇面。宋元流行团扇画,明代以后折扇画逐渐成为主流。

宋代的山水画,花鸟画在唐代的基础上空前繁荣,书画扇面艺术臻于顶峰,“归一握,藏袖中”的扇面小品成为表现万里江山的重要形式。

书画界素有“一手卷,二册页,三中堂,四条屏,五楹联,六扇面”之说,在古代就有“一尺扇面两尺画,万里江山袖中藏”的说法。理论上来说,同一画家,同一题材,在扇面上要比在册页上作画困难得多。

杨平今天就打算找把好的成扇,能吓到收藏家的那种。

s:哈哈,今天在爸妈家住,蹭着wifi信号极弱的那中心的一小点儿,终于更新了。

第三百三十六章半为风雅半为金

沪海扇文化博览会在黄蒲区乡山美术馆,离得也不远,只是溽暑熏蒸,实在痛苦,杨平打定主意一定要买把好折扇,实在不行蒲扇也成啊。

杨平到了美术馆,门口几株植物绿意盎然,美术馆名字有点儿恶俗“羊羊羊乡山美术馆”,装修倒是很大气。进了二楼会场,参观的人不太多。诶,这算是来对了,这里不光是满墙装裱好的精品扇面,还有文房四宝,印石,古墨,竹青留刻,文玩摆件。而且这里不只是展览更主要的是展售,可以随便买卖。展厅的一部分是柜台,各式的扇骨,镶嵌的,红木的,斑竹的各式的团扇,还有现场画扇面的。

杨平对扇面不是特感兴趣,他四处踅摸成扇。一圈柜台前熙熙攘攘为了些人,杨平挤进去一看,果然是卖成扇的。

柜台里是几位女士,不知道是工作人员还是卖主。杨平看上了一把仿郑燮的墨竹成扇,拿起来合上,打开找找感觉:“这把成扇多少钱”

一位穿黑色连衣裙的女士,看样子四十多,头发懒懒散散扎在脑后,看上去一副生人勿近的样子瞄一眼杨平,这人动作太粗鲁,不知道成扇应该轻合轻放吗还穿着短裤t恤就来了,冷冰冰地回话:“两千,先生你这样用力开开合合对成扇损伤很大的。”

杨平抱歉:“哦,对不起,这扇子我很喜欢,能不能优惠点儿”

“先生是北方人吧”黑裙女士好像对北方人有成见的样子,“最低一千八。其实好成扇在北方容易坏。而且成扇不像扇面。打开一次就损伤一次,没必要买太好的。”言下之意就是你这档次也没必要玩好成扇。

杨平把成扇一合,往机动鞍袋的侧兜一插,取出钱包,数了十八张,放在柜台上:“行,我要了。”

黑裙女士撇撇嘴:“成扇最好用扇袋保管,和文玩布袋一个道理。”

“哦。这把随便玩玩,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你这儿还有好的吗”杨平随和得很。

傍边一个工作人员插话:“好的都是扇面,成扇这里基本都是普品,想要好成扇得去拍卖会。不过这里有一盒别人寄售的,要价很高,就是破损得厉害。”

杨平笑起来,这不正合适嘛:“我能看看吗要价有多高”

黑裙女士从后面货架上取下一只锦盒,打开里面三把成扇,叫成扇实在是太抬举这两把扇子了。

这两把扇子的扇骨可圈可点。一把是梅鹿斑竹,一把是小叶紫檀。一把就是很普通的玉竹。单看这扇骨,就知道这不是便宜货。只是扇面都已经支离破碎,一条一条的。

杨平轻轻打开那把梅鹿扇面,这扇面被水泡过,破损不堪,依稀可以辨别出是两匹骏马,杨平调侃:“这不会是是三套车吧什么价”

黑裙女士瞪一眼:“这三把成扇是一起出售的,五万。还不都是在你们北方糟蹋成这样的,这骏马的实在不好辨认没法修复了。你看看这把檀木的,虽然破损严重,但依稀可以辨别出很像大千先生和善之先生的作品。这两把成扇都是三十年代的老物件儿,要不是破损严重,无法修复,都应该是上拍的东西。”

杨平不置可否:“哦,那这把玉竹的,这该算是素面能优惠吗”这把玉竹的成扇上面大概是有字,只是水火无情,破破烂烂没法看清。

“不能,”黑裙女士连犹豫都没有直接拒绝了,“这是寄售的,单说这三把扇骨也不可能便宜。”

“那也有可能是三十年代的仿品呢”杨平咋就这么不待见黑裙女士说话的口吻,北方文化兴盛的时候这边还是南蛮子呢,“再说了,你老是北方北方的北方人怎么了”

傍边插话的女士连忙过来劝解:“先生,是这样,我们是很推崇扇文化的,正巧这寄售成扇的是北方人,他没有好好保护这三把扇子,你看看糟蹋成什么样了,这也是恨屋及乌。呵呵,您别在意,优惠是真不能优惠,如果您要,我们送三个扇袋,还有挂坠怎么样”

这还像话,杨平点头:“那行,你这儿的挂坠就算了,品质太差,这平安扣是塑料的吧你就给找三个好些的扇袋吧。”

黑裙女士看杨平真买,有些诧异:“你真买这,为什么啊这没价值了。”还不错,知道实话实说的。

杨平拿出卡,笑了:“可以刷卡吧喜欢呗,回去找高人修复看看,万一是大千先生的真迹,不就赚了吗”

黑裙女士拿过来os机,划一下,咕哝:“半为风雅半为金,唉,好了,你输密码。”

杨平输好密码,签字,成交。傍边的女士拿过来三个锦绣扇袋,他接过来连锦盒连带收据一起装进机动鞍袋。

“谢谢,”杨平看看墙上的扇面,咨询:“这展出的扇面可以买不”

黑裙女士点点头:“可以的。”

杨平哦了一声,转身去看展出的扇面,真有写好作品,价格基本都在几千到一万之间。他挑了副鸟语花香扇面,作者是刘德六先生,一副山乡巨变作者是贺友直先生。一共两万,都是装裱好的,回去挂海青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