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2 / 2)
成都是一座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以“周太王从梁止岐,一年成邑,二年成都”,故名成都,相沿至今。秦人按咸阳建制兴筑成都城垣,当时城周12里,高7丈。成都在这一年正式建立。后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率岷江两岸百姓兴建的都江堰,二千多年来一直浇灌着成都平原。由此,成都水旱从人,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故世称“天府”。西汉时期,成都织锦业驰名天下,当时,在城西南设立了锦官,专管织锦,并筑有锦官城,故成都又有“锦官城”、“锦城”之称。五代后蜀主孟昶时,在城墙上遍种芙蓉,故成都还有“芙蓉城”、“蓉城”之称。在历史上,成都又是一座水网密布,江桥众多,树木葱笼,繁花似锦的“花城”。秦、汉、晋、隋皆因得蜀而统一天下。
成都还有很多名胜古迹,著名的有武侯祠。是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堂,因诸葛亮生前被封为武乡侯而得名。诸葛亮为蜀汉丞相,生前曾被封为“武乡侯”,死后又被蜀汉后主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因此尊称其祠庙为“武侯祠”。武侯祠同汉昭烈庙、刘备墓惠陵相毗连。殿内正中有诸葛亮头戴纶巾、手执羽扇塑像,大殿顶梁由乌木制成,上书“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在读到前出师表后出师表和“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时李乐也为诸葛丞相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德和精忠为国的情怀感染。
然后在青松的带领下又来到杜甫草堂。其坐落浣花溪畔,是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集纪念祠堂格局和诗人旧居风貌为一体,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故规模宏伟,幽深宁静,廨堂之间,回廊环绕,别有情趣。祠前东穿花径,西凭水槛,祠后点缀亭、台、池、榭,又是一番风光。园内有蔽日遮天的香楠林、傲霜迎春的梅苑、清香四溢的兰园、茂密如云的翠竹苍松。整座祠宇即有诗情,又富画意,杜甫被后世尊为“诗圣”,他的诗歌被称为“诗史”。
又浏览了文殊寺、昭觉寺等大大小小的寺庙后,才来到道家宝地青羊宫落尖。
青羊宫侧依锦江,被誉为“川西第一道观”、“西南第一丛林”,是西南地区建筑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大的一座道教宫观,也是著名的道教宫观之一。青羊宫始建于周朝,原名青羊肆。唐乐朋龟西川青羊宫碑铭说:“太清仙伯敕青帝之童,化羊于蜀国。”题名汉扬雄蜀王本纪亦曰:“老子为关令尹喜著道德经,临别曰:“子行道千日后,于成都青羊肆寻吾”。时隔三年,老子降临此地,尹喜如约前来,老子显现法相,端坐莲台,尹喜敷演道法。自此以后,青羊宫观便成为神仙聚会、老子传道的圣地。到了唐代,青羊观的规模已相当大。
山门庄严宏伟,重叠飞檐。龙虎等吉祥物雕镶在飞檐壁柱上,雕刻精细,造形典雅。金字横匾“青羊宫”高悬在山门上方。
混元殿是青羊宫的第二重大殿,内供奉道教最高尊神三清天尊之一的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有石柱二十六根,木柱两根。柱上雕刻有镂空的鹿、凤凰望月。双狮戏球等图案,形象生动活泼。在宋真宗时,真宗崇奉道教,上奉太上老君为混元上帝。殿内正中供奉的就是“混元祖师”,老君面容慈祥,手持混元乾坤圈。将圈拉伸便是“一”字,故它展示着世界的本原还处于混沌状态,而老君开天辟地,使“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后殿供奉的是“慈航真人”,佛教称“观音大士”。她本是道教十二金仙之一,传说中的“慈航道人”是一位男仙,后因见世界苦难重重,女子却没有出家修行之路,于是便转世为女身,修奉道法,为女子开了不二法门,从此才有女子出家修行之路。真人端坐莲台,容貌秀丽慈祥,遍洒甘露普渡众生,故道教和佛教都供奉这位慈爱的“女神”。
这三章宣传下巴蜀,算凑字,请注意
第五十一节 道法西蜀
坐落在三清殿与混元殿之间的八卦亭,突出地体现了道教教义特征,是一座标志性的建筑物。它布局紧凑,精巧大方,整体建筑共三层,建于重台之上,亭座石台基呈四方形,亭身呈圆形,象征古代天圆地方之说;两重飞檐鸱吻,四周有龟纹隔门和云花镂窗,南向正门是十二属相太极图的浮雕,造型古朴典雅。整座亭宇都是木石结构,相互斗榫衔接,无一楔一栓。石板栏杆上两层均为八角形。每层飞檐都精雕着狮、象、虎、豹,各种兽物镶嵌在雄峙的翘角上。屋面为黄绿紫三色琉璃瓦,屋顶莲花瓣衬托着独具风格的琉璃葫芦宝鼎。
三清殿又名无极殿,是青羊宫的主殿,始建于唐朝。外檐柱上雕刻着六合童儿、双狮戏球等艺术木雕,有一副贴金对联:“福地卧青牛石室烟霞万古,洞天翔白鹤蓬壶岁月千秋”。殿前左陈一钟、名曰“幽冥钟”,是明朝时铸造,重约三千多公斤。右配一应鼓,每逢初一、十五和吉庆大典便击鼓鸣钟,晨钟暮鼓,幽远清晰,给人以更加宁静的感觉。
三清殿内供奉的是道教最高极尊之神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又称太上老君、太上道祖。大殿两边还塑有十二金仙,分别是:广成子、赤精子、黄龙真人、惧留孙、太乙真人、灵宝大法师、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玉鼎真人、道行天尊、清虚道德真君。
殿内共有三十六根大柱,其中木柱八根,代表着道教的八大天王;石柱二十八根,代表天上廿八星宿,即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冀、轸。此殿建筑宏伟而庄严,
斗姥殿也称元辰殿,。殿内供奉的斗姥,太上玄门日诵晚课仙经中云“显灵踪于尘世,卫圣驾于阎浮,众生有难若称名,大士寻声来救苦”。所以,斗姥也是一位掌人间生死罪福的天神。在斗姥右边供奉的是女仙之首西王母,即民间所说的王母娘娘。在古代神话有着她的许多传说,最为脍炙人口的则是她和周穆王的一段交往。唐代诗人李商隐诗中说: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后苑三台建立在土坡之上。左为“降生台”,原塑一白发婴儿,他便是刚出世的老子,相传老君分身降化于此。右边是“说法台”,台上塑有老子对关令尹喜说法之像。相传老君于此处为尹喜讲解道法。中间一台是紫金台,又名“唐王殿”。塑有唐王李渊夫妇之像和其子李世民之像。
李乐还是第一次亲眼见到这么造型华贵的建筑和老子骑着青牛的塑像。
三清殿是主要建筑,高大而庄严,供奉着三清像,大殿的左侧悬挂着重约3000公斤的一口大钟,还有重达1000公斤的生铁香蜡筒一对。
有诗为证:“冈阜崔嵬,楼台显敞,齐东溟圆峤之殿;抗西极化人之宫,牵剑阁之灵威,尽归行在;簇峨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