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14(2 / 2)
按理说,此役周智绝对是功大于罪,况且其罪的来源也全是为了楚国胜利,如今大获全胜的情况下,无论如何都应该是赏大于罚,而王旭向来都是赏罚分明,从来没有像此次这般,看起来似乎有种刻意压制周智的感觉。
可若说王旭有心要压制周智,忌惮其功高震主,亦或者说升无可升,那么又为什么要安排到卫尉一职呢卫尉虽然权利地位不比卫将军之职,可却是禁卫军最高统帅,直接掌管着王室和群臣的安全,但凡就任者必是王旭心腹,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这事儿可是让群臣百思不得其解,个个都默不作声,心中暗暗揣测。
可王旭也根本没有再继续纠缠此事,很快授予周智新的印绶后,随之又将朝议转到了军政事宜上来
直到退朝之前,王旭才突然以很随意地语气吩咐道:“周智、张靖稍后来我勤政殿”
勤政殿位于王旭居住的北宫,是他单独办公和召见臣子的地方。
他回到勤政殿不久,周智和张靖就紧随而来。
“坐”王旭随意地指了指不远处的褥垫。
此时单独相处,气氛倒是随意很多,张靖随之前去坐下,周智却仿佛受气的小媳妇般,赌气道:“不敢坐”
“怎么怕坐了我的褥垫,屁股生疮”王旭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那边的张靖闻言,“噗”地就笑出了声来:“呵呵,他不只是怕生疮,害怕屁股挨军棍”
“你少得了便宜还卖乖,我辛辛苦苦组成的卫将军府就被你白捡过去了”周智愤愤不平地望过去,瞪了张靖一眼。
“这可没我什么事儿,你怪不得我,老大的安排”张靖连连摆手。
王旭笑看着满肚子怨气的周智,终于摇头道:“我知道你不服,西征凉州,你主动深陷险境,苦战一年,不但迫使凉州献降,更一劳永逸地奠定了楚国北疆的有利格局,单论功劳谁都比不过你即便是算上你犯下的过错,那么也该赏,更何况你所作所为皆是为楚国,那些过错本就可罚也可不罚”
“那你还剥我军权”周智委屈地低声道。
“王獒死了”
“别人死不死关我什么事儿,我”周智说着,突然反应过来,惊愕地看向王旭。“哪个王獒”
“你欠人家六千多石俸禄,至今都没还的王獒”
“怎么可能”周智瞬间激动到跳脚,难以置信。“他又没带兵出征,怎么突然就死了”
“积伤太多,积病也太多,掏空了身子,又染了肺病”
“这是真的”周智颤抖着望向张靖。
“嗯真的,不但王獒死了,蒯良也已死了”张靖沉重地说。
“怎么会怎么会”
周智的眼睛瞬间就红了,不断摇着头,他是个很重感情的人,明显有些接受不了。
“你的身体比王獒还差,只不过靠着你深厚的内息撑着,且年龄也没那么大,这才还能站在这里。”王旭悠悠地说道:“这一年你已经透支了身体,而边防军持续扩建和改编,承担起越来越重要的职责,卫将军府的事务只会更繁重,你该歇歇了先暂时挂着卫尉之职,实际的事务交由向宠他们四个卫士令来处理,在襄阳多休息,散散心吧”
周智红着眼眶,激动道:“可天下还未平定,我还不想这么退隐啊”
他擦了擦眼角的泪珠,语带哽咽:“我知道我身体不行了,我知道我已经活不了太久,可我不甘心啊真的好不甘心啊为了这天下,我们征战这么多年,眼睁睁看着死了多少人啊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句话算什么它能形容其中艰难的万一吗”。
“现在走到半途,我却要走下战场,独自享受荣华富贵,那我有什么颜面去见那些忠心耿耿跟着我的兄弟老大,兄弟们是成片成片的倒在半途啊你让我怎么面对他们信任的目光怎么面对他们的慷慨赴死就算活再久,我良心难安,心意难平啊”
“年幼的时候,我不明白为什么那些将军宁可马革裹尸,可当我现在走到这个程度,我明白了,战场才是我们这种人的归宿,我这一生都交给了战场,交给了平定天下、开创盛世伟业的梦想,已经没有回头路了,你现在让我退出,我怎么去接受”
“老大,我是你从小山村里带出来的,十三岁,今生我从十三岁就跟着你南征北战,我这一生都压上去了,如今我都没几年可活,你却让我退出我怎么接受我就算死,今生也要死在马背上你能想想我的感受吗”。
听着周智仿似发泄的倾诉,王旭和张靖都很是沉默,其实那种感情他们都明白,都理解,他们又何尝不是一样呢
“周智,你说的我都明白,并且以你的能力,对楚国扫平天下有很大促进,我也不想让你闲置,可我不想你死得那么快,我不想看着你正值壮年就死在我眼前”王旭淡淡地说着,声音略带这无奈,也带着沧桑。
“可你剥夺我的信仰和灵魂,剥夺我大半生的一切,这与死了何异”
四目相对,周智的眼神特别执着,特别坚持。
张靖也出声道:“老大,其实周智说的有道理,若是我,我也不愿意我们都已经走上这条路”
许久之后,王旭终于败下阵来,无奈地叹口气。
“好吧,如果你执意坚持,那么我还是尊重你的选择,可你的身体确实不适合再承担繁琐的事务,三日后将你调任镇军大将军,位与大将军同,入尚书台,不理琐事,但要奉命领军出征”
“好”
周智心怀满足地离去,王旭目送他们走远后,却陷入了久久的沉默,其实他有种隐隐不安的感觉,只是他也不确定这种感觉是否与周智有关,但自从研究遁甲天书后,这种不安的感觉一直就很准未完待续
第八百五十五章镇军大将军:
第八百五十六章天大的误会
几日后,周智迁任镇军大将军,增加食邑五百户,合并早前所封,共计一千二百户,成为楚国食邑最多的重臣。
紧随其后,两张长长的榜文先后从尚书台传出,引起哗然。
其中擢升雍州刺史法正为卫尉,益州刺史蒯越为大司农。京兆太守赖恭任雍州刺史,诸葛均任京兆太守。江夏太守杜畿任并州刺史,马良任江夏太守。鉴于荆州地域广博,人口与日俱增,分其为荆北和荆南两大刺史部。
长沙太守刘阖转任荆北刺史,凉州降臣赵昂为长沙太守
零陵太守庞季转任荆南刺史,凉州降臣梁绪为零陵太守
并州三郡,凉州降臣尹赏为上郡太守,李福调任北地太守,凉州降臣张恭任朔方太守,协助北军将士重建朔方郡
南中削去都督府,改为南中刺史部,仍有原南中都督李恢担任无错南中刺史。
这段诰命公布之后,举众哗然,重要的不是人才的任用,而是再次对刺史部的重新划分,虽说楚国以前也曾改司隶关中地区为雍州,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