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58(2 / 2)
那一天,刽子手的刀,全部都砍钝了
周智此番前后之举,确实过于狠辣,可以说已经有伤天和,自古以来,战将做了伤及天和之事,从来就没有人能得到善终
可他如今自知活不了多少年,可谓是豁出去了
只为取得胜利,实现扫平天下的宏愿
只为给这一路走来,不断倒下的弟兄们
只为结束这该死的战乱,让天下早日太平,死得人已经太多了,多到让人麻木
残忍,却又透着慈悲
当众人都在震惊他的狠辣,震惊他的残忍,怒斥他的行为时,只有张辽、黄权、王飞等很少的人看到,周智在那一刻不断流出的热泪,那痛苦到扭曲的面容
王旭在短短一日后,便得到洛阳传来的战报,当场大怒,痛责周智大胆妄为
可当他看到传报军士呈上的信后,瞬间沉默,挥退所有人,独自待在帐内,久久都不曾出来
那封信是用布来写的,字很少,却模糊不清,因为笔墨似乎被水给染湿了,那是周智写信时滴下的泪水
“老大,坏人我做了,在这个时候,楚国还需要一个恶人,需要一个威慑,那就是我”
“我知道,你会骂我这么做有伤天和,可有什么好顾忌呢我命不久矣,杀人偿命,天道循环,就让我来还吧”
“我不是为了你,也不是为了自己,我是为了你我的梦想,为了天下,为了百姓,为了结束这该死的乱世,为了那些曾经并肩奋战,如今已死去的所有人不要急着撤我的职,不要急着治我的罪,让我把事情做完”
这封简短而有些逻辑错乱的信,王旭将其贴身存放,永久珍藏了起来。
许多年后,所有人都不解,为什么周家总是格外得到楚国历代君王的宽容
为什么周家总能得到楚国历代君王的恩惠
即使已经传了数代人,即使周家自周智后,再无人在楚国从政从军,可那种偏爱仍然不曾减少分毫
因为没有人能知道,有那么一封信,始终在楚国历代君王间传承
因为没有人知道,有那么一句话,从王旭口中代代传了下去。
“楚国江山,有周智一份”未完待续
第七百七十六章新的战局
周智、张辽、王飞、黄权、廖化击破洛阳,大获全胜,虽然使得周智声名败坏,可对整个战局来说,却是决定性的一击。
尚且停驻颖川阳翟的陈到、李严、黄叙,随之率部进军,左路军全部主力与张辽的白虎军团,终于在洛阳全面汇合,十几万大军迅速兵分六路,于四月初一渡河北击,杀至河内。
只有王飞和黄权带着少部兵士留在了河南,并进驻虎牢关,防备东边陈留的曹军偷袭,保住楚国大军的归路。
本来留下黄权一人已是足以应付,而王飞留下,则是因为他太累了
作为本属于右路军的将领,他在攻取汝南后,随之得到周智传信,请求他率一万铁骑千里奔袭,折转颖川,助其破轘辕。
此举甚至越过王旭,直接由前线将领间交流互助。
这种情况虽然不提倡,可在这个时代的战争中,却很常见,若事事禀报,来回耽搁,那就什么菜都别想赶上,谁让没有电话呢
周智当时在信上解释了他的意图,指出偷袭轘辕需要隐秘,需要蒙蔽敌人,需要突然
可当时左路军刚打至颖川阳翟城下,时刻都处于洛阳曹军严密的监视中,若调动过多兵马,必被早早察觉,因此这才恳请右路军团的王飞协助,千里奔袭,从汝南日夜兼程奔赴颖川,再秘密潜至轘辕附近,与其合力共击
当时王飞与赵云等人商议后,皆认为可行。便随之率部出发
奇袭轘辕关那么顺利。导致洛阳曹军几乎反应都没有。便陷入腹背受敌之境地,从而被迫全线收缩,退守洛阳孤城,可以说王飞的功劳也非常大。
从南部战线奔袭到北部战线,别说当时洛阳的钟繇、徐荣等人想不到,就连王旭这个己方统帅都压根儿想不到,直到报捷之后,详细战报传来。这才知晓前因后果。
可这么做虽好,但王飞所率一万铁骑却是苦不堪言,短短的日子内,不但奔波千余里,还又经历连番恶战,已是强弩之末。
因此,他只能与黄权一起留在洛阳,驻扎虎牢关等要地,这既是防备陈留曹军,保护左路军侧翼。同时也是休息
张辽、周智等将率左路军渡河北上,士气更是旺盛到极致。全军上下都叫嚣着,要直接打至冀州邺城,攻破魏国国都。
只是,连续两个月的激战,全军将士终究已是极度疲惫,后勤补给也完全跟不上了,在攻破河内郡府怀县,及其周边数县之地后,眼见已经站住脚跟,左路大军终于暂时停下脚步,原地驻扎休整,并等待后勤补给送达
这一天是四月初六
楚国宣布挥师北伐,是二月初十
当初出征时,楚国大军由于集结方式另类,又是突然起行,混杂在一起,调度安排略显缓慢,因此三路大军,先后抵达南阳宛城的日子,是在二月十八至二月二十二
这段时间,也是楚国左路军与右路军,先后从宛城出征的日子
若从这个时候算起,那么至今可以说仅仅才过一个半月
结果,却是左路军杀至黄河以北,入驻河内郡,距离魏国都城邺,若算直线距离,几乎已只有一千多里
中路军则是杀进兖州陈留,动摇曹操起兵的根基之地
右路军虽然战果较小,可却在豫州汝南死死压制住曹魏在淮河的主要兵力,始终不敢动弹
这是怎样的速度这是怎样的奇迹这是怎样的不可思议
别说魏国、吴国、西凉的文武发懵,就连楚国后方文武,同样日日处于发懵状态
沮授等重臣每日接到的不同战报,几乎全是又推进了多远,又攻破了哪儿,又占据了何处。
这些战报经过他们细心整理后,随之又要商议善后处理手段,并且需转呈徐淑,再具体执行,可谓繁劳
结果就是,楚国朝中很多要害部门的大臣官员,最后都直接搬进南宫,办公休息都在那儿了,家都不用回
只因为每天的复杂事务多达数百上千,无不是急待他们迅速处理,这也都是被逼的啊
将军在前线打仗,确实不容易
可前线每推进一地,后方所需要提供的支持,需要处理的问题,那都是海量的
这不是打架,打赢对方就行,这是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