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8(2 / 2)
如此,倒是平静了两个月,直到公元191年正月末,经过隆冬的消耗,食物大缺的青州黄巾主力才再次兴兵。三十万余万部众攻打渤海,意欲穿过冀州,与同样是黄巾残部的黑山张燕汇合。公孙瓒闻讯,当即率领步、骑二万人在东光县以南迎击,大破黄巾军,斩杀三万余人。随后一路追杀,斩杀数万,俘虏七万,余者逃回青州,一时间威名大震。
就在这时,幽州牧刘虞之子,朝廷侍中刘和,却偷偷奉献帝之命,逃出长安,从武关离开司隶,想去幽州找刘虞,希望刘虞出兵迎献帝东归。可惜,半道上却被南阳袁术获得消息,截了下来。而且为了迫使刘虞支持他,对方袁绍,还扣留着不放人。
刘虞得到消息后,便派数千名骑兵南下,赶往南阳见刘和。而公孙瓒名义上是刘虞部下,早就看出袁术有自己称帝的野心,就劝阻刘虞,可刘虞却不听。公孙瓒又害怕袁术知道此事后怨恨自己,也派堂弟公孙越率领一千名骑兵去见袁术,并暗中挑唆袁术扣留刘和,吞并刘虞派去的队伍。
哪知袁绍却聪明,不但照做,而且还把这事儿又想办法透露给了刘虞。这可就了不得了,公孙瓒本是刘虞提拔栽培起来的,刘虞对公孙瓒也是一向忍让,但两人之间此刻却产生了仇怨。再加上一直以来,两人在对塞外民众的处理办法就有矛盾,所以关系变得极为紧张。
只可惜,刘虞是个完全没有野心,也是一心为国的人,他的眼中只有如何守卫边疆,根本就没想去争权夺利,所以错过了杀公孙瓒的最佳机会。
转眼间,时间已是公元192年二月。得知中原变化的王旭也是有些急切起来,召开了半年来,第一次高层会议v
第三百四十一章战略分歧
将军府偌大的议事厅,已经有两个月没有这么热闹过了,自去年王旭征伐豫章归来进行封赏时用过后,就只有正月初进行过一次新年例会,而如今已是二月末。相对于其它诸侯有事儿没事儿就召集群臣议事,三日一小会,五日一大会来说,他这算是绝无仅有了。
这也与他的性格有关,在他想来,既然者,开那么多会干什么,又不需要举手表决。况且治下现在就五个郡,每天需要呈报的大事不多,何必搞得就与统治了全国一样,几乎天天都开朝会。臣下如果真有什么意见,也可以私底下进言,反而比在这种正式场合要详细,可供考虑的时间也更多。像这样经常让忠臣放下手中事务,齐聚一堂开上半天的会,反而是在浪费时间。
将军府文官武将少有这样齐聚一堂,所以彼此间也有很多话说,交头接耳,各自谈论着当下的事务。王旭为了多给他们一些交流的时间,也故意迟到了两刻钟。
当他与徐淑在典韦的陪同下,缓缓走近议事厅的时候,众人也差不多都已经交换过意见。看到两人,当即禁声,齐齐起身行礼。“臣等参见主公参见主母”
“哈哈哈不用多礼,诸公尽可安坐”王旭大笑着摆摆手,龙行虎步,径自走到将军主位落座。徐淑虽然地位很高,也极有威望,但毕竟是女子,所以还是对着众臣欠身一笑,算是回礼。但嘴上却没说话,静静跟在王旭身侧,襦裙飘飞,缓缓坐到了夫人位上,尽显雍容大气。
待众人坐毕,王旭目光一扫,便微微笑道:“诸公,今日议事,诸位想必也知道是讨论什么,中原的形势大家也都明白,我就不多叙述了。按我之意,是打算下个月就兴兵征伐刘表,争取尽快取得荆州全境,借而养精蓄锐,以观天下之势,不知诸位可有异议”
“嘶下个月”本以为应该没什么问题,可谁知话音刚落,厅内却是瞬间响起数声惊呼。
片刻之后,兵曹掾董和便忍不住接过话道:“回禀主公,下个月恐怕不行”
“噢为什么”王旭皱眉问道。
董和咬咬牙,也是硬着头皮道:“水军目前还未建成”
“还未建成”王旭顿时瞪大了眼睛,有些惊愕地道:“年初例会的时候,你们不是说水军已经整装完毕吗当时我也就没有再多问,可现在又说还未建成,这是何道理”
“属下不敢蒙骗主公。”被王旭这么质问,董和急了,赶紧拱手接道:“当日主公询问水军是否整装完毕,臣等以为是问兵士是否征召满员,武器装备是否跟上,所以臣言整装完毕。但水军所需战船还未曾建设好,主力楼船现在才造出两艘,其它配置战船也还欠缺很多。”
兵曹从事公仇称也是水军建设的负责人,听到这里,也忍不住接口道:“是啊,主公战船建造非一朝一夕之功,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稍有疏忽,战船就会浸水,甚至在战斗过程中因不够坚固而发生各种意外,所以无法过度赶工,军士们也只能帮着运输或者做些配合工作,筑船还是只能靠专职的工匠。而这半年多时间,臣等已经尽可能募集,但实难完成庞大的水军建设。”
听到这话,王旭只觉得头一阵眩晕,不知该说什么好,怎么就这么咬文嚼字呢当初问是否整装完毕,当然是指整个水军,怎么还分开来看得,这下惨了,以为水军已经建好,辛苦地谋划了两个月,就等着发兵攻打,现在全都白费。
眼见王旭脸色不怎么好,沉默不语,公仇称和董和心里都有些忐忑,不知该如何是好
见此情景,身为别驾的田丰不得不转过了头来,锊着胡须笑道:“主公,文量和幼宰当初没能理解主公话中之意,是有所疏忽,理当担责。但水军的建设也是个浩大的工程,半年多时间,确实稍显少了一些,不如再宽限些时日如何”
田丰这个别驾当得也真是称职,既给了王旭台阶下,同时也为公仇称和董和求了情,缓和了气氛。
只是他们倒多虑了,王旭根本就不计较这些,他脸色不好,是因为北伐刘表的事情不得不延后,而感到很是苦闷。听到田丰这话,当即便抬起头来,摆手道:“此乃言语中的理解错误,我不会介意。至于水军建设没能完成,也可以理解,毕竟文量和幼宰的劳苦也是有目共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