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真是大明星 > 分节阅读 198

分节阅读 198(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小姑娘真可爱。”

“呵呵呵呵呵。”

笑声,多半是善意的。

张烨也笑了,期待地看着台上的三妹妹。

莉莉和其他同学都盯住主席台,冷老师也担忧地望着曹萌萌,萌萌和莉莉都是她班级的,俩人如果真说了同一首诗撞场了,她作为班主任面子上也不会好看,校领导会责怪她没有协调好的。

那报社的中年家长咦了一声,对张烨道:“你妹妹刚才还很着急呢啊,怎么现在这么自信”

冷老师一看,也注意到了,“难道找到新诗念了”

另一个学生家长是个女同志,道:“可是有名的爱情诗今天都被念光了啊,她还能朗诵什么作品啊”

话筒调好了,曹萌萌静静站在那里,忽然闭上了眼这是张烨教她的朗诵技巧,如果你不会使用感情表达这首诗,那就从动作上进入朗诵,这样起码会让人觉得你是带着感情的,算是个投机取巧。

一秒钟

三秒钟

五秒钟

曹萌萌一言未发。

“诶,这是干嘛呢”

“怎么不朗诵了”

“是不是忘词了啊”

下面的学生和家长们相视纳闷。

十五中的校长也皱了皱眉头,女主持人更是如此,正当她要上去提醒一下曹萌萌的时候,正当冷老师和班级里的同学都提心吊胆的当口

曹萌萌慢慢睁开了眼睛。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念到这里的时候

校长已经愣住了差点喊出一句我草

冷老师和那报社中年编辑也傻眼了

然后越来越多的家长们和十五中的老师们,渐渐目瞪口呆地瞪起了眼珠子,一个个好像见了鬼一样

曹萌萌朗诵道: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

第292章 是张烨

主席台。

曹萌萌停下,诗也收尾了

可是那回音,那旋律,仿佛还回荡在会场中。

“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很难想象,一个年岁这么小的小女孩,会从她口中听到这等的诗句,就连朗诵手法也这么成熟底下的学生们和老师家长们则是一片鸦雀无声,之前就算是唱歌再差的跳舞再不好不到位的孩子,大家也都是齐刷刷地给予掌声鼓励的,但是到了曹萌萌这里,一个掌声居然都没有

因为众人已经听懵了

校长呆立不语,台上的女主持人也愣在了那里

台下的人也炸锅了

“我靠”

“这什么诗啊”

“这诗也太细腻了啊”

“是啊,不止是文字,是那种感情上的细腻”

“我怎么没听过这首诗啊这诗叫什么名字”

“我也不知道啊,从没听到过啊,这是谁的作品”

高中部的几个老师叫道,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为什么为什么如此优秀到让人震撼的爱情诗他们连名字都不知道

家长们也说起来。

“这小姑娘谁啊”

“好像叫萌萌,念得真好啊。”

“念得好,更好的是这首诗啊”

“这到底是哪个大师的作品怎么没印象啊”

在场的大人们,大都感受到了诗歌里面扑面而来又深入骨髓的爱意,美到甚至好多人听了这首诗,愣是给他们脑中植入了一幅幅优美的画面一般,他们仿佛身临其境,仿佛自己就是那棵树。

即使不是大人,即使是在座的初中和高中的这些学生们,一小部分人也一脸呆滞,显然是被这首从没听过的爱情诗给吓住了。

“哇萌萌好棒”

“萌萌太厉害了啊”

“这首诗真美啊那里的爱情太让人向往了”

“我顶你个肺啊这才叫爱情诗啊比咱们课本上那些现代诗强了一万八千倍啊有木有”

蓦然,也不知是谁起了个头

啪啪啪啪,下面骤然响起了潮水般的掌声

有些学生们其实也没太听明白,就是瞎起哄,但很多家长和老师甚至校领导都听懂了里面最深层次的文学和情感,有一些家长和老师竟然一边鼓掌一边站了起来,将最炽烈的掌声送给曹萌萌

掌声太大了

整个大礼堂都震耳欲聋的感觉

这也是从元旦晚会开场一来,声音最高的一次掌声了

这边。

冷老师和他们班好多学生家长也瞠目结舌。

最在他们前面不远的五班班主任惊讶地站起来,回头找了找,看到了冷老师,立即问道:“冷老师,这什么诗啊”他也是语文老师兼任班主任,跟冷老师不是一个年级的,所以对于这首自己居然毫无耳闻的现代诗,有些惭愧,自己这个语文老师确实太不称职了,这么牛逼的一首爱情诗,他竟不知道

闻言,冷老师欲言又止,苦笑不跌道:“我也不清楚。”

“啊”那五班班主任道:“萌萌不是你班级的学生吗”

“是啊,但我对这诗也没印象啊。”冷老师想到了一个学生家长,就侧头看向那个报社编辑,“杨哥,你比我们见得多,文学作品也看得多,这首诗是哪里的出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