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84(1 / 2)
拓将军,可敢与我斗将,”李承训突然高声喝道,众人闻言纷纷诧异不已,所谓“斗将”,就是敌我双方阵前各出一员大将比斗,这种方法在突厥军中也十分盛行,
“嘿,有何不敢,”那黑拓在马上咆哮,那翻译如是说道,
李承训踢马前行,同时抽出手中宝剑,同时喊道:“不许帮手,”他知道,两军对阵,抢势为先,若是击败黑拓,必然可以大涨士气,
他从金甲的情报中得知这人勇猛过人,并且自持力大无穷,藐看一切,但是武功却是沒什么根基,他自信有实力应对,
那黑拓果然受不得激将,拨马就要出列,却被身旁一骑拦在身侧,他正想开骂“滚开”,却在看清是何人时,把所有的一切都咽到了肚子里,
那人拨转马匹,小跑行到两军对垒的中间地带,停在李承训二丈开外,一双锋芒毕现的眼睛盯着他看,
“就是他,”李承训悚然一惊,方才其感到的那抹令他不安的寒意,正是來自此人,
第七十七章 舌尖斗将
李承训仔细打量着眼前这人。只见他脸上带着一个青铜面具。仅露出双眼。显得很是神秘。
对方双眼凝聚在他身上。缓缓开口道:“久闻李无名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是个人才。”
这人开口竟然说得一口流利的汉语。只是其话音由于面具的阻隔而略显沉闷。但仍旧听得出來此人年纪不小。
“老先生过誉了。”李承训马上抱拳微笑道:“若是黑拓与我斗将。我敢应之。可若是老先生要与我厮杀。某是万万不敢迎战。”
“哦。”这面具人顿时一愣。他万沒想到。李承训作为三军统帅。竟然如此轻易地自叹不如。向自己服软。
想到此处。他不禁好奇之心大起。倒想弄个明白。于是问道:“咱们从未交过手。你又怎知敌不过我。”
李承训慨然一笑。“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沒有这点本事。如何能够统帅三军。与您老对阵。若是我沒猜错的话。您就是阿史那薄布身旁的那位军师乙先生。”
“哦。这么肯定。”乙先生听得精神一震。他在突厥军中从來未已真面目示人。此刻又是与阿史那薄布的护卫一般带着青铜面具。真不知道李承训是如何猜到是自己的。
唐军的斥候部队已被铁鞋的出卖而被破坏殆尽。。虽然他令山甲暗中成立斥候部队。但才数天的时间。根本无法探听到更多的内幕情况。之所以他能对幽州。对突厥军中的动向了如指掌。那是因为其在初占大青山的时候。便在幽州城留下一招暗棋。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古往今來军争必胜的法门。他敢带兵來攻取幽州绝对不是一拍脑袋想当然而为之。而是经过详细的推演预测。排兵布阵。其举兵行至。都是有算计的。
“那你说说。你怎么就能确定我就是乙先生。”蒙面人追问道。他要确认对方到底是不是再诈自己。他不相信自己隐藏得这么严实。会被对方发觉。
“其实很简单。老先生在突厥军中地位超然。方才黑拓恭敬的行止已经出卖了你。加之听到您的声音苍劲。再观你手上的筋肉。我确定您是一位老人。而敢于在两军阵前如此镇定如常的老人。非乙先生莫属。”李承训虽然面对强大的对手。但仍能够侃侃而谈。丝毫沒有惧色。
“果然厉害。头脑清楚。观察细致。只是。这么远的距离。你竟然还可以看到我手上的筋肉。”闻言。乙先生也是大感惊讶。二人怎么说也有两丈开外。他怎么可能看到自己手上的筋肉。就是以他的武功。要看到李承训手上的细微之处。也是模糊不清的。难道对方深藏不露。是我低估了他的武功。
李承训闻言淡淡一笑。沒有予以解释。反而随意问道:“老先生。您微服前來。定是为了看我。不知有何指教。”
他的百兽拳非是其他拳法。完全模仿百兽形态。就算是沒有野兽的身体构造。也可以模拟野兽调节自身的法门。自然比寻常人要敏锐得多。包括他模仿鹰的眼睛。当然。毕竟其与鹰眼的构造不同。远远达不到鹰眼的视觉范围。仅仅是比常人看得更真。更远些罢了。
乙先生见他沒有回答的意思。便冷漠地回道:“谈不上指教。老夫只是久闻你的大名。如今虽是两军对垒。可胜负输赢已定。老夫只想在你这位草原新星陨落前。见一见而已。”
“老先生倒是很自信啊。”李承训此时顿感压力倍增。虽然自己做了多方安排。但见对方这份沉稳劲儿。还是有些心中发虚。毕竟兵者诡道也。谁也不知对手有什么手段。尤其是面对乙先生这样的强手。
“那是当然。不说别的。单就兵力來说。。我方便已拔得头筹。老夫有十万突厥精兵。而你只有五万残兵。难道不是吗。”乙先生虽然稳操胜券。但话语中听不出任何情感波动。这就是高手。让人无处琢磨。
“谁说我只有五万残兵。青龙峡还有我十万大军。只要他们脱困。定当奔袭幽州。断你后路。”李承训开口说道。
“哈哈。援兵。那十万兵已被我锁在青龙峡出口。他们插翅难飞。别以为你分兵两路骑兵去救援。就有用处。你那两路兵不去则已。去则无回。”乙先生冷笑道。
“这么说。唐军必败。我今日也是必死无疑了。”李承训淡淡地回道。。那语气中也是充满了嘲弄与挑衅。
“差不多吧。只是老夫不理解。你何來的胆量。竟敢用这区区两万步兵做主攻应对我数万骑兵。难道你就不在意将士的死活吗。”乙先生用手指着李承训背后的唐军方阵。疑惑地道。
“不理解。那敢问幽州城有多少突厥骑兵。”李承训顺势问道。他不放过任何一个探知对方军情的机会。他感觉乙先生会如实作答。毕竟。对方根本看不起自己这两万步军。
“我用三万兵力围困青龙峡。一万兵力设伏青龙峡周围。在这里左右两路各藏伏一万兵力以应对你那两路骑兵的突袭。。而正对着你这步军的则是两万铁骑。现在你知道了吧。”
乙先生竟然说出了自己的全部兵力部署。这令李承训多少感到有些意外。他确信对方说的真话。从其神色间。他看到了对方的那种自信与嘲弄。
“乙先生果然厉害。将我用兵的全部可能性都封堵起來。难怪这么自信。果真是运筹帷幄呀。”李承训口中平淡地说着。心中却也是莫名地紧张起來。
其实草原之上一片空旷。其战术也相对简单。对方料到自己有两支伏兵在侧。而事先做了应对布置。也很在情理之中。。何况还有个深谙兵事的铁鞋为突厥通风报信。
“抵御外侮。匹夫之责。就算粉身碎骨。也当马革裹尸。你突厥纵有十万大军。我幽州五万儿郎也不是吃素的。就算我们全军覆沒。也会有更多的大唐军队前來。总会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况且。纵然身死。咱们也对得起自己的父母妻子。兄弟姐妹。对得起祖宗。倒是阁下。不如回头是岸。”李承训正义凛然地道。
乙先生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李承训。他不理解这个青年人在如此境地。还能如此淡定。如此侃侃而谈。如此面不改色。难道其还有什么奇谋妙策。可以应对自己的大兵压境。他实在是百思不得其解。
乙先生知道。此刻已多说无益。便果断地道:“好。既然如此。咱们阵仗上见吧。老夫倒要看一看你凭什么这么狂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