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长安有阿娇 > 分节阅读 50

分节阅读 5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回家的。”

像是感受到了阿娇要离开,小清宁瘦瘦短短的小胳膊乱抓,眼看就要泪眼朦胧了。终于,他最后抓住的阿娇垂下的长发,吧唧吧唧嘴,吐个泡泡接着睡着。

小心翼翼的把孩子挪到李夫人怀里,又将发丝一点点抽出。最后阿娇狠心离开,她绝不能让刘彻瞧出什么异样。

入夏,刘嫖得帝王恩准入宫探望太皇太后,身边带了侍女卫子夫。后去椒房殿探望之时,恰遇到正与阿娇置气的刘彻。刘彻见卫子夫貌美,遂询问一番就决定将人留在宫中,同时宣其弟卫青相随入宫“给事建章”。

当夜,刘彻留宿卫姬殿中,似是一切都恢复了前世的轨迹。

夜深人静之时,甘露殿内,李延年双手颤抖将药碗递给李夫人,见她于帐中饮下,终是忍不住泪落。

“难道就没有别的法子”李延年语有不甘,忍不住问道。

李夫人轻笑出声,抬手拭去眼角的泪滴,呢喃低语,“这个罪名,岂是你我能担待的若有一步走错,便是亲族受累。”

以药强留皇嗣,又用邪法落胎与皇后娘娘的早产儿掉包,偏偏皇后娘娘所生非汉室血脉。这等罪责,岂是一个受宠的姬妾可以承担

手指划过药碗边缘,入手的冰冷让李夫人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倾城,会在让她容颜倾城,体态诱人,可更会让她一瞬衰老,终成白发枯骨,让人心生恐惧。

虽然说公子回来许是有办法,可前提是,她与皇后娘娘能等到公子回来,更甚者小清宁能安稳等到那时。

她唯一的办法,就是在陛下还看重自己,并且疼爱幼儿之时,落得母子病重而逝的结局。陛下长子,纵然他并非真心爱自己,也该对孩子有几分怜惜。这样,既能打乱陛下的心思,又能帮幼儿脱身。

宠冠后宫的李夫人,刚刚诞下皇长子未过两个月便重病不起,同时本就孱弱的皇长子也日日昏睡不醒,御医每每诊断都无可奈何。

无论如何说,这李夫人到底是他宠过的女人,更何况还给自己生下麟儿,他也不愿太过绝情。遂为安她的心思,刘彻下旨开立乐府,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并征各国及民间乐曲入礼部。后在堂邑侯陈季须举荐下,司马相如和弓高侯府韩则等怀有大才之人得以重用。

韩则入宫面圣之时,也曾远远看到一身青衣的阿娇,此时的她不复曾经的明艳,眉目间都带了淡淡忧愁和烦恼,也不知她是何等难过。韩则垂眸苦涩一笑,虽然自己有一腔热情,想要为了她开辟一片天地,可这谈何容易帝王猜忌和不喜,庶弟借天子之势又处处打压自己,就连如今与司马兄编造诗赋,略论律吕,合八音之调,都是借了季须兄的举荐。

叹息一声,最终还是跟在司马相如等人身后离开,等再回首之时,原本独自站在花园中的阿娇早已不知去向。

回到弓高侯府,韩则之前纳的小妾上前殷勤的服侍他更衣用水。

韩则本就是多情公子,红袖添香温香软玉自然少不了,纵然他心系阿娇,也从未想过为她守身如玉。

其实这个年代,本就是这般,男子在外寻花问柳,歌舞长平,人们还会说其有文人的风流多情。若遇上面容俊朗的,甚至会赞一句风流倜傥。别说是韩则,纵然是陈季须或是尚了隆虚公主的陈融都免不了有几个红粉知己。

也许韩则内心还有一丝希冀,可他却不知于阿娇这般眼里容不得沙子之人,男人无论是心还是身都当时干干净净的。所有,多情的韩则,从未入过阿娇的眼更未进过她的心,甚至于对于韩则,阿娇只记得他是兄长的知己好友。

、第71章 子卿归来

夏日将过,刘彻召洛阳首富桑仁之子桑弘羊为侍中,入宫主司财计。此俊美多财的洛阳少年,一入京师便受到众多追捧。

可只有桑仁和他自己知晓,在这之前他名为傅欢。而他眼中唯一的色彩,只有那个命为陈阿娇的娇俏阿娘。傅欢生性沉寂,也就在阿娇跟前才愿意撒娇。加之桑仁这些年的教养,如今他早已成了心机深沉之人。

他原本是不愿再入帝京的,可当听闻傅子卿疆场失踪,阿娇入宫为后的消息后,他再也放心不下。以他对小阿娘的了解,她是爱极了公子,怎会在公子失踪短短日子就嫁给他人

所以他备好财物金银入京为郎子,只待帝王宣他入宫。果然,刘彻在在听闻桑弘羊入京后,第一时间封为侍中并主司财计之事。

并非刘彻高看此人,只是前世他几次欲要让他入朝都被推辞,此人极为擅长经商,且在他的治理下,桑家财富不可计数。这般人物,当为填充国库存在。

果然,在桑弘羊被接见之时,提及许多财政弊端。更直指,如今国库早因战争、大兴功业和朝中上下的奢侈而空虚。而天子所设的武功爵和卜式,虽然能增加财政收入,但却是杯水车薪,而且还会造成了吏治败坏的弊端。

汉武帝看着手中的奏章,心中震惊。他只是凭前世的经历知道此人有大才,却不知他如此谙于算术和商政。

其实若是往常,汉武帝在启用桑弘羊之前,必定会将他调查清楚,甚至于他同傅子卿和阿娇之间的关系也会查的清清楚楚。可如今,傅家产业开始想漠北迁移,京师商业已受重创,他现在急需一个本身有足够财势,又能填补傅家空缺之人。而身为大邑洛阳首富之子的桑弘羊,显然是最好的选择。

随着桑家产业的迁入,刘彻燃眉之急被解。但不等他平稳几日,匈奴复发兵进犯雁门,守城冯敬战死。与匈奴是战是合,朝堂上已然吵得不可开交。王恢主战,而御史大夫韩安国则主和亲以安匈奴。若是以武帝刘彻的心思,自是出兵迎战。可现实却是国库亏空,国未有大将之才。

“陛下,此次匈奴入侵于以前不同,他们此番不曾烧杀抢掠,似乎极有规矩。而行兵布阵,也不若以前那般毫无章法。”李广一身铠甲,带了大将的杀伐之气,说道,“李陵带人抗击匈奴,但到底缺乏征战之能。陛下该早作打算。”

刘彻站在书案之前,久久无语。

被带回宫的卫姬立在殿门之前,听着身边的宫娥回禀,陛下今夜留宿未央宫。一时间心中也不知是何滋味。

罢了,陛下对皇后有情,皇后对陛下无意。而自己不过是长公主放在宫里的一颗棋子,当明白自己的位置。

“娘娘莫要伤心,陛下还是念着娘娘的,这会儿子只怕是太忙了。”

卫子夫眸光微动,陛下近日确实很忙。据弟弟卫青所言,与匈奴战事将起,而他看好了这次战事,欲要上疆场建功立业。

想起自己梳妆盒中收着的那支簪子,卫子夫轻声叹息,少年儿郎多情公子,若是别人,许日后她还能求了陛下的恩典。可偏偏,卫青看重的是那椒房殿避不见君的皇后娘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