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57(2 / 2)
她因为惊慌而憋红的小脸,果然让王振更为歉意,在他看来,这无意于自己不小心揭开了被她掩盖的伤疤但是他就是想这么做,只有将过去的伤疤抚平了,才能让彼此更为亲近。
“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我都原谅你了,别说了好吗”王思妤捂住脸不想让他到自己的表情央求道。
“思妤,或许我知道你的身世”王振兴许是借着酒劲有了勇气,他深吸了一口气说道,“我知道你很坚强的,只要你想,我就告诉你如果我能解开你的这个心结,就接受我的爱,好吗”
王思妤的身体凝滞住了。
第364章 你不是我妹妹
此时的王振,一句对不起,却是他想到了此时的王思妤不可能想到的东西。
或许,那是一段在王思妤知道后只会认为是被篡改的记忆吧。
存在于如今王振记忆中的六年前,那时候他刚刚考上十八中,而妹妹王思妤则恰恰从小学毕业,升学到自己刚毕业初中桂城初级一中。
那一年,王思妤十二岁,王振刚满十五岁。
很多人在从一个学级升到更高的学级的时候都会有一种错觉,恍惚之间总感觉到自己突然成长了很多,就好像一夜之间自己就长大了。
兄妹双双拿着不同的重点录取通知书告知父母的时候,全家人都发自内心的高兴着。孩子们自然是考上了好的学校证明了自己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而高兴,而作为父母的,没有比看到自己的孩子争气更开心的了。
那一年,桂城人家味馆牌子初响,名声渐旺的同时也是最如履薄冰的时候,王国庆每天脚不沾地地呵护着自己初起的酒楼,就好像那便是他的第三个孩子。尽管忙碌,但他还是没有忘了给孩子们好好的庆祝一番。
王振还记得自己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天,父亲早早安排好酒楼的各项事务,还专程用酒楼的厨房加工了一大堆极品的食材,然后带回家里,只与家人分享。
是的,没有人声鼎沸的酒宴,就是一家四楼聚在一起,一起欢笑一起分享着喜悦。
那一天,王国庆因为高兴喝了不少的酒,王母因为高兴,也没拦着,甚至还陪了几杯。
双亲酡红着脸蛋,不时用欣慰的目光打量着自己的两个孩子。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只有为人父母的才能够体会。这是父母一厢情愿地付出,可是没有哪一对父母,会认为自己的孩子欠着自己的,这就是爱。
这份爱是一种欣慰,也是宠溺。十五岁,半大不小的年纪,考上了十八中的王振带着自得,也跟其他的孩子一样,在享受着父母亲的宠溺的同时,更贪婪地想得到更多。
仿佛献宝似的,王振拿出自己的录取通知书,让父亲的笑更爽朗,让母亲的笑更欢畅。
“思妤啊,今后你也要像你哥这样考上十八中,瞧瞧、瞧瞧,多少人挤破头都进不了十八中,我儿子说考上就考上了,哈哈哈”王国庆舞着儿子的录取通知书眼睛都笑眯了。
“我们家思妤啊,人也聪明着呢,这考上十八中不也是早晚的事吗”王母抢过儿子的通知书老生安慰地又看了一遍,“今后这通知书还得来咱们家一次,写上思妤的名字的。思妤啊,到了一中,也要继续努力不要放松知道吗今后像你哥哥这样也上十八中,让我们做爸妈的再高兴一回。”
“嘿嘿,有那么容易么又不是吃饭喝水,我看小妹的分数线才过了一中十来分,好险着呢,就这成绩不小心就到二十一中去了。”王振唯恐妹妹也趁机拿出自己的通知书来,夺走此时属于自己的那份专宠。
固然考上重点的一中,但小学到初中的升学,比起进入十八中,再次站到更高的起跑线上的王振起来,却真是不值一提了。
任何一个进入市重点高中的学生,也该有那么一份自傲,那是蔑视全市三十多所高中几千名同级学子的荣耀。纵然一份录取通知书,并不代表着人生就注定辉煌,但是十五岁的王振不知道,作为一名学生,他只需要好好地去享受那份荣耀就是了。
二十一中也并不是收垃圾的,只不过那里的学生即使是尖子拿到一中顶牛也不过是中等的成绩,张方杰不就是从二十一中升学的十八中么那是需要付出比一中的人更多的努力才能办得到的。
学生的荣耀如此简单,拔尖的成绩,考上一所名校,如此简单。
“十八中不是什么人想进就能进得了的,就算是一中的重点班,也只有少部分人进得了。小妹,多努力点吧”王振唯恐不够似的补了一句。
十二岁的王思妤,那抹跟家人分享快乐的笑容随着哥哥的话停滞,然后转瞬便消失了。
之前所有人的祝福,都成了无味的话语。她放下筷子,默默地低下了头,她想不明白,为什么同样是考上了好学校,自己却没有得到像哥哥那样多的祝福
然而低下头被长发遮住面容的她,却让父亲解读成了虚心。
喝得有些多的王国庆丝毫没有察觉到女儿的不快,甚至还顺着儿子的话说道:“听到没思妤就算进了一中也不见得今后就能考上十八中,才过了分数线十多分,今后还得跟人挤破头,我没记错的话你哥当初可是超了分数线差不多四十分的亏这还是有你妈整天教导着呢,要是你妈你是教小学的整天带着你,还不知道考成什么样呢”
“到了一中不许得意,还要更努力一些,要是成绩落后太多的话,人家一打听你妈还是小学带起你来的,那不是给你妈丢脸吗阿振啊,初三要分班的对吧唔,那个什么重点班你要是进不了,到时候进不了好学校我不送你读书可不要怪我这当爸爸的狠心”
王母从旁拦了丈夫一下道:“思妤别担心,我的女儿可聪明着呢,肯定能到重点班,而且还能拿前十的,好好努力,今后再给我们拿个十八中的通知书。哎呀,这回阿振可给咱们老王家挣了脸了,今后要是思妤再给咱们挣一次脸,那时候阿振业考上了大学,咱们家还不让人给羡慕死”
王国庆也笑了起来,两夫妻都沉浸在那一天的美好憧憬中。
他们的话语,固然是对女儿的一种督促,但不可否认的这对孩子中更让他们得意的却是儿子多一些。而且沉浸在喜悦中的他们,却无意中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十二岁的女儿,未必就能听出他们话语中对孩子的期盼。
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代沟有时候来的就是如此简单,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几句无心的话语,就悄然拉开了彼此的距离。王国庆夫妇对女儿期盼,却不小心让年幼的王思妤理解为这是他们对自己的不公平,是赤裸裸的偏袒。
“爸、妈,你们放心,我在十八中也能名列前茅的。”王振誓言旦旦地说道。
“嗯嗯,好好好,好儿子。”王国庆快慰地拍着儿子肩膀,“陪老爸再喝两杯。”
“少喝点,注意点身体。”王母劝说着,却丝毫不掩饰脸上的笑容。
王思妤只觉家人离自己好远,明明是在一个饭桌上吃饭,却所有人都将自己孤立了起来。用眼角不悄悄地划过哥哥的脸庞,她分明就看到他的脸上的得意,在他不经意投向自己的目光中,那是满满的嘲笑。、“我吃饱了,你们慢慢吃。”完全失去了兴奋地王思妤默默地站起身来离开饭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