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儒术 > 分节阅读 235

分节阅读 235(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第一首诗词已经这么难了,再往后面,恐怕会更难。苏林肯定是要失败了”

这些国子监的学生们,每一个都有自己的思想和眼界。而且都是出生于世家当中。自然不是外面那些普通府院的学生可比。所以,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小瞧苏林。而是十分理智地在自己的心里面估计了苏林的实力。

他们当中的许多,在苏林答应要闯诗词迷阵的时候,就已经在估计着苏林可以闯过多少首诗词了。

毕竟苏林的镇国诗词实在是太有名了,这方面可以说是他的强处。能够写出镇国诗词,自然是对于诗词蕴含思想的形式非常之纯熟,自然也就更容易领略其他诗词当中的思想和精神。

所以,大部分的国子监学生,都觉得苏林闯过诗词迷阵的概率在八成以上。而且,就算不能闯过诗词迷阵的话。也绝对会接连破开许多道诗词的。

可是现在,苏林第一下就碰到了诗经里面的蒹葭,便是让这些国子监的学生们,瞬间将苏林可以闯过诗词迷阵的概率刷的一下降低下来。

“不好十三弟怎么会如此不走运一来就碰上了蒹葭这一首传天下的诗词,要知道,这蒹葭在诗词迷阵当中,总共也就出现过不到五次。但是却从来没有学生闯过去”

苏烨也在诗词迷阵外面观看着,他们看不到里面幻境苏林经历的景象,但是却可以模糊地看到里面展现出来的诗词。究竟是哪一首。当然了,看到的还有苏林的思想状态。

若是苏林的思想被诗词思想蛊惑,跟随着诗词思想迷失了自我,便会在诗词迷阵外面。呈现出一片不规则的模糊状。但是一旦苏林的思想可以自由前行,并且追寻到诗词的思想真义的话,便会由模糊状焕发金光。然后将诗词的思想给吞噬。

而现在,诗词迷阵上面。蒹葭的诗词内容展现在上面,苏林的思想却是一片模糊状态。很显然,此时的苏林已经迷失在了蒹葭的诗词思想当中了。

“杨兄,诗经从来不会单独出现的,看来苏林是引发了诗词迷阵的兴趣啊难得碰到这样的天才,这些思想之脉也会遇强则强,演化出来的蒹葭思想,恐怕很难破开领悟啊”

大儒洪兴羽双目炯炯,看到了诗词迷阵当中的状态,对身边的大儒杨文昌说道。

“那也未必,洪兄岂不闻那苏林的种种事迹,就拿昨天雍和殿当中,诛心杀死礼部尚书赵田一事,已经被广为流传,声名远扬了。此子不可小觑啊不然怎么会连国君也如此护着他呢”

大儒杨文昌却是笑了笑道,“初次进入诗词幻境当中,难免会被迷失思想,但是一旦他领悟了其中的思想,反而会更加容易地破开诗词迷阵。这诗经当中的诗词不会单独出现,之后的几首诗词考验,恐怕也都是诗经当中的诗词。所以,难点就在这第一首蒹葭当中,只要破了蒹葭,之后苏林便可一马平川了”

倒是大儒杨文昌更看得透,寻常的诗词迷阵,都是一首比一首难,所挑出来的诗词,也都是没有规律的。但是苏林面临的这一次,却是诗经的组合诗词,最难的是第一首蒹葭,所以一切破阵的关键,就在这一首蒹葭了。

当然了,此时深陷诗词幻境当中的苏林,可不知道这些内幕。他自从进入诗词幻境当中之后,认出了这一首诗词乃是蒹葭,便寻着河岸,想要依据歌声当中的指示,找到那“在水一方”的“伊人”真义。

但是,结果却是屡屡让人失望。每一次,明明看着都快要到达,却偏偏又失之交臂,忽然在眼前,下一刻却消失得无影无踪。

患得患失

看到了希望,却又眼睁睁地看着希望化作了泡影。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在水一方”

那悠扬的声音还在脑海当中徘徊着,但是苏林却已经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和希望,在患得患失的思想颠覆当中,逐渐变得暴躁和失落起来。

“为什么为什么我要追寻的美好和真义,明明就在眼前却无法触摸够到,一旦想要拥有,却又立刻失去。在不断辛苦追逐当中,却依旧没有办法获得”

没有止尽地河岸,前方依旧有美好的声音在呼唤,但是苏林却停下了脚步,不再做这样徒劳没有意义的追寻。

“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样的伊人究竟值不值得我去寻找值不值得我付出努力呢”

苏林开始盘膝坐了下来,望着远处水中央美丽伊人的倩影,一丝丝思想却突然开始在智海当中明悟了起来。

“这样的伊人,却不仅仅是伊人啊象征的是我们所一直追寻的东西”

经历过被美妙歌声的吸引,追寻,跋涉,困难,希望和失落之后,苏林终于开始明悟了,智海当中,将这一整首的蒹葭开始不断地反复地吟诵了起来,三种思想方式,慢慢地分析着蒹葭当中的思想感情来。

如果把诗中的“伊人”认定为情人、恋人,那么,这首诗就是表现的只是人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精神是可贵的,感情是真挚的,但结果是渺茫的,处境是可悲的。

这也是苏林在最开始所追寻的思想真义,但是很明显,这仅仅只是表面一层的意思。

“男女之情,只是一个喻义的小道而已蒹葭所要表现出来的思想真义,显然是从男女的爱慕追溯之情延伸出去的”

苏林开始从这一点出发,企图找出那引起自己的共鸣思想来。

慢慢地,闭上眼睛,苏林身处在幻境当中,却又要极力的跳出这个幻境,摆脱诗词幻境带来的影响和一叶障目,用来找到在这首诗中最有价值意义、最令人共鸣的思想。

“找到了蒹葭其中关键的不是单纯表面对爱情的追求和失落,而是诗词当中所创造的“在水一方”可望难即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意境。”

突然一下,苏林睁开了双眼,随着智海当中对于蒹葭的明悟渐渐升了起来,眼前的幻境却开始慢慢地消失了,那永远也走不到头,无限蔓延的美丽河岸,也开始缓缓地收缩了起来。

“好诗都能创造意境。意境是一种格局、一种结构,它具有含容一切具备相似格局、类同结构的异质事物的性能。”

看懂了这首蒹葭,苏林便在脑海当中开始具体的分析和吸收其中的思想精神来了,“在水一方的结构是:追寻者河水伊人。由于诗中的“伊人”没有具体所指,而河水的意义又在于阻隔,所以凡世间一切因受阻而难以达到的种种追求,都可以在这里发生同构共振和同情共鸣。

由此看来,我不妨把蒹葭的诗意理解为一种象征,把“在水一方”看作是表达社会人生中一切可望难即情境的一个艺术范型。

这里的“伊人”,可以是贤才、友人、情人,可以是功业、理想、前途,甚至可以是福地、圣境、仙界;这里的“河水”,可以是高山、深堑,可以是宗法、礼教,也可以是现实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其他任何障碍。”

一首诗词当中,便蕴含着这样深奥的现实幻象,苏林一边分析吸收着,直接也觉得不可思议起来。

第三百五十一章破阵立威

一首诗词,能够被收集在诗经当中,成为传天下的伟大诗词。成为孔圣人口中“思无邪”的“诗三百”。定然不会是表象看上去的那么简单,而无论是什么更深层次的喻义,无一例外的,都是指着“大道”。

“道”,乃是思想修行的终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