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儒术 > 分节阅读 132

分节阅读 13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咦我怎么听说,这一次的州试,有一名建安府的天才秀才叫做苏林的,是赵公子的头号对手。怎么在前十名的榜单上,根本就看不到苏林这个人啊”

“对噢差点将苏林给忘了,能够写出四首镇国诗词的天才,不会跟我们一样都被踢出局了吧”

赵毅是老牌秀才,而且还是八大儒世家,兵家思想传承,他的实力,早就在建州秀才圈子里面得到了公认。而且,赵毅早在去年就已经宣布要参加今年的州试,为此准备了圣字“韬”、六韬和兵书文宝等等。

这一次的州试,抛出苏林这个额外因素,基本上秀才考生们都觉得第一名解元必然非他莫属。不过,凡事都有意外,苏林的横空出世,简直是惊才绝艳。就算是一些红眼嫉妒苏林的秀才考生,在看到苏林写出的几首镇国诗词,以及墨义的九个“化”字之后,都无话可说。

苏林和赵家的间隙,这些秀才考生也都有所耳闻,加上试炼开始前赵毅对苏林的挑衅。便让这些秀才考生知道苏林和赵毅势同水火,必然会在试炼的时候,有一场精彩的龙争虎斗。

可是如今已经到了试炼的最后一日,年兽爆发的除夕之夜,赵毅不负众望地发挥了实力,稳居击杀年兽第一名的位置,多出第二名十多只年兽。而苏林的名字却在前十名,甚至是前一百名都没有找到。

“找找到了。苏林,两只年兽,就第一百二十三名。”

那些秀才考生正好无聊,就从前往后找,终于在排名的第一百二十三名找到了苏林。因为苏林只有前两天的那次和洪离玉一同出去击杀了三只年兽,其中两只算在他的名下,一只被他分给了洪离玉。所以,在排名统计上,苏林只杀了两只年兽。

“哼才两只而已,我还以为是多大的天才。人家赵公子可是杀了三十只年兽,足足是苏林的十五倍。你们这些人还吹嘘他如何如何厉害,什么一月三镇国,你们看一个州试,就有一百多人比苏林击杀的年兽多。他这个天才的名声,估计是苏家人故意鼓吹出来的吧”

“我觉得这苏林也是浪得虚名,不过,能够击杀了两只年兽,还没有被踢出局,也算是有些本事。但要想和赵公子斗,他还差得远。赵公子可是为了州试足足准备了两年时间,为的就是州试的第一名解元。苏林刚刚考中童生和秀才,这次的州试估计只是来试试水的”

本来这些秀才考生们还期望看到赵毅和苏林之间的龙争虎斗,但是现在苏林表现出来的成绩,差第一名的赵毅太多了。试问才杀了两只年兽的苏林,又怎么可能会是杀了三十只年兽的赵毅的对手呢

等待围观的秀才考生们,便将目光移向了其他还在试炼空间的潜质考生身上。而就在这个时候,天色开始彻底黯淡,除夕之夜降临,府院上空圣力剧烈波动了起来,年兽尖角也发出了阵阵轰鸣。

第一百九十四章年兽爆发

建州府院的院首纪杉,就在此时,大步快速走向了年兽尖角。举手一挥,圣力思想席卷而过,那年兽尖角便绽放出一阵彩光,即刻投射到了半空当中,形成了一片又一片的圣力影像。

“来了来了纪院首来了,开放夕年世界试炼的实时影像了。而且还不止是一处的圣力影像,我们可以查看到里面同窗考生们的状况了”

“快看右边第一块,那一片的圣力影像,好像是蛮荒当中年兽的巢穴啊好多好多夕兽和年兽”

“还有左边的,左边的是中央村落各个村庄的状况,他们都已经在筑造防御工事了。”

纪杉的激发出了圣力影像,外面的考生秀才看得眼花缭乱,一会儿是蛮荒的景象,一会儿又去查看村庄的抵御状态。不过,现在夕年世界当中的夜幕也才刚刚降临,夕兽和年兽们正在蛮荒当中缓缓地聚拢集结,村庄当中的秀才考生们每一个都绷紧了神经,士兵们整装待发,随时准备死战,大战一触即发。

“院首,马上年兽爆发了。可是,被你寄予厚望的那个苏林,才杀了两只年兽。而且,依我看,他所在的建安村虽然依靠着几首镇国诗词,士兵的数量有一千多名,但是,却根本没有兵家思想辅助,不可能抵御得住年兽爆发的冲击,更不用说击杀大量的年兽,超过赵家的赵毅了。”

跟在院首身边的先生梁鸿,观察了一番排名和中央村落各个村子的状态之后。对纪杉说道。

“嗯看来的确是我高看这个苏林,而且。他应该也没有保留实力。连唯一圣字纵都动用了。还有苏林似乎有一种奇怪的手段,可以用圣力模拟出其他的圣字。发挥这些圣字部分效果。项家的唯一圣字霸,都被他模仿得惟妙惟肖,几乎能够以假乱真了。”

纪杉也点了点头,抬头凝视圣力影像当中建安村的状况,说道,“可惜了若是这苏林能够再沉淀两年,不或许只需要一年,学习或者接触到一些兵家思想,就足以和赵毅争锋了。”

院首纪杉的神情有些略微失望。他原先还期望能够从苏林屡屡让人意外的表现当中,看看能不能寻找到机会突破瓶颈,领悟属于自己的三十六计最后一计“走为上计”。

但是依据目前苏林的表现来看,并没有什么能够引起纪杉强烈启发的细节。

“兵之道,诡道也。用兵之道,变化莫测,更是因人而异。老师曾经对我说,这三十六计虽然名称是固定的,但是每一个人真正能够领悟到的计策却有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含义。我曾经于去年登门赵家。向闭关当中的老师请教最后一计走为上计的理解。老师谓我,此计乃是遇到强敌或陷于困境时,以离开回避为最好的策略。”

纪杉一直在寻找自己对于“走为上计”的理解和感悟,当日赵大儒对他所言的这一番。显然只是赵大儒自己的理解,而不是适合他的理解。

“敌势全胜,我不能战。则:必降;必和;必走。降则全败,和则半败。走则未败。未败者,胜之转机也。对于这一番思想寓意。我早就已然知晓。却无法彻底贯通成为我的走为上计,这是为何我又要如何去追根溯源,寻找属于我的思想奥义呢”

这些疑问一直困惑着翰林大学士文位的纪杉,即便他的老师赵大儒亲自开导释疑,也没有丝毫的帮助。而在纪杉的智海当中,九十九尊士兵圣像已经矗立海上,这就是他的兵家之道,以将士为器,而非兵刃为器。

不过,这还剩下的最后一尊士兵圣像,却一直无法筑成。便是差这最后一计“走为上计”的思想领悟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