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4(2 / 2)
“这是建安府的苏家,可以说和我们丰乐县苏家是一支血脉,都是战国纵横家苏秦的后代。如今哥哥进入建安府苏家,你别看这一座座府邸气势不凡,我们也只是在其中有两间厢房罢了。”
在苏府门前,苏林出示了腰间的身份玉牌,才能够带苏茹入府。苏府内的豪奢已经不是一般贵族可比的了,其中花园芬芳,百花绽放,四季如春,假山林立,珍奇异兽,行走其间,仿若闲庭散步,更有一汪天然的湖泊被围在其中,湖中修建了台榭凉亭,只有从岸边划着小舟方能抵达。
之前苏林在苏远的带领下是直接贯穿苏家走廊,并没有看到这些花园中的景象,如今带着苏茹一路闲逛过去,也忍不住惊呼起来:“苏家果然不愧是千百年传承的大世家,底蕴非常,就连这花园当中,也有花篮和水壶文宝形成天然保护,使得气温时时如春,百花无时无刻不在绽放”
“哥哥,你快看那是迎春花,现在都已经是深秋了,竟然还有迎春花开着”
苏茹本就是天真活泼的少女,哪里有不爱花的一见这花园内的百花盛开,便活蹦乱跳地蹿入花丛当中,笑逐颜开,恨不得化身成为蜂蝶。
在花园小驻片刻,苏林便带着苏茹来到被安排住下的厢房。房间已经被苏府的下人打扫干净,宽敞明亮,而且都有苏府的下人点燃好闻的熏香,清净宁神,利于读书写字。
“茹儿,你在房间内先休息。若是无聊了,便到花园逛逛。不过苏府太大了,规矩也多,你若有不懂之处,多问下人。哥哥先到府院报道,等一切都安稳下来,便来教你读书写字。”
安顿好了妹妹苏茹,苏林便又出了苏府,往那建安府的府院而去。
不过,就在苏林刚刚离开后不久。苏府的二老爷,也就是如今的苏府当家主事的苏中,坐着八抬大轿回到了府中。
“恭迎二老爷回府。”
管事苏贵急急忙忙上前迎接二老爷回府,并且将今日府中的一些重要事宜汇报道,“禀报二老爷,今日府中,七公子苏虹带了两名家将出发到关外蛮荒历练。十一公子苏亦已经下定了决心要报考府试考取秀才还有三老爷今日回来了一趟,并且带回了十三公子苏林,总宗祠祭祖验血,证实是我苏家的血脉。”
小心翼翼地陪在苏中的身边,一边走着,苏贵一边将今日府中的大事汇报。
那苏中听到前面的事项都只是默默点头,但是当他听到最后关于苏林认祖归宗之事,便惊疑了一声:“苏林可是今日在城门口被赵家刁难的那个能写出镇国诗词的案首苏林”
“正是十三公子苏林,二老爷,三老爷特地吩咐过的。十三公子苏林虽然是远亲血脉,但是天资非凡,将来必定非同凡响,命小的代为传话”苏贵抬起头微微看了苏中一眼,才道,“让二老爷不要太过于刁难十三公子苏林。”
“哈哈刁难啧啧这个三弟也真是的。难道不知道礼记有云:玉不琢,不成器。么”
本来板着脸的苏中,此时反倒是放声大笑道,“我苏家好不容易出了这么一个天才璞玉,如何能不好好精雕细琢一番呢苏贵快,让十三公子苏林马上来见我”
“这个二老爷,十三公子方才出门到府院去了,并不在府中。”苏贵如实答道。
“我倒是忘了苏林乃是案首童生,应有资格进入府院学习。哈哈这回我倒是要看看,那个屡屡拒绝我纵横家苏府公子进入府院学习的院首方老头,这回见到了苏林这样的天才,还有什么话好说会不会傻了眼呢哈哈”
苏中闻言,脸上便浮现出一丝得意地笑容来。
推荐文艺人生作者新作bookid3233842,bookna炼金术士:拥有真实之眼,一名炼金术士的传奇之旅。
第八十二章蔡先生
出了苏府的苏林,哪里知道自己走后,二老爷苏中便回到了府中。他一路询问着走到了府院的门口,袁暮早就已经在那等着他了。
“苏兄,我叔父方才交代我,让我转达给你,一会儿见了府院的方崇方院首,你说话可得小心一点。”
一见苏林,袁暮便拉着他往府院里走,并且小心地提醒他道。
“袁兄,何出此言啊我又未曾得罪这方崇方院首,为何要提防他啊”苏林奇怪道,心中猜想难不成这方院首和那赵家有关系。
“本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可是苏兄你腰间的这个苏家玉牌就是个大问题了。”
袁暮苦笑一声,小声道,“苏兄,恐怕你是这建安府府院五年来就读的第一个苏家子弟了。”
“苏家这事儿和苏家有什么关系难不成,这方院首是和苏家有间隙”
苏林这一下反倒是感兴趣的,一边走,一边追问袁暮道。
“也谈不上是什么大间隙只是,苏兄,你也知道建安府府院有蔡先生这个大招牌在,自然而然,许多其他州府的世家,都会想方设法,或是人情,或是送礼,将自己家族的子弟送入府院中来。”
袁暮说着顿了片刻,看了看四周没有什么人,便又小声地跟苏林道,“可别人托关系送礼都是暗地里悄悄地进行,偏偏你们苏家的二老爷苏中,大张旗鼓地让人扛着金银珠宝、文宝经义,直接到方院首的家中,一副财大气粗的样子,要方院首将一个名额明码标价出来,竟然打算将府中十几个公子都送进府院学习”
“那后来呢”
苏林一听,就更觉得有意思起来了。之前还听知府袁天章说自己苏家的这个二老爷苏中是个怪脾气,如今听到了他的这个事迹,反而心中有了好感。
因为苏林听得出来,苏中的这种行为,可不是像袁暮说的那样,真的是土大款般的在显摆自己苏家的“财大气粗”。相反,苏中应该是看不惯那些世家通过人情和送礼的方式将子弟送到建安府的府院读书,但是又不能够直接明言点出来,那样饶是苏家是八大儒世家,也必然会得罪不少世家。
所以,苏中才用了这个办法。别的世家暗地里送礼,好,我苏中偏偏就光明正大地将宝物礼品抬到院首方崇家。别的世家每次只送一两个子弟入学,好,我苏中偏偏要将十几个公子都送入府中读书,请院首明码标价,反正苏家最不缺宝物和银子。如此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