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9(2 / 2)
虽然宝钗更为羡慕皇家尊贵,但是哪个少女不怀春心思亦为其动。
元春见状,立刻揽着宝玉在怀里,喜极而泣,道:“到底长大了,模样也好,赶明儿,上学读书,考个功名,就凭着咱们家的权势,寻个门当户对的媳妇儿,也是我一点子长姐心事也完了。”
宝玉红着脸道:“我再不要别人的,不过大姐姐若见了林妹妹,必觉得好。”
众人脸色俱是一变。
这孩子,真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林黛玉虽好,可她高傲如斯,尚且不给元春脸面,在这里提起她,岂不是抹了元春的体面王夫人脸色顿时微微一沉,忙上前笑道:“这孩子,偏就胡言乱语呢,福晋别理会他,过一时就好了。别人虽好,哪及福晋呢”
元春心里也极不痛快,面上却淡然,道:“这是我兄弟,哪里不好”
顿了顿,意味深长地瞧了宝钗一眼,再瞧着贾母神色颇为不满,便盈盈一笑,果然听贾母陪笑道:“宝玉还年轻,过一时再说也不迟。虽说咱们家已经有权有势了,也不求人家有什么根基富贵,只要模样配得过,行事周正,多给几两聘金罢了。不过到底还是要顾及宝玉的前程,门当户对是极要紧的。”
王夫人闻言,目光中立刻沁出一丝儿寒气来,却不好与贾母针锋相对。
片刻后,贾政与贾珍带着贾府子孙在珠帘后面行礼,方解了围。
元春受过礼,命人赏赐了从胤褆府中带来的东西,诸如绸缎金银笔墨纸砚项圈等物,用过了筵席,便命宝玉在前,游玩省亲别墅,但见处处精致,火树银花,一色绚丽皆是缎绫做扎,饶是她居住王府,也不禁暗暗感叹。
彼时夜色已深,满空烟花绚丽,落得一地璀璨。
宝玉忽然叫道:“好看,真好看大姐姐你快看啊”
说着指向了一个方向,满脸兴奋。
远远的,夜幕如缎,但见高空中却用华丽的烟花组成了数行行书,悬在空中,良久不散。在场之人都认得字,细细看来,虽觉得有些模糊,倒也依稀认得,居然是诗经开篇的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字迹秀逸婉约,端的是璀璨无方。
众人不觉看得都呆住了,宝玉更是抚掌大赞,满脸激赏,饶是见多识广,元春也不禁道:“这是什么烟花竟然神妙如斯”
王夫人也立刻唤来贾琏道:“怎么不见咱们家也为娘娘用这样的烟花”
倘若用恭迎元春等字组成烟花悬挂半空,满城皆知,岂不体面之极
贾琏忙躬身道:“这样的烟花,侄儿从来未曾见过,也不曾听过。”
元春闻言,面色缓缓一沉,似有不豫之色。
却听一旁始终微笑的贾珍淡然开口道:“便是知道,也是没法子请来制造烟花。我却听同僚说起过,那原是十三阿哥结交的一个草莽人物,却是天下第一等能工巧匠,名唤刘一巧,最擅制作烟花,端的是别出心裁,神妙无方,但是此人却有个癖性,倘若不入他眼,纵是皇上,他也誓死不做。”
贾珍虽是族长,但是辈分却比贾政低,故此从头到尾,都没说话。
此时他正站在花树的阴影下,骤然开口,元春并王夫人尤氏等人均是脸色微微一变,眼里似乎透着一种油然的恐惧,只是隐藏极深,难得察觉罢了。
理了理鬓发,元春若无其事地道:“也不知道是谁有这么大的脸面。”
王夫人却有不悦,道:“既然珍哥儿知道有这么个人物,怎地不去请了来替娘娘制作烟花没的叫咱们家在今儿个大大失色。”
吊儿郎当地瞧了王夫人一眼,贾珍淡笑道:“人家不做,也没法子。”
王夫人一阵堵心,只得瞪了贾珍一眼,说不出话来。
元春却抬头看去,关雎已然散去,但见几颗极大的流星般的烟花在空中绽放,绚丽夺目,却组成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八个极大的楷书,悬挂空中流连不去,纵然不知是何人所做,却也能感受其中绵绵密密的浓情。
贾珍微有失神,似是自言自语地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何等深情”
惜春年纪最小,也喜欢新鲜物事,见这烟花如此璀璨夺目,心里深为羡慕,站在贾珍身边拍手笑道:“真好看,真好看大哥哥,赶明儿你也请了那能工巧匠来,在我生日的时候给我做几个烟花好不好”
说到后来,娇嫩稚弱的小脸已经露出几分祈求的神色来。
贾珍心中微微一酸,伸手抚摸着她满头秀发,轻笑道:“我可没那么大的脸面,能请了刘师傅来。不过我教你一个巧宗儿,明儿个你去找你林姐姐,就向她要这么个寿礼,她必然会答应给你的。”
惜春顿时恍然大悟,道:“大哥哥是说,今儿个这烟花,是林姐姐家的”
众人听了,神色各异,均是骇然。
正如惜春猜测,此时黛玉正与胤禛站在高楼上看小厮在院里放烟花呢
“四哥哥,你送我的礼物,我好喜欢呢”瞅着空中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字里行间的浓情蜜意,已经昭告天地,黛玉喜得脸都红了,在灯光下,眼儿如猫,波光潋滟,几乎可以沁出几许桃花水来,满心都是感动。
青云也站在一旁,笑道:“亏得四爷好心思,想出这么个法子来。”
在明亮如昼的灯光下,他清俊的脸,微有黯然。
胤禛俊朗的容貌在此时亦是充满柔情,拉着黛玉的手,轻声道:“这是我送你的礼物,可又不仅仅是我的心意。烟花只是璀璨一瞬间,落地成空,但是我的心意,却是永恒不变,烟花成字,却是不及我的心意了。”
说到这里,顿了顿,声音在风中豪放:“我送你的真正礼物,就是真心”
圣旨下大婚初定
富贵时光容易过,只剩似水年华柔情溢。
胤禛黛玉真心已定,青云虽记得昔日林如海不愿意黛玉和皇家亲近的话,但是情之一字,倘若说得清,也就不是情了,因此他只有答应的份儿,听闻胤禛说起康熙的旨意,亦命黛玉进宫待选,便心里有了底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