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98(2 / 2)
如今正值战争期间,郭汾也没空与杨易叙私。杨家父子一来就请进了大帐,郭汾仍坐主位,郑渭在右首席,留了左首席等他,杨易坐定,杨华侍立,郭汾道:“让大将军笑话了。我一个女流之辈,守国不力,竟然让契丹打到幽州来了想想真是可耻”
“打到幽州又如何就算把幽州都烧了。又如何”杨易道:“我军军力未损,夫人与世子无事,那国家就是稳如泰山其余的小节,由得他去吧。”
郭汾说道:“就怕中原人不经吓。混乱起来。可就害了国家。”
杨易笑道:“没被吓过。所以不经吓,吓过几次就好了。”
郭汾、丁寒山、杨华等都笑了起来,李沼却甚是不满,说道:“民为国本,大将军怎可如此轻民”
杨易虎目扫了过来,问:“这位是”
范质起身,为李沼、赵莹、李昉等杨易不认识的人作了介绍。
“原来是李执政。”杨易道:“民不自强,自然为人所轻。我不觉得我说的有什么错”
李沼站了起来,郑渭截口道:“现在且讨论军国大事。两位见解上的争议,以后私下再辩论不迟”李沼亦自觉鲁莽,告罪坐下。
郑渭续道:“如今刘知远、安重荣、李守贞都是蠢蠢欲动,徐知诰屯兵在淮河,显然也是不怀好意。漠北又有二十余部叛乱契丹更是大举东侵。国家烽火四起,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才好。”
“容易”杨易说道:“刘知远有郭威和慕容春华盯着,不去管他。现在契丹都打入燕京地面了,安重荣李守贞都还只是蠢蠢欲动,那就永远只敢蠢蠢欲动了,也不去管他。东漠北有石坚,西漠北有石拔,他们两人都还没有告急文书来,我们何必着急至于徐知诰增兵淮河”
杨易说到这里,敲着桌子沉思。
郭汾道:“杨光远只怕压不住整个李齐,是否要往鲁南增兵”
“不增兵。”杨易道:“让淮北驻军后撤。”
郭汾一奇:“后撤”
“是,后撤”杨易道:“让出一片一马平川之地,让李守贞以骑兵巡边。作出徐知诰如果敢北上,那我们就以骑兵在淮北和他打一仗的姿态。所谓南人行船、北人骑马之说早已深入人心,我唐骑威势又震慑寰宇,以吴兵之胆,我料定他不敢越过淮河,以步攻骑”
郭汾听得连连点头,杨易又说:“现在所谓的烽火四起,大部分都是虚火,只有一处是真的那就是契丹。其它所有的蠢蠢欲动,全都是看着辽东形势而动。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只要灭了契丹这把火,其它的虚火就怎么也烧不起来。所有力气,只向契丹这个方向使去,只要契丹解决了,所有事情就都解决了。”
曹元忠道:“昨日在纠评台,有人建议号召天下军镇入燕勤王,大将军以为如何”
杨易笑道:“是哪个不懂军事的人在乱扯淡勤什么王整个大燕京地区,有骑兵二十四府,步兵二十四府,工事兵十二府,全都是经历过战事的老兵还有辅兵可随时征集,军资充裕,兵勇敢战,更别说我们还有许多大大优于契丹的战争器械,一旦集结,什么仗打不赢在临潢府时,因为万里北征的缘故,这些重型器械都没能带过去,如今可都早运到燕京来了。有这样的战力,又是在燕蓟平原这样无有险隘的战场,根本都不需要用什么计谋了,甚至也不需要什么名将坐镇只要后方不乱,军马集结,指挥得当,列阵推过去就行了契丹不来便罢,若是敢来,来十万叫他死十万,来二十万叫他死二十万若是没有这样的底气,元帅会放心西巡”
他轻描淡写一番言语,把范质李沼等人都说得呆了。
郑渭笑道:“这样一番话,才叫人听了放心。”他对郭汾行了一礼说:“委任杨易为枢密使,于规制不合。委任杨易掌握兵权,也有人思疑猜忌,阻力不小。杨大将军刚才又说,此战不需名将坐镇,既如此,臣建议委任杨易为大学士,总领翰林院,有他作为天子总顾问,料来此次对辽攻战便不会出什么疏漏了。”
范质愕然,李沼也是茫然道:“委任杨大将军为翰林院大学士这这”
郑渭道:“翰林院为天子之智囊与顾问,如今又在战争期间,最需要以一个军事大家来领衔。以杨大将军的才识,李执政以为不够格么”
在李沼的印象中,翰林院大学士那应该是博学鸿儒担任才对,哪有让一个常年统兵在外的武将来担任的但给郑渭一说,想起张迈对翰林院的新定义,又觉得好像没什么问题。
郭汾见范质李沼都无话可说,杨易也没有反对推辞的意思,便点头道:“好,那就委任杨易为翰林院大学士,明日便发纠评台核准。”
昨天断网了。
抱歉。
第三二五章辽西走廊
这次廷议结束后,郭汾就发布了两三道命令:
第一道,宣布燕京直辖全境、河北东部、山东沿海二十四州进入战争时期,各地宗族守乡、乡勇守县、商队守路,若遇胡虏袭击,杀之有功无罪,若有匪患趁乱打劫,视同贼虏,各地纠评御史、乡绅商主需各尽己力助国防贼,敢散播不利谣言者以通敌论处。
第二道,褫夺安重荣、李守贞爵位,以原官品至燕京听处,淮北兵马全线后撤。
第三道,委任杨易为翰林院大学士。
消息传出,幽州城内又是一片哗然,但这次哗然过后又各心头凛然。这三道命令,对外于防守中饱含进攻姿态,对内则强硬异常,不给予中原剩下的两个藩镇任何想象的空间,而且这种丝毫不怕二藩造反的强硬姿态又显得霸气与底气都十足如果张迈还在燕京,会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