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61(2 / 2)
“怎能才可将元神凝聚出五官来”李舍不解的问道。
“相由心生你心中想要的是什么,只有你自己清楚问道,便是问心”器灵说完便不再言语。
脑海中回忆着器灵的话语,李舍暗自想到。“直视本心追寻吾道呵呵呵,我本一介盗贼罢了。三百六十行皆出状元大道分三千为何我这偷盗之徒不可成道”
紧闭的双眸忽然睁开,看着天空中漫天飘落的皑皑白雪,李舍脸上露出一个释然的笑容,心中似乎放下了某种东西,整个人的气质骤然变幻。
望着远方变幻莫测的云海,好像跟一位老友述说陈年往事一般,“偷尽天下奇珍,盗尽世间气运哈哈哈说我强取豪夺也好,说我不问自取也罢,逍遥自在任我这就是我的道”李舍话音一落,那深邃宛如繁星的双眸华光内敛,整个人变得朴实无华。
一道银光从李舍体内顿出,变成一道跟李舍一般大小的人影,同样盘膝而坐的姿势宛如影子一般。
解开心结,李舍看着眼前那朦胧的人影,缓缓说道“贼眉鼠眼亦为目巧舌如簧真与假双耳能听八方事,鼻若鹰钩闻沧桑”
那虚幻的人影,逐渐凝实。朦胧的五官开始缓慢呈现。直面本心,看清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李舍的元神终于凝聚出清晰的五官来,跟李舍一模一样的面容,宛如镜中的影像一般。
看着自己的元神终于凝聚出清晰的五官,李舍心意一动。日金轮那早已变成椭圆形的淡蓝色光球,将李舍周身笼罩住。
翻开掌心,锐金真阳决运转开来,澎湃而出的锐金之气,化成一股漩涡,随着漩涡的旋转,日金轮那淡蓝色光球,被席卷其中,由弱变强的吸力牵引之下,一米半径的光球再次收缩。
一时间,寒风凛冽的昆仑山上忽然一片死寂,漫天飘落的皑皑白雪似乎静止一般,天地间只余下李舍的心跳声咚咚咚
日金轮那椭圆形光球好似嬉闹的孩童,随着李舍掌心冒出的锐金之气,旋转收缩起来。但刚一收缩,随即有膨胀回原来的大小。这时坐在李舍身前,那样貌一般无二的元神,也伸出双手,好似抚慰一般,按在那躁动的日金轮上。
收缩、膨胀、在收缩、在膨胀、如此反复了不知多少次,原本一米半径的日金轮终于收缩到篮球大小。
“这就是金仙初期的境界哈哈哈哈这就是我的道”李舍看着手中那化为篮球大小的淡蓝色光球,仰天长啸。
随着李舍的咆哮,那跟李舍面容一般无二的元神,瞬间化身为百米巨人,赤着上身,刚劲有力的肌肉块块隆起,飘舞的黑发宛如道道黑蟒。手中同样托着一枚淡蓝色光球。浩瀚飘渺的气息朝着四面八方蔓延出去。
端坐于峨嵋金顶之内的白眉真人顿时睁开双眸,脸色变幻不定,最后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此子不可限量哈哈哈,看来老道该称呼你为道友了没想到,百年间你居然能够领悟出自己的道并且还是跟孤月道友、李静虚道友不一般的道不知为何道也”
道对于每个金仙强者来说,既可以是唯一的,也可以是相同的。曾借用孤月、李静虚两人的元神制造出李英奇、长空无忌二人的白眉真人,便窥究了昆仑派传承下来的道,中庸无为,弃情弃爱。但这毕竟是前人遗留之道,所以不论是李静虚,还是孤月,两人都无法超越前人的桎俈。而感受到李舍的气息,白眉真人便知,李舍走上了一条自己的道。这份天资,如何不叫白眉震惊
与此同时,五台山端坐于禅房之内的制胜大师,先是感叹一番,随即开口说道“恭喜李道友位列金仙”飘渺的声音悠然传向远方。
五台派之内,一众弟子,先是一惊,随后便露出敬佩的目光,纷纷朝着昆仑山方向看去。那百米巨人的虚影,深深的映入每个人心中。
“恭贺李道友成就金仙”崆峒当中,长脚道人也隔空笑道。
一时间,整个修仙界再起波澜。
第六百四十章、又是幽泉
李舍踏入金仙之境,成为站在蜀山传世界金字塔顶端的寥寥数人当中一员,对于此,跟李舍结下仇怨的封无涯、无忧子、邓禅鸣等人自然心中戚戚然。
而那些并未参加围攻李舍的小派仙门,则高呼正道昌隆。正派之中,又诞生了一位金仙强者,这无疑是对正派修士跟幽泉老怪的正邪大战当中,添加入一枚重要的砝码。
但李舍成就金仙之境所带来的波澜,很快被另一件诡异无比的事情所湮灭。那就是前往大荒山历练生死的金丹后期修士发现,原本根据师门讲述,宛如人类禁区的大荒山并不再那般危险异常。
日月同轨时分,借助紫色灵玉,打开那封锁住大荒山万里方圆的紫雷结界,六十名各门各派的金丹后期修士小心谨慎的进入到大荒山当中,正当这些金丹后期修士,准备迎接那传说中的岩浆火海时却发现,遍地滚滚岩浆虽然烈焰灼人,但并无师门长辈告诫那般猛烈。所谓的滔天热浪能席卷神兵仙剑的传闻也未曾出现。踹踹不安的金丹后期修士,在各自门派的历练地点,等待着那些异族修士出现时,连个人影都不曾发现。而深夜时分的猩红血雨,只要手中持有中品剑仙之人,便可抵挡。哪怕是一些小门派金丹后期修士,也能靠着下品仙剑,在那猩红血雨下逃生。
这六十多名金丹后期修士,居然全部从那号称九死一生的大荒山绝境当中安然而出。各归山门之后,这些金丹后期修士便将大荒山当中的异变告知门中长辈。
踏入金仙初期,成为了那站在金字塔顶端的寥寥数人,李舍一番欣喜过后,随即将那高达百米的元神收回体内。这一刻。李舍能够清晰的感觉到,元神的变化所带来的无限妙用。心随意动,便能感知千里之内的一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