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 > 分节阅读 88

分节阅读 88(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难怪唐朝的白居易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但无论如何。元佑党人依旧是弱势。而且群龙无首;所以康王赵构一示好,双方是,一点即燃。

韦妃娘娘自小便给赵构灌输一个理论,无论是在朝堂上或是在民间,影响力越高,就越受父皇的重视,享受的待遇自然越高。

徽宗天子在位的时候,康王虽然不太受重视。但好歹是个皇子。而且因为不断经营,被大多数元佑党徒们拥戴为名义上的领袖,受到一帮清流文人的支持,在京师里也还算是个公众人物。

然而钦宗皇帝刚一登位,先是吴敏和李纲牵头,接着所有的元佑党徒包括清流文人和诸多太学生们,摇身一变,全都成了太子党。不,应该叫做保皇党。

皇帝的威权,竟然厉害如斯。

它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让拥有它的人一呼百应,万众归心;而得不到它的结果。就是一无所有。

太子赵桓登位,康王最直接的体会就是,自己多年以来所谓的经营,转瞬即逝,消失得无影无踪,如同竹篮打水一场空。

什么元佑党主什么忠良表率什么清流领袖等等,统统成了浮云。

徽宗天子退位的那一天,大出风头的全都是原来亲近自己的那帮元佑党徒,包括吴敏李纲等人;但为什么他们就不推举自己上位,而要去辅助那个软弱无能摇摆不定的赵桓难道就因为他是太子

这种感觉实在是太刻骨铭心了,以至多年以后,当上高宗皇帝很长时间了,赵构依旧会在半夜中惊醒,以为自己依旧是那个卑微的九皇子,而钦宗皇帝就骑在自己头上,颐气指使。

百般无奈,康王赵构只能躲在王府里自斟自饮,自问自答,好生无趣。

正因为如此,康王赵构才不惜纾尊降贵,主动去联系汴梁城中的黑道老大飞天神猪江振子,并与城外的岳飞建立了联系。

只要是有心人,无论身处何方,都能发掘出机会来。

与岳飞一样,康王从江振子处见识到了很多江湖上的蛊惑技巧以及厚黑之术,再与朝堂上的种种见闻相互印证,赵构整个人如同顿悟一般,豁然开朗。

什么国之所需,什么民族大义,通通都是废话;原来一帮子人都是老流氓,没有一个好人。

就在这时候,康王赵构收到了岳飞经过张叔夜转交来的一个包裹:里面有一双布鞋,左鞋底上绣着一个“议”字,右鞋底绣着一个“和”字。

汴梁城皇宫内的玉津园内,钦宗皇帝领着一众大臣,正在观看新任枢密事大人张叔夜领兵表演“盾术”。

“盾术”传说是宋神宗赵顼所创。

宋朝到了神宗的时候,武力每况日下,军队缺马的弊端更显得突出。

神宗赵顼也算是个英明之主。他一方面四处聘请奇人异士,不断地去改良弓弩的威力;另一方面召集军中名将,集思广益,发明了多种凭借长枪短刀和重盾,以步兵来抵挡骑兵的战术。

宋朝最厉害的武器神臂弓,就是在宋神宗的主持下最后成型。

神臂弓的杀伤力太强了,蒙古人对它是恨之入骨;所以消灭南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全面毁灭神臂弓。

神臂弓威力大,射程远,准星易调,明清后人多番想重新制造而不成,即便是聪明如清代大学士纪晓岚,也始终不得其门而入。

如今张叔夜领兵所当众表演的“盾术”,同样是宋神宗所牵头研发出来的,以步兵对抗骑兵的战术之一。

玉津园的空地上,矗立整整一排玄铁重盾。

玄铁盾盾身厚重,高九尺,宽三尺六寸;从远处望,这排重盾俨如一道矮墙,把玉津园给一分为二,截成两部分。

此时一列骑兵从远处冲来。

那列骑兵每人手提一根碗口大小的粗壮木柱,往重盾狠狠撞去。

“噹”的一阵轰天响声,巨大的声浪往四处散开。钦宗皇帝与众多文官大臣连忙掩住耳朵。太猛烈了。

灰尘过后。骑兵往后撤退,而重盾墙纹丝不动,稳如泰山。

官家制式盾术之铁闸势

“好”钦宗皇帝带头,齐声喝彩。

这时候,重盾忽然一阵晃动,每一个重盾竟然一分为三,变成了三块轻盾,仅仅能护住大半截的身体。

之间那些轻盾突然在地面上滚动前进。轻盾的后面,伸出片片刀身,朝着前方的地面砍去。

官家制式盾术之地趟削马势

假如刚才那帮骑兵没有撤退,十有八九,所骑战马都会被这一招所砍伤。

这一招虽然凶狠,但钦宗与诸多文官不明就里,只有少数的武将看得明白,故此掌声寥寥。

地面上的轻盾再此趟动,地面上的顿时尘埃翻飞,黄沙滚滚。

忽然间。场面静止不动了,沙尘散去。那些轻盾手居然以盾为台阶,每三个为一组,叠罗汉般排出了一堵墙。

“咚”的一声鼓响,叠在上面的轻盾手奋然向前一跃,左手以盾护身,右手挥刀向前猛砍。

“咚”的又一声鼓响,待所有的轻盾手静止不动时,众人仔细一看,地面上的轻盾手竟然排列成了一个“山”字,在太阳的照射下,闪闪发光。

官家制式盾术之猛虎下山势

这一招在战场上其实并不实用,只不过其声势浩大,造型美观,往往被安排在表演的压轴部分,逗皇帝开心。

“整齐威风雄伟壮观”无数的赞美声在钦宗皇帝的耳边响起,钦宗也开始有些得意洋洋了,转身对着旁边的新任太宰何和孙傅说道:“有张叔夜的大军,你这个亲征行营使和御营京域四壁守御使的差事可就变轻松了。”

何是政和五年乙未科状元,因弹劾唐恪耿南仲,并连奏七章,声泪俱下,被钦宗皇帝破格提升为执行太宰,顶替因为遣散勤王兵马而下台的耿南仲。

何可是个机敏之人,见皇帝高兴,自然要火上添油,说道:“回禀皇上,张大人的军队勇不可挡,所向无敌,此乃陛下之福,也是社稷之福。”

这句话一出,自然引起了诸多文臣的反响;如今李纲等人被贬黜,朝中铮言逐渐变少,而阿谀奉承之风又慢慢抬头,直逼当年太师蔡京主事时的境况。

这是张叔夜刚好上前复命,听到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