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帝女仙途 > 分节阅读 59

分节阅读 59(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翌日

昨夜未见面的弟妹在晨定省后,不约而同的来到徐意翾住处。

“二哥,快让寒儿看看,给我带了什么好玩意儿”最小的幺妹瑾池还不足十岁,小字寒儿,生得十分玉雪可爱,她欢笑着抓紧徐意翾的袍角。脆嫩的童音略有些含混。

徐意翾笑容灿烂,俯身抱起她:“二哥赶着回家见寒儿呢忘了给你带礼物了。喏,寒儿不会怪二哥吧”

瑾池歪头想了想:“嗯,二哥回来就好”说着不忘眨眨她那葡萄似的水灵灵的大眼睛。“寒儿就开心了。”还用力点头以示真心。

徐意翾见幼妹天真娇憨,忍不住夸到:“寒儿长大定是个美人二哥和你说笑呢,怎么会忘了给你带礼物呢只是礼物都在芜茗哥哥那里,要再过两日才回来呢。寒儿且等等,好不好”

才满十岁的卓亭小大人似的接口:“二哥是归心似箭,轻装出行回来的。行李尚不见,怎会独带了你的礼物”他满不在乎的瞥了眼瑾池。似是在说:小孩子就是小孩子。

瑾池不服的朝他做了个鬼脸:“小老头”说罢也不看他,继续在徐意翾怀里撒娇。

乍见卓亭如此神态,徐意翾有些惊讶。随即又很快释然:大哥、三弟和自己都不在,五弟虽年纪也差不多。可是总病着,这六弟也只能跟着老四。偏这老四又是个佛性之人,凡事冷淡自持,六弟跟着他,保不齐是个小老头

徐意翾所猜不差。别看卓亭才满十岁,在这诺大的家里,却是没个同龄的兄弟作伴。小厮们只是惟他命适从,别提多没劲瑾池又是女孩子,虽年纪相仿,却玩不到一块儿去。母亲张氏原是邝氏的陪嫁丫头,因守着徐意翾。年纪大了没放出去。徐浩隐念着邝氏,便把她收了房,诞下此子后,又抬了四夫人。张氏是个本份人,少言寡语,所以。平日里下了学,府里只有他四哥、五哥能和他说说话。行五的殊阳打小就是个病秧子,一年里有大半年是歪着的。卓亭不能老烦他,只有跟着同母兄长妙言。几年下来,就养成了这与年龄极不相符的性子。

思及此。徐意翾不见殊阳,想是还卧着起不来,恐怕病得连定省都去不了了。遂携了瑾池、卓亭,去探望殊阳。

顺着小径,徐意翾一行人进得殊阳所住的长晖园内。

今日略晴朗些,园内湿润的草木微闪着烁烁光泽,空气不那么潮冷难闻了,还带有泥土的清香。

“美人如玉剑如虹”徐意翾见到的就是这样的景象。

窗边,周身雪白的狐裘将徐殊阳裹得密不透风,倚在石青缎面的软榻上,就着那些自然光线看书。白得发青的手指微露于外,执书的手势却很精神。向上看去,纤长的睫毛下,点漆的瞳深刻无波,脸色也是白得发青,倔强的嘴紧紧抿着,透露出其内心并不像身体那般羸弱。而随身小厮出鞘正在拨弄炭火,一身酱红色与红润的脸相映衬,显得他生气勃勃,与病恹恹的小主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见兄弟妹们来此,徐殊阳不禁欢喜。他久病,府中的人也都习惯了,所以生病时反倒不如他人受重视。原因无它,他病也不是了不得的大病,只是体质较一般人弱上许多,一病连一病,淋淋沥沥的连月不止。大夫前前后后也看了不少,都只有一个结论:他徐殊阳这辈子,是要与病榻缠绵定了。纵然日后调养得当,也只能深居简出的供着,动不得半分手,使不得一点心。

略略说了些话,徐殊阳便有些乏了。众人见他不爽利得很,只得住了,都退了出去。

长晖园又恢复了以往静谧的样子。

“公子,夫人有多日没来了。要不要出鞘去请请” 小厮出鞘关切的问。

徐殊阳缓缓道:“不必。年关了,想是有事要忙。”心却不免难过了一下。

近两年娘不太待见他了,这是府中众人皆知的事情。也不难解释,他的生母姜氏家里是经营面作坊的,兄弟众多,父母都不太待见她。恰逢临街有个屠夫见她有几分姿色,要讨她做小,姜家贪他几斤肉,竟是答应了。这姜氏也是个有心性的,死活不从,从家里偷跑了出来。她也命大得很,独自走了两座城还没有被追回去,是大夫人陈氏从街头救下的。

起初,姜氏是作为徐府的奴婢留下来。半年不到,不知耍了什么手段,爬上了徐浩隐的床,又迅速的怀了子。徐浩隐无奈,却也只让她做了妾。姜氏难免悻悻,只是儿子出生后只是病着,并不如个健康孩子讨人喜欢。她纵有天大不甘,也只能忍着,却是越来越厌恶这儿子,认为她如今的不受宠全是他的缘故。

姜氏的心思没人比她亲生的儿子更懂。徐殊阳从前年龄尚小,还不太明白这些,但过了年就足十三岁了,母亲的喜怒好恶他都能较准确的感受到。其实姜氏是有想好好照顾过徐殊阳虽是拿来上位的工具,毕竟是亲生骨肉。可是怎么也不见起色,后来就慢慢淡了。

幸而陈氏是个好主母,并没因姜氏的种种行为亏待过徐殊阳。这孩子爹不疼娘不爱的,几位夫人都是敦厚良善之人,对他也是关爱有加。不然以他这身子,能平平安安活到现在

徐殊阳承众夫人的情,对她们及其子女均存着感恩的心思。众人看在眼里,都是心疼,连徐浩隐也觉得亏欠了这儿子不少。只是要他多加上心,又因着姜氏打消了大半,怕她又拿他的不忍大做文章。连送个狐裘也是借了陈氏的名义陈氏的手,甚至都不常探望这儿子。徐殊阳也极懂事,从来不怨天尤人,相反,他对未来存着美好的想象,以坚韧的精神与生命抗争。缠绵病榻十余年,书读了不少,兄弟们也常讲时事与他听,不觉养成了勤思考,耐倾听,擅分析的性子。

随着年岁渐长,徐殊阳不由流露出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十三岁,正是一个孩子成长为少年的年纪。徐殊阳的心比他的人长得快很多,也大很多。他早已不满于书中的描写,想要出外亲眼见识一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