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2(2 / 2)
再指向天字。公明说道:“天,人之欲破未破自身天地所限而成。人自土中立身、勇于自强、锤炼自身生命之火、达到自身极限之时便为天。”
“若是人未能有突破自身极限实力的时候。便需依存于天之道。而天道若是欲改换天地、则必须生成人族。此为为何天道以人义为尊之因,也是三义大劫之后,人族为何能独尊天地之间的原因”
“大,人突破了自身极限、将天地合一、又协同天地一起变化之义”
“人族之道,便是立足自身、修炼性命、锻炼己气,iǎn燃自身生命之火后。行突破自身极限之道。”
“为何人族族训为自强不息”
“皆因唯有自强不息方能不断突破自身极限”
“为能突破自身极限之时、便按天地之道行事,能突破自身极限之后、便广及天地、与天地一起突破极限。”
“而一旦突破自身极限并惠及天地之后,人道便为大道”
“也就是说,人道是唯一的一个可能成就大道的道”
“大道之下,三千生道、八百灭道。人道独成一道”
“但凡生灵、生命,欲成大道,则必先成己道、再成人道。”
“世间万物,无时不刻在变化着,但是总会有个极限。”
“而人道则不同,人道与大道是唯二没有极限的道”
“人为己设极限,则必会被他道同化;人不为己设极限,则会同化他道、最终成就大道”
“所以,人之道,便是生命之道、大道之道。”
“坚信自己、立足自身,以己为气、修命以得神、炼性而得精,精气神合一,不断突破生命极限。”
“再惠及世间万物,带领世界一同突破极限、成就大道,便是人道”
公明说到这里,便将话头止住,表示自己讲人道转述完毕,开始喝着茶水观察起仓颉与轩辕对刚才话语的领悟情况。
就见仓颉与轩辕两人正在紧皱着眉头、微闭着双眼,苦苦地思索着。
公明也不着急,微闭起双眼,端坐等待两人的反应。
半晌之后,仓颉率先睁开了双眼,开口问道:“人若为己设极限,则必会被他道同化”
公明iǎn头道:“必会”
仓颉叹了一口气,又问道:“他道为何道”
公明答道:“生道三千、灭道八百皆是”
仓颉一怔:“那岂不是人族若是擅自为自己设置极限,则必定会分崩离析、众道横流”
公明再iǎn头道:“也可能是人心不存、物欲横流、自取灭亡”
“嘶”仓颉倒抽一口冷气:“人族灭亡,天地若何”
“此人族灭,则天地自会重立人族”
“大道之下、必有人道,此人族自取灭亡、则必有他族取代”
公明也不忌讳,冷酷地直接回答出来
“也就是说,人族只要不自取灭亡,就必会得到大道庇护”
仓颉又追问了一句。
不料,公明却还是冷酷地回答道:“人道与大道并立,大道自不会庇护人道。”
“而人族若是不自取灭亡,则会得到天道扶助。”
282 修道1
“人自助、则会得天助”
轩辕此时也睁开了双眼,恰好听到公明此言,便不禁脱口所出话来。
公明点了点头,表示认同轩辕之言,但是继续说道:
“但是若是欲得天道扶助,则必须付出相应代价。”
“天道为大道往复之一,故至公”
“人道与大道并立,所以也必须至公”
“而无论是哪种道,皆是大道衍生而出,所以也都必须至公。”
“不公就不能为道”
“所以,无论是哪种道,自己没有的、就必须要与其他道进行交换,付出相应的代价。”
“而虽说大道有三千、人道与大道并立,但是那三千之道又均有转变为人道的可能。”
“所以,所有的道,又可能合并为大道与人道两道。”
“在洪荒世界之中,天道为大道代表。所以洪荒世界之中,天道与人道并立。”
“天之道,提前万物多余精华创造生灵,故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是提取万物精华而提升生命本源、无论万物精华是否多余,再待生命本源提升之后惠及时间万灵,故损不足而补有余。”
“而这个获取的过程,便是交换的过程。”
“人道以提升之后的惠及来交换提升之前所需,直至与整个洪荒世界发生交换、与整个洪荒世界合一突破自身,再与混沌世界合一、最终成就大道。”
“而这种交换,又必须按照至公的原则进行。也就是说。取之不足以突破自身之时、必须与之一起突破”
“所以,这至公原则。便是公明所掌的公正之道”
“也是所有修道之人在修道过程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仓颉和轩辕两人听了,又表现出了两种不同的反应。
仓颉在一边默然不语。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而轩辕则是显然有些混乱了,一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