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2 / 2)
卡莲打断了对方的话,命令道。不过,这名女性依然充满笑容。
“明白了”
她恭敬地低下头。这名女性身上穿的,是黑白分明的女仆装奴隶之服。
由于不想再看到她也不想让米蕾看到卡莲并不理会这名女性。当卡莲把米蕾请进房间的时候。
“啊,你的朋友来了啊。”
“”
“我还以为是男生呢,真意外。”
冷冷的声音从头上传过来。在开放式大厅的二楼,一位衣着华丽的金发女性俯看楼下。她的年龄约40岁左右。尽管容貌端正,厚重的化装却给人厌恶之感。不过,这位女性嘴上涂的鲜艳口红之所以让卡莲想到毒药,只是她的
主观想象吧。
这位女性朝米蕾轻轻点了点头之后,立刻把鄙夷的目光投向卡莲。
“不光回家早,甚至不去学校,真是的,以为父亲回本国了就可以为所
欲为啊。”
这时,这位女性的目光移动了,不过,不是看米蕾,也不是看卡莲,而
是朝那名身穿女仆装的人看去。那名女性本来是她的佣人之一。
“人毕竟是无法和血统抗争的啊。”
这句讽刺的话掷出之后,身穿女仆装的人垂下了头。这时,卡莲冷冷
地说道。
“因为父亲不在而感到开心的,不正是你吗。”
“你说什么”
这女性变了脸色恶狠狠地盯着卡莲,卡莲也毫不畏惧地瞪着她。
“你这个”
这位女性已经完全忘记了客人米蕾在场,正想接着说。这时
瓷器破碎发出了尖锐的声响。碎片和玫瑰的花瓣散在大厅的地板
上,水深深地渗透进地毯中。
“啊这可如何是好”
那名身穿女仆装的女性战战兢兢地跪在自己弄倒的花瓶前。
“你到底在干什么”
这位女性大骂起来。
“对不起,太太,实在对不起。”
“真是不中用你这女人只会败家。”
“对不起”
那名女性不住地道歉,而这女性一直破口大骂。
两者都不想看见的卡莲扭过头。
米蕾则一句话也不说,安静地看着她们。
六月已过半,空气中飘荡着初夏的气息,从窗户放眼向外望去,天空
蔚蓝,绿树成荫。两天前下的雨已经全无痕迹,清爽的风从窗外吹进来。
“请进。”
“谢谢。”
接过卡莲递来的红茶,米蕾陶醉地闻着香气,把荣杯端到嘴边。
“你的家庭满复杂的啊。”
、私立阿什福德学园与黑色骑士团5
米蕾放下茶杯说道。卡莲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往自己的茶杯中缓缓
倒水。
“那么你说要交给我的东西是什么“
“啊,是这个。”
说菪,米蕾从放在脚边的书包中取出一封信,放到桌子上。
“是祖父拜托我的。”
“学园长”
“是啊,你初中时候的成绩证明书。”
卡莲吃了一惊,把端到嘴边的茶杯放了下来。盯着坐在正面的米蕾。
米蕾微徽一笑,说道。
“我觉得不在学校里交给你比较好。”
卡莲大致明白了。米蕾像这样一个人到访的原因。既是学生会会长,又是学院理事长的孙女的她,当然知道信封里装的是什么。
“暴露了啊。”
不知是不是已经看开了,卡莲的声音十分平静。
“我是不列颠和11区人混血的事。”
米蕾并没有什么特别感想,只是一直微笑着。
小鸟字窗外的阳台上嬉戏着,卡莲看着它们跳来跳去的样子,接着说道。
“刚才那是我的继母,真正的母亲,是把花瓶打坏的女仆。”
米蕾还是没说什么,安静地那出一张纸片。领受证明书。卡莲从抽屉里拿出笔,签了字。
“父亲呢是修坦菲德家的当家么”
“母亲是个笨蛋。”
经管话语尖锐语气中却充满疲惫。
“她和我不同,根本不被承认,结果只能当佣人。因为什么事情都不会做,无论受到怎样的嘲弄都只会傻笑。她根本没必要住进这里的啊一个要和以前的男人在一起。”
“你讨厌你的母亲吗”
“只是觉得很烦。”
“啊,这个话题真沉重。”
米蕾喝了一口茶,说道。
“至少,衣食住行方面没什么不方便的,像刚才的情况,也不是不能忍受。”
“是吗”
卡莲感觉到,米蕾的声音里,包含着和之前不同的情绪。她把目光从窗外移回正面。
米蕾仍然看着窗外。
“不过呢,每件事都忍受,长此以往总有承载不了的一天。”
“”
“啊,没事的,放心。”
说着,米蕾把偏着的脑袋转正,看着卡莲笑道。
“我虽然怀念喜欢了解别人的秘密,却不会泄露给外人。”
这不是谎话。而且,这人也不是那种在知道自己流着日本人的血后就会改变态度的人,尽管相处时间不长,卡莲还是知道这一点的。
可是
“就是这样,我对你的希望只有一个,卡莲。如果你能经常去学校,并且和我们一起把学生会办得更好,我会很高兴的。”
“我会努力的。”
假如这人不仅知道我身上流着日本人的血,还知道我是不列颠的敌人的话,她会怎么做呢
卡莲一边想着,一边向米蕾点点头。
被称作“故乡”的土地只有一个。小小的渔村。直到不列颠个日本开战之前的数月,卡莲一直住在那里。不过,她一直字各地辗转。原因之一在于自己的身份内,她是不列颠人与日本人所生的孩子,尽管周围反对不列颠的情
、私立阿什福德学园与黑色骑士团6
绪日益高涨,卡莲却很少被其他孩子欺负和捉弄。不过,原因之一,是她不允许别人那样做,这么说虽然有点奇怪,可是她虽然是女孩,却比其他孩子强壮。她会毫不留情地通打敢说坏话的的人,即使对方是男孩子。她要通过这
种方式让对方明白了自己既是不列颠人,也是日本
人。由于在学柱里成绩优异,老师们给她的评价并不最。
所以,她被迫辗转各地,是因为大人们的事。承受着难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