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平阳公主传 > 分节阅读 42

分节阅读 4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倒是东子连忙道:“就是,就是,都是自己人,李将军身边我会派人伺候得好好的,国风大哥你就尽管歇着。”

国风心里暗自惊疑自家大小姐与这家主人的关系,不过他素来稳重,面上不显出来:“多谢张爷和张兄弟的救命之恩,在下没什么大碍了。”

徳昭知道他不在李钊身边更不安,也不再劝阻他,问道:“哥哥怎么样了。”

国风喜道:“今天早上醒过来一会,大夫说可以吃点白粥,现在又睡着了。”

徳昭看了看李钊的伤口,对那几个大夫道:“伤口的药可以两个时辰换一次了,针还要再坚持五天,若是药汁颜色不变了,就可以停了,那之后就可以服用一般的解毒汤药了。”

那几个大夫连忙应是,徳昭将国风唤到屋外,问道:“哥哥怎么受伤的”

国风摇摇头:“是有人在将军出行的时候设了埋伏,将军不慎中了毒箭。”

徳昭问道:“查出是哪方人马”

国风道:“还不清楚。”

“会不会是厥杀人灭口”

国风沉思道:“不像,那个小王叔还找了不少名医来给将军解毒。”

徳昭转了个话题,对张仲坚道:“三哥,我下午就回军营里了,我哥哥这里你还要多费心,等他伤再好些再回府里更好。”

张仲坚微笑不语,好像在说这还用你叮嘱吗

有外人在,徳昭不好再单独与张仲坚告别,当下就带着沉心回了军营。

作者有话要说:还好没有断更,大家都完hay了吗喜欢平阳公主就收藏吧谢谢了

、细话旧事

作者有话要说:加班加到十点多才回来哎喜欢本文的一定要多多收藏啊

第七天的时候,李钊已经完全清醒了,虽然身体还是很虚弱,但是几个大夫都说他体内的毒已经除尽了。

对于李钊,张仲坚很少来主动见他,一方面是觉得身份尴尬,虽然说是救了他,但是自己救他的初衷又是因为德昭,还有就是顾忌李钊心里不痛快,毕竟英雄们谁也不愿意被别人瞧见自己吃喝拉撒都要人帮忙的样子。

不过这一晚,张仲坚还是来到了密室,为了掩饰窘态,他故意带了东子一起过来。

李钊倒是平静地很,不仅拜谢了张仲坚的救命之恩,还主动提及他赠与妹妹的礼物都非常合妹妹的心意。

张仲坚有些愕然,原本以为的不愉快开场根本没有出现过,顿时觉得狂喜:这是不是意味着德昭的家人开始接受他了他定了定心神,将自己查到一些事情爽快地告诉了李钊,并再三说道,若是李将军不愿意他插手,他会立即撤回所有人马。

李钊只是沉吟了一会,就很快有了决定:“还是麻烦张三爷将此事继续查下去,在下现在归家不得。”

张仲坚点点头,两个徳昭最亲近的男子不约而同沉默了,还是大夫过来诊脉才将这宁静打破,张仲坚略带些狼狈地赶紧告辞出来了。

国风待人都出去了,悄悄问李钊:“将军,咱们什么时候回侯府”

李钊换了个舒服的姿势躺了下来:“不着急,等厥那边的事定了,我们才好正大光明回去,要不,有些人还以为我们叛逃回来了呢”

国风一愣:“将军,不至于吧”

李钊淡声道:“怎么不可能等过几天联系上二叔,你就知道这段时间是多么不消停了。”

国风着急道:“那咱们怎么还不回去呢万一那些人对小姐和夫人不利怎么办”

李钊说道:“没事,你不见小姐都能出来给我治伤了吗应该是没在阿昭手里讨得便宜。”

国风忧心道:“也不知道北风有没有发现属下留下的消息要是没发现的话,这段时间对小姐和夫人来说太难熬了。”

李钊沉默了良久,最后叹息道:“这也是没办法中的办法,我们只能冒这个险,只有北边安定了,我才有心思去逐鹿中原。”

国风想起这两个多月的风雨,犹觉得心有余悸。

原来,出兵马邑之初,李钊就和妹妹连同汪华议定了救援马邑的计策,那就是趁着厥国内兵力空虚之时,由李昭带领大军直捣王庭,来个围魏就赵。

计策非常有效,李钊的军队几乎没遇到什么强有力的抵抗,就攻到了王庭。启民可汗狼狈逃窜,李钊带人紧追不舍,偶然遇到了一个突厥贵族模样的青年一直护送着一位年老的女子不离不弃,与那些抛妻弃子的人大相径庭。

李钊也不忍心杀死这些人,最后把他们赶到了荒凉的地带,好奇之下,才知道这男青年是启民大汗最小的堂弟,当年启民大汗的父亲抢夺了自己兄长始毕可汗的汗位,并杀死了他所有成年的儿子,这最小的堂弟阿史那氏钵芯的生母是草原上有名的美人,不惜牺牲自己才保住了他。

钵芯长大后,有心复仇却无能为力。后来启民可汗继位后,又觊觎他的母亲,钵芯想方设法,散尽所有习得大兴武林人的易容之术,将自己的母亲慢慢地变成了一个年老平庸的妇人,才逃过一劫。他本人也以易容之术在国内多方活跃,伺机为父亲报仇雪恨。

李钊攻占王庭时候,他为了照顾母亲,没有来得及离开,只好跟着其他人一起往北逃亡。

钵芯的易容术并不是多么高明,李钊身边的能人术士不在少数,很快就看出了端倪,倒引得李钊对他更有兴趣。

在两人几次相互试探后,很快暗中达成了协议,李钊助钵芯夺回汗位,但要保证与大兴不开战二十年。

钵芯疑惑李钊帮他的初衷,李钊只是简单地告诉他这是一场交易,各取所需罢了。其实徳昭就这个事情还跟兄长争辩过。徳昭坚持认为,大兴之人不适合生存在草原上,因此若是直接踏平草原的话,不但要付出沉重的代价,而且在以后的治理上要花费更多的人力、财力。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一个合适的人既甘于治理这片草原,又不会侵略大兴,或者说暂时没能力去找大兴的麻烦。阿史那氏钵芯无疑就是最佳人选。

后来的事情一切都在两人的预料中,大王子很快回兵王庭争夺王位,钵芯在李钊到达前,一直低调从事,他暗中将自己的势力全部召集到身边,待李钊来后,全部交予李钊指挥。

李钊也不负众望,很快将这些年他被动的局势扭转过来。

、人心不安

事情进行地非常顺利,在李钊的谋划下,阿史那氏钵芯很快就赢得了不少部落的拥护,其中还有少宗室,在国内的威信也越来越高。

大王子情急之下纠结了军队逼着启民可汗提前让位,并重演了祖辈的悲剧,当场杀了几个有心与之争夺汗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