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6(1 / 2)
的。
茉丽从客厅跑过来,搂着王小宇另一条胳膊,说:“我也要去,我们去鲜货市场吧,我要吃鱼头酸菜汤,鳙鱼头”
“好,还有人要点菜吗”
王小宇难得遇见这样的情况,而他向往的就是这种生活态度。
那边的武小优举手叫道:“老板,来个青椒肉丁,多放点醋。”
“呵呵”
面对这么给力的称呼,在场顿时一片轻笑。
三人刚到鲜货市场没多久,王小宇就接到一个电话,是北京的赵安山打过来的。结束通话后,王小宇轻笑了一声,并么别的意思,只是觉得这人一来电话准讲的与钱有关的话题。
茉丽眨眼学着王小宇的语气,问:“什么情况”
“春季拍卖场结束了,赵总问我卡号有没变动,准备往上面打钱。”王小宇解释说。
“多少多少”茉丽很想知道数目,毕竟这趟拣漏行,是自己亲身参与的。
“好象是说我能得1亿5500万的样子。”
王小宇没有提及这笔钱的及时到帐,还解了他的燃眉之急。要不然商谈网吧的事情,他都需要向妹妹挪用款子了。手里的款子,在茶楼和酒吧上已经花得七七八八了。
然而,简单的金钱收入并不是这次拍卖的唯一收获。马上就会到来的意外,能让王小宇明白一个深刻的道理,有时候出名也是件非常非常痛苦的事情。
以前王小宇的名字,与杜老爷子的名字一起出现在鉴定证书上,就已经引起不少业内大玩家注意了。毕竟杜老爷子是块金字招牌,他带出门的人注定会有一翻作为。不过因为他们的身份地位,目前还不大会去关心这种业内小辈。
这次保利春季拍卖会,单单王小宇提供的物品,就已经占据了整个拍场中顶级贵重物件一半江山。如此重大的事件,想不引起重视都难了。
完全可以说,这就是王小宇的专场拍卖。且出的都是精品,想不出名都不可能了。在古玩界,出名的后果就是被深度探知,好比网络上的那什么肉搜索一样。毕竟利益关系太大,再笨的排除法都会被乐此不疲的采用。
两天后,王小宇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孙老板。这人个子不高,而且外貌上一看就是精细人。不过让王小宇疑惑的是,明明看上去挺狡猾得一人,怎么就容易钻牛角尖跟人死磕呢
随后的交流中,王小宇才渐渐明白过来。原来孙老板小时候家里穷,没少受到过不公平待遇,发家后最反感被人强迫憋屈。当他有能力后,那份血性依旧在血管里流淌,有股子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觉悟。
他的智慧,都被用在了克服困难上了。比如这此的情况,被一分局三把手敲上杠杠,找了不少人都没和解,他一气之下就想再蹦达一下,往上冲一段用身份地位压死那小领导。
这家信天游网吧,算算成本和场地费用,两人最终谈下来的折旧交易价格是一千五百万。这里面包括了一千多台电脑、还剩十一年的联网费和十一年的场地租凭合同。
由于孙志刚事先并没预计到一次谈妥,所以压根就没准备好合同,两人今天只是口头上达成了协议。但随后,孙志刚就领着王小宇去看了场地,并在这期间谈论了一下以前店里六个服务员的去留问题。
王小宇并不是那么不近人情的人,很爽快就答应下来,只要她们愿意继续留下工作,待遇上肯定不做变动。不过两人心里都明白,人家说不定早就另谋高就,还领着这边半份假期工资了。要不已经三四个月,一半工资喝西北风去啊。
而对于场地什么的,王小宇都十分满意,已经足够展开许丽儿现在起步阶段到初中级阶段的梦想了。
两人第二天就签了合同,算是完成了财产交换。就在这天里,王小宇就找到了以前合作过的装修公司,开始了对场地的改造工作。
楼上的100多间包厢,王小宇决定只留下来沿过道南北两端各二十间,十五间双人的、五间五人的。一半对外开放、一半用来给专业队伍训练。
至于二楼其他地方,则是全拆出来布置成决赛场地,上面的对战舞台和下面可容纳400人现场观赏厅。而拆除场地后多出来的电脑,正好填补那些被砸坏的机子空缺。
一楼也有一定程度的变动,机器的摆设没有动,但已经使用过四年了的墙体,王小宇都决定将其翻新一遍。新店就要有新气象,完全和消除晦气没半点关系。
为了防止那群二货来捣乱,王小宇还是选择将这些事情告诉了柳央。相信有她在监督着,不管怎么样都能一次解决麻烦。那分局领导如果消息不灵通,估计一次事情之后就该玩完了。
一切都安排妥当后,王小宇就可以放心等待最后的验收了。反正该提的问题都在合同里白纸黑字明标出来了,等验收的时候出了什么问题,一切按上面的来办也不会麻烦。
第十四章 根结所在
春季拍卖场结束没过几天,有一位不速之客几经转载,带着他的古董和这件古董留传下来的故事,找到了王小宇。
这算是和正式开启了他的另一种人生而且,眼下这还只是个信号,一扇大门开启新境界时的信号。
当更多的藏友,陆续上门请教掌眼。让王小宇明白了一个很急迫的现实问题:家里不应该被当成职场,温馨的家不应该被金权利益所玷污。
偏偏这些人里,很多都是从杜三、杜老爷子和赵安山那里要到的王小宇联系方式。碍于世俗间的人情事故,让他连拒绝都不好说出口,生怕剥了他们的面子。
王小宇明白人生就是这样,若处于上升阶段,那么以前帮助过自己的人,以后就只能带这一起走了。他并没有觉得说是麻烦,只是想尽力将自己该做的做到最好。
为了把一个简单的自己做好,王小宇在困境下,特意在一家办公写字楼里租用了一间办公室。
是的,只一间,租凭期间是十年,这还只是开始。等手续下来,他还特意在人才市场聘请了两名秘书代为接待、和安排见面事宜。
当那边都准备妥当了,王小宇才告诉小区门卫,如果再有人找上门求鉴定,就请他们去自己的公司。这一切,都是为了照顾到那些抛不开的恩情友情。
从最初的不适,到后来的习惯,人都是在慢慢改变以求适应生活的。没人可以例外,王小宇也是如此。
没过多久,他就发现自己喜欢上了这种生活。他喜欢听这些生动的故事,古董背后的真实故事,当然前提要是故事乃真实情况。每一个故事背后,都是一个、乃至几个人,甚至两家几代人在大时代背景下纠缠下来的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