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6(2 / 2)
现在那些官员看着凤翔的眼神中毫无例外的全是畏惧,凤翔刚才冷血的表现由不得他们不畏惧
“陛下与太后仁慈,只究首恶,其余人一概不予追究,可要是有人敢在背地里兴风作浪,我凤翔的剑还是热的呢”
剑是凶器,冰冷冷的凶器,凤翔却说它是热的,为什么
因为那上面沾满了鲜血,而人血,是热的,凤翔这是在告诉所有人,不听话的人只会与冯张王郭黄五人同样的下场
凤翔倚剑而立,数百大小官员噤若寒蝉,尤其是那些离主看台近的,更是连抬头与凤翔对视的勇气都没有。
老太监出面宣旨安抚人心,接着凤翔出场再以威慑力震慑那些心怀不轨之人,这一软一硬双管齐下的手段很是高明,轻松的将在场大大小小数百官员玩弄于股掌之间。
在一片让人心里发慌的寂静无声中,突然晴空落下一个霹雳,“咔嚓”一声脆响,早就恭候多时的大雨,终于下了下来。
第三百零九节 :第309章
那一声霹雳脆响实际上惊到了不少人,这就好像是一个人正在聚精会神的做一件事情,突然跳出来一个人在他耳边大叫了一声“啊”一样。那些官员们原本就被凤翔诛杀冯张王郭黄五人的血腥手段震慑,心中的弦都绷得紧紧的,在这样的前提下,那一声霹雳落在他们耳中,立刻就造成了十倍于原来的声响,惊得不少人勃然色变。
而在一开始的惊慌之后,官员们诡异的轻松了下来,就像是一直在等待着这一场雨,现在这雨终于下了下来一般,松了一口气的感觉。现在的情势其实也差不多,五位大人物都死了,从今以后这雍国真正的大人物只剩下了太后和陛下,而在场的官员们也都不是傻子,他们掌握的情况远比魏远逸要多,经过初时的惊慌过后他们只要略一思索就能想明白,凤翔今天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是来自于陛下的授意,而陛下之所以能授意凤翔,可想而知是太后点过头的。也就是说,这对母子在经过了纷纷扰扰的各式敌对谣言后,现在终于旗帜鲜明的站在了一条战线上。而太后能做出这样的选择其实已经说明了她的态度,也就是说,日后的雍国将是陛下一人为尊,再没有一个人能够拥有与之相抗衡的实力。
好一场大雨,倾盆而下,瞬间就将所有人淋了个透彻,主看台上遍地的鲜血被雨水一冲,随后带走,凤翔的剑上也再无一丝血迹,但在场目睹了一切的官员们心中却从此多了一把带血的剑。
在淅沥沥的雨水落地声中,不知是谁带的头,也可能是大家心有灵犀,广场上的官员全部都跪了下去,广场周围的百姓也跪下了去,雍王与太后身旁伺候的宫女太监同样跪了下去,甚至在客满楼的三楼也有几个人同样跪了。最后跪下的是凤翔,等到凤翔跪下之后,广场之上只剩下了两个人还站着,雍王与太后。只不过太后刻意的往后退了一步,以这样的方式将雍王给突出了出来,于是雍王就成了官、民膜拜的唯一对象,广场之上唯一的焦点。
雍王推开了身旁替他撑伞遮雨的宫女,将自己置于倾盆大雨之中,他仰着脸,任由雨水落在脸上,他的双眼缓缓的闭上,感受着四方朝拜唯我独尊,毫无疑问,年轻的雍王喜欢这样的感觉
“你那个同乡怎么不跟我们一起走”
“他还有些事情要处理,不用管他。”
雍国太后寿宴的第二天,魏远逸等人就上路了,胡仁没有跟魏远逸他们一起走,而是留在了雍国,他说他推算出这里还会有事情发生,所以他要留在这里看热闹。
“我们去齐国么”
“不是去,而是回,我的家在齐国,以后,那里也是你的家”
在离开韩国之前魏远逸就跟孔仲尼说了,说从雍国回来之后会再从守耳走,最后一次询问孔仲尼是否要跟他一起去齐国。其实魏远逸也知道,孔仲尼的性子就是外圆内方,他要是认准了的事情那真是八头牛都拉不回来的,除非韩王在梦里突然发现了言妃怀孕的真相,否则孔仲尼就不会离开韩国。
可是魏远逸这一趟去守耳却不是要再做说客,他是要将雍国发生的事情告知孔仲尼。
从离开守耳到现在又回到守耳,前后也不过就是一个多月的时间,守耳城看上去没有发生丝毫的变化,进城之后,魏远逸等人再一次遇到了大宗师黄林的队伍,高头大马上的黄林依旧耀武扬威威风八面。
孔仲尼也一样,魏远逸上门之后他也没惊讶,甚至都没有说上一句“你怎么又回来了”,就好像是天天见面的邻居一样。
不过孔仲尼的从容淡定在魏远逸述说了前些时候西凉城发生的事情后就僵在了脸上,韩国在雍国的眼线还没有传回来消息,因此一直到刚才,孔仲尼都不知道雍国发生了什么事情。
“那个女人,果然厉害,厉害啊。”
孔仲尼口中的那个女人指的当然就是雍国太后了,之所以说她厉害,理由和魏远逸的一样,戏演得这么好,隐藏的这么深,出手这么直接狠辣,确实是非常厉害。
魏远逸端起茶杯正要喝茶,突然想起什么,眉头微微一皱,对孔仲尼说道:“虽然我与那个凤翔只打过一次照面,甚至连正面接触都没有,但是我却有一种奇怪的预感,这个凤翔很危险。”
孔仲尼不解的反问道:“危险”
魏远逸点点头,说道:“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