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乱世军神 > 分节阅读 133

分节阅读 133(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说了近一个时辰,魏远逸这说的人还没觉着累呢,木兰已经受不了了,在椅子上动来动去。老头挺“识相”,转而问起了魏远逸等人来鲁国的原因。

魏远逸如实回答道只是经过鲁国,目的地实际上是韩、代、雍三国,结果老头一听,连连点头,那模样就好像是放心了一样。魏远逸好奇的问了,老头深深的叹了口气,说道:“老朽虽然年纪大了眼花了,可眼没瞎,魏公子的打扮气度一看就不是寻常的人家,老朽还想着如果魏公子家是巨富,有意将生意做到鲁国来,老朽是一定要劝阻的。”

“请老人家说的详细些。”

因为魏远逸等人是邹渊的好友,因此老头也是有什么说什么,他也是读过书的,说起话来很有条理。

如今的鲁王喜武好猎贪酒好色,恨不得每天有十三个时辰供他玩乐,哪还有时间理会朝政,因此,现在的鲁国权利完全被掌握在几大家族手中,鲁国有句俗谚,赵钱孙李家家没米,这赵钱孙李就是鲁国最有钱最有势最有钱的四大家族。如今的鲁国朝堂上站立着的大臣全部出自四家门下,这就等同于整个鲁国都被四家把持着,如果得罪了其中一家又没有另三家的庇护,那没有前途是小,还可能会丢了性命赵钱孙李四家堪称是鲁国的庞然大物,手中的权利已经达到了极致,再上一步那就只有谋反了,但四家相互制衡,没有一家能独大,谋反做皇帝是不可能的。

既然无法攫取更大的权利,四家就不约而同的将注意力转移到了敛财上,虽然已经富可敌国,但他们依然贪得无厌的不断榨取着民脂民膏。鲁国那些背景不够硬的商人成为了四家盘剥的对象,等到商人们被他们敲诈的或是破产,或是出逃之后,四家绿油油的眼睛就盯上了鲁国底层的百姓。朝廷在四家的控制下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有些甚至不加丝毫掩饰,赤果果的就是要敛财百姓们遭殃了,鲁国大多数百姓原本是靠种地为生,可是他们却发现辛辛苦苦一年到头,从土地里收获的可能还比不上因为种地而要上缴的。于是,大批的农民放弃了祖祖辈辈赖以为生的土地,这也是魏远逸等人一路上看到那么多荒的耕地的缘由。

“不种地吃什么”魏远逸忍不住问道,民以食为天,这么多人都不种地了,那百姓们怎么活下去

“呵呵”老头苦笑一声,接着说道:“那些人剥削百姓都是从外而内,越是离都城远的地方,剥削的越厉害,邹家村离都城不远,乡亲们勉强还能活得下去。那些不敢种地的百姓们有些成了乞丐,有些逃难去了周围的国家,还有不少人都被饿死了。”

老头的脸上尽是苦涩难言,一双昏聩的老眼中也尽是悲伤,魏远逸等人默然无语,一路上他们也看到了不少东西,现在听老头所言,鲁国当前的形势竟然比他们看到的更加不堪。

木兰等人还只是单纯的愤怒,魏远逸却想得更多些,他很难理解那赵钱孙李,难道四家里居然没人懂得竭泽而渔的道理么压迫再压迫,剥削再剥削,四大家族的库房自然是日渐充实,可他们如此作为,难道就没有人想过有朝一日那些找不到活路的百姓们会揭竿而起么真的是很难以理解,用鼠目寸光已经不足以形容那些鲁国的上位者。

“邹渊不回来也是好的,不说如今做了官,即使是在业国做些小买卖勉强度日也比在鲁国强些。”

邹渊叔侄对待鲁国的态度也差不多,老头这还是属于能活的下去的人群中的一员,那些沿街乞讨或是背井离乡的人,恐怕对所谓祖国已经再没有一丝一毫的感情了吧

在邹渊祖屋中逗留了半日,魏远逸等人还见到了老头的儿子邹润,父子两人的生活就是靠着邹润种地维持着。邹润块头很大,黝黑的脸上满是憨厚,他只比邹渊小三岁,却至今都没有成亲,因为他们穷,就连栖身之所都是属于邹渊的,他们只是寄居。魏远逸与邹润聊了两句,发现他实在是个憨厚人,对朝廷没有憎恨,对贫穷没有抱怨,一门心思只想着多下些力气,能让父亲与自己不用为吃饭发愁。听到邹润朴实的甚至不算愿望的愿望,再想到平日里自己的挥金如土,魏远逸的心里就有着一种莫名的滋味。

作别了邹家父子,魏远逸等人离开了邹家村,只是离开时的脚步有些沉重。在走之前,魏远逸给他们留下了五十两银子,五十两银子不多,真的不多,安庆明月楼一桌上好的席面都不止这个价钱。并不是魏远逸小气,只是他明白,对于邹家父子来说,五十两已经足够了,再多,那只会害了他们但就是这魏远逸根本看不上眼的五十两银子,邹老头也是百般推辞坚决不肯收下,即使他明白这些银子对他们父子二人意味着什么。无奈之下魏远逸只能用邹润的名义说服了老头,因为穷,儿子至今没有成亲,老头不仅自己难过,对儿子也存着一份愧疚,有了这五十两银子,足以给儿子操办一场体面的亲事了。老头哆哆嗦嗦的要给魏远逸跪下,吓得魏远逸差点先跪下了,他可没有让长辈向自己磕头的癖好,最后,老泪纵横的老头硬是让儿子邹润给魏远逸磕了三个响头。

离开邹家村后,魏远逸的心情很沉重,往日常挂在脸上的笑容也没了踪影,受他的影响,其他人也异常的安静。直到坐上了雇来的马车,魏远逸依然是一幅心事重重的样子,马车走了一个多时辰,木兰终于受不了车中压抑的气氛,正要开口说点什么,却听到魏远逸说话了,声音不大,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着某人说,“以前总觉得很疯狂很麻烦,觉得何必要冒天大的风险,觉得安逸的生活才是最美好的。”

木兰听到了,但是没听懂,看了看其他人,或多或少的也都有些不解,于是她问出了众人其实都想问的一句话。

“你在说什么”

闻言,魏远逸抬头,看着满脸好奇的木兰,轻轻的笑了笑,很认真的回答道:“只是突然觉得,有些事情还是需要有人去做的。”

“还是没听懂”

“你笨嘛,当然听不懂咯。”

“你敢说我笨”

“不是我说你笨,而是你确实很笨”

第二百二十四节 :第224章

从邹家村离开之后,魏远逸经过短暂的沉重,很快就恢复了往常的模样,只是枕边人的木兰还是敏锐的察觉到了他与以往的不同。这种不同无法用言语准确表述,细微的几乎不可察觉,而木兰从来就不是一个有足够耐心的人,既然想不通,索性也就不去想了,只要魏远逸还能那样对着自己笑,还能和自己做那些让彼此身心愉悦的事情,就够了。

马车出了邹家村,往西南方向而去,一路疾奔,没有停留。事实上魏远逸虽然确实没有在鲁国逗留的计划,但原先他还想着,既然到了鲁国,怎么说也该去一趟鲁国的都城西延城,但一路走过看过之后,他实在是再没有了一丝的兴趣,或者说,这个腐朽崩坏的国度在魏远逸的眼中已经失去了评估的价值。

不看鲁却要看代,虽然同处蜀州,但两国的资源环境却可谓是天上地下,蜀州虽然号称天府,但真正丰盈的土地也不过三四个郡罢了,而这三四个郡全部都属于代国。魏远逸通读史书,起初还很是不能理解为什么在蜀州会有三个国家,当年明显更加强大的代国为什么会放任鲁与韩的存在。找些相关的资料卷宗看过之后,魏远逸是这么认为的:与其兴师动众将那四个并不富饶的郡一并拿下,还不如让鲁和韩继续存在,那简直就是两个天然的屏障啊

很是佩服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