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乱世军神 > 分节阅读 55

分节阅读 55(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第九十八节 :第98章

大兴城,虽然城门处的守卫看上去很寻常,但是入城之后,魏远逸隐约感觉到这大兴城里的气氛却是有些诡异。

“到处都有人躲着,也不知道在看什么。”

木兰皱皱眉头,嘀咕着。

魏远逸望向修影,修影点点头。

木兰几乎是在山中长大,练就了一副敏锐的感知能力,而不只是她,修影也察觉到了,这位新晋的二品高手甚至比木兰的感觉更清晰。木兰说到处都有人躲着,还不如说有不少身份可疑的人扮成商贩、食客、路人,看似寻常,实际上却在密切关注着城中的来往人群。

看来这大兴城中并不是风平浪静,由此可见夏侯仁也是个心思缜密的人,即使轻松的登上了皇位,依然不敢疏忽。那他防的是什么人敌国,还是,燕国内部

燕国本来延续了晋的分封制。继承皇位的只有太子一人,而其他的兄弟会被封为王,每位王都能得到一块属于自己的领地,在自己的领地上,王不仅有设私兵的权力,对于领地的子民也能生杀予夺,基本就是一方小皇帝。受恩宠的皇子分到的土地大些、富饶些,不被看重的可能就只能分到一个小城作为领地。这是典型的家天下制度,上一代的王有儿子继承领地,新一代的帝王有兄弟要被封为王,因此,这王只能是越封越多的。假设晋朝能够万年长存永不倒,那么这炎黄大陆上的每一寸土地终究都会成为王的领地。

分封制的缺陷是非常明显的,分封了诸王,无疑于是将国家的实力分割成一块块,尤其是在大陆尚未统一的时候,这么做更是有着极大的风险。但夏侯家族本就是个小集团众多、直系旁系繁杂的大家族,家主虽然地位崇高,但并没有绝对的权力,燕立国之后,为了均衡各方的利益,燕国也只能延续了分封制,对外则是自诩正统。

直到燕立国近百年后,夏侯元让登基为燕帝,夏侯元让是有雄心壮志要统一天下的,一个表面和谐、实际内斗不断的燕国不符合他的要求,于是一场变革开始了。夏侯元让登基第一年就颁下削藩诏书,令分封的诸王回建安定居,那些分封的土地则收归国有,这样颠覆性的变革触及到了无数夏侯氏族人的利益,当然遭到诸王一致的反对,甚至威胁要兵谏。可夏侯元让早在身为太子之时就暗中布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其中势力最大的几人暗杀,再派人散布谣言,诸王群龙无首一片混乱,有些胆小的就乖乖的交出了权力。但依然有人不死心试图通过武装斗争来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对于这些冥顽不灵的顽固分子,夏侯元让施铁血手段,。历时一年多的时间,夏侯元让终于彻底的清除燕国内部的诸王势力,将大权集于自己手中。

面对夏侯元让这样的铁血英主,那些心有不甘的夏侯氏族人也只能选择蛰伏,伺机而动。后来夏侯元让军中暴毙,燕军败退,燕国迁都。继位的皇帝可就没有夏侯元让那么难缠了,梦想着恢复分封制的夏侯氏族人也不甘寂寞,又纷纷跳出来活动。只是取消分封制,中央集权的国策虽然抑制了夏侯家族,却得到了燕国有识之士的大力支持。彼时,不少大臣联名上书,坚决反对恢复分封制。理由很充分,大陆尚未统一,燕国又新败,若是这时候再分封诸王,只怕燕国亡国之日不远新登基的燕王虽然不像他爹那么强力,但也有几分见识,在那些有识之士的支持下,将来自家族的压力硬抗了下来。

之后的历代燕王也都坚决的贯彻了这一国策,封王不封地。夏侯家族的一些人眼见恢复分封制成为一方土皇帝的梦想基本无望,就选择了曲线救国的手段,转而去争取燕国那些重要的职位,尤其是那些外放的郡守、太守,他们更是积极争取,以期在朝廷中掌握更大的权力。

因为燕的强大,魏远逸对燕国的历史了解的很详细很清楚。秦齐的朝堂之上,朝臣因利益或关系分成几个派系,例如秦安王在位时就是孙、连、孔三派,燕国的势力分布则不同,以皇帝为中心的皇室成员及其附属官员是当然的势力最强大的一派,姑且称为皇帝派,另外一些皇室成员及其附属官员是第二派,叫做家族派。另外,文臣武将再分几派,如此共同构成了燕国权力格局。

夏侯仁谋反自然是获得了第一派势力的支持,再看现在这大兴城外松内紧的状况,魏远逸不由的思忖,莫非夏侯仁并没有与家族派势力达成一致

事实与魏远逸所料不远,夏侯仁担心的正是这些皇室成员,即使他们已经不再是可以设私兵的一方王侯,但百年来,本就庞大的夏侯家族愈发的昌盛,或明或暗也有不少的燕国官员依附,这是一股极其庞大的势力。看来夏侯仁也很清楚,无论用多么华丽的辞藻来掩饰,他依然是做了大逆不道的谋逆之事,若是这时候蛰伏已久的皇室成员以讨逆为由发起战争,夏侯仁的皇位也稳不了。

“无非是一边要的太多,另一边不愿意给罢了。”

千里之外的羽林,连府,燕国发生的一切,都已经放在连欣怡面前的书桌上,因为到手的资料更多更全面,在魏远逸还在猜测时,连欣怡已经得出了结论。资料显示,在夏侯仁谋逆前一个月的时间里,其心腹赵信、魏光远数次与廉亲王夏侯哲、礼亲王夏侯喑、德亲王夏侯哕接触,虽然不清楚具体的谈话内容,但想来应该是为篡位做准备,谈条件。按照现在的情势来看,两边似乎没有谈妥。

旁边的连战点点头,片刻后,才轻声说道:“欣怡,多注意休息,毕竟你有了身孕。”

听到父亲的话,连欣怡下意识的抚了抚平坦如昔的小腹,笑着点头:“父亲,我知道的。”

在魏远逸离开羽林前,两人那三日的疯狂终于使连欣怡得偿所愿,在得知已经怀有身孕时,连欣怡心中的幸福是无以复加的,但连战的心情却是及其复杂的,未婚先孕,自己的脸面还是其次,若是这事儿传了出去,女儿今后可怎么做人但连战也知道,既然女儿做出了这样的决定,那就不会有更改的余地。因此,连战没有如普通父亲般勃然大怒,反倒是更加细心的呵护起了女儿的日常起居。连欣怡本就是深居简出,目前连府内知道这事儿的也只有连战及成龙成虎两兄弟,就连贴身伺候的丫鬟都不知道小姐已经有了身孕。唯一知情的外人就是那位替连欣怡把脉的郎中,为了女儿的名节,连战只好对那郎中说,在孩子出生之前,只好委屈先生你了,等到孩子出生后,自然会重金酬谢放先生离去。那郎中知道沾上了烫手的差事,嘴里应着心里叫苦不迭,却也不敢乱说,只希望连大人能守信,孩子生下来后放自己离开。

看着女儿脸上幸福的微笑,连战欲言又止,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现在还好,等到肚子慢慢的大了起来,那些伺候的下人又怎么会看不到不过是能瞒一时是一时罢了,连战心中叹了口气,却不愿给女儿施加压力,说了句多休息后就起身准备离开小楼。

“父亲,这是女儿自己选择的路,即使再艰难,女儿也会走完它”

一如既往的坚定与自信,父亲的顾忌,她懂。

闻言,连战停下了脚步,沉默了一会儿后,说道:“你是我的女儿,哪有做老子的不管女儿的。虽然我这个父亲很无能,但有生之年扶着女儿走路总是可以的”

如出一辙的坚定,说完之后,连战头也没回,离开小楼。

“父亲”

连欣怡已经热泪盈眶,她当然知道,一直以来的“任性”给父亲带去了很大的困扰,但父亲却没有一句训斥与怨言,只是默默的站在她的身后支持她。魏远逸曾说,有你这样的女儿,真是连大人的福气。可对连欣怡来说,拥有这样一位父亲,又何尝不是几世修来的福分

父爱如天,做子女的无论怎样的顽皮胡闹,在父亲的眼中都是可爱的。曾几何时,连欣怡也对父亲的温和与平庸而不满,觉得父亲配不上连家家主的位子。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懂事的连欣怡读懂了父亲的大智慧,也明白了父亲对她深深的爱。这种爱是完全无私的、不求回报的,甚至她要赌上连家基业的胡闹也得到了父亲的支持。可以想象,如果没有这样一个深爱着女儿、对女儿完全无条件支持的连战,也就不会有现在胆大妄为却又举重若轻的连欣怡了。

“您是这天下最好的父亲”

这是连欣怡的幸运,也是魏远逸的幸运

第九十九节 :第99章

魏远逸没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