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兵魂回档 > 分节阅读 376

分节阅读 376(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薛郎一出声,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柳败城猛地顿住,跟着金色光芒一闪,刚要有动作,转过身来薛郎,猛地收住脚,脸色涨红了下,瞬间恢复如常。

一抖手,收起手里已经弹出刀刃的龙牙,有点尴尬的说道:“薛薛总怎么来了”

败城差点发动攻击,薛郎也吓了一跳。虽然自信他伤不到自己,可这里的东西却不敢有损坏啊。

不惜拼着受伤收住了要突袭的发力,薛郎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先生,至于那么专注玛”

柳败城不知道薛郎到了多久,脸上闪过一丝的不好意思,收起龙牙,放进斜跨的布包里,突然想起了什么,一个健步冲到薛郎身边,抓起他的手说道:“你快来看”

搞什么

薛郎眼睛虚了下,没有挣脱柳败城抓着的手腕,跟着来到之前他站立的位置,顺着他的手子上的纸。

定睛一些字秀劲圆润,笔致洒脱,为舒服。就算不懂书法,薛郎知道这是大家之作,绝非街头那些自诩书法家的作品。

这是楷书,他不会认错,虽然自己写不好,也没下过功夫,但知道这是楷书。

随着当目光移动,薛郎眼睛一虚。

洛神赋

眼睛虚了下,陶醉的柳败城,又转回那张纸上,张略微发黄,但不破旧,非常完好。

再细的是十三行。

不会是真迹吧

薛郎扭头败城,问道:“先生,我没研究过书法,但听说过王献之,也听说过洛神赋十三行,这不会就是”

柳败城从纸上收回目光,眼中神采闪烁,肯定的说道:“错不了这就是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

“啊”

薛郎一震,手指忙离开就要触碰到的纸张。

王献之的书法宋朝的摹本都被视为珍宝,真品那还了得

柳败城没有注意薛郎的反应,也没有之前一贯的沉稳洒脱,指着这张纸说道:“你些字挺拔有力,风格秀美,结体宽敞舒展。字中的撇捺等笔画伸展得很长,但并不轻浮软弱,笔力运送到笔画末端,遒劲有力,神采飞扬。字体匀称和谐,各部分的组合中,又有细微而生动的变化,字的大小不同,字距行距变化自然,不再带有隶意,字形也由横势变为纵势,字迹神采外露,符合王献之惯用的”外拓“笔法风格,加上这晋代时期工艺的麻笺纸,断然错不了”

“真的是真迹”

薛郎听不懂柳败城的讲解,他对书法一窍不通,知道几个字体的水平,但对于王献之,他是知道一些的,和他父亲,他们的书法摹本引领了后世的书法,一直到现在都没有人可超越,反倒是妖魔鬼怪尽出,随便个人鬼画符就当书法了。

摹本,不论是笔法还是蕴含的神韵都无法跟真迹相比,要是这是真的真迹,那可是比传国玉玺还要牛比的发现

柳败城没有再重复回答,而是伸手拉着他,转到另一个并排的两个大箱子前,声音都有点发抖,“你个”

黄庭经

薛郎狐疑的这两米多长的绢本,视线落在最下方。

永和十二年五月二十四日山阴县写。

款没有名字,间,薛郎瞳孔一缩。

他不知道真伪,不懂书法,不代表不知道这是什么,原作谁写的。

他震惊的抬起头问道:“先生,这不会就是换鹅帖吧”

柳败城重重的点了下头,说道:“错不了,就是王羲之的小楷黄庭经”

“什么”

薛郎眼睛瞬间睁大。

虽然有猜测,可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些连唐宋时期摹本拓片都是国宝级的帖子,居然有真迹。

他中满是膜拜,神采闪烁的柳败城,他忽然懂了。

不管是不是真迹,就算那个时期的仿作,也叫临摹不是那也要比唐宋时期的珍贵,更能表现出作者的韵味和笔意。

柳败城书法不错他是知道的,虽然不懂,可也能那些书法家要强。迹,不魔障才怪,可不是自己一窍不通,除了震惊以外,没有要马上临摹学习的赶脚。

第491章盗墓贼

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法以及典故薛郎之所以知道,不是因为他喜欢古玩,更不是因为书法爱好,而是这俩人太有名了,堪称华夏后世书法的鼻祖,焉能不被知道。

而这个绢本的黄庭经,据传是王羲之小楷里的代表作,还有一个让人津津乐道的故事。真迹虽然早已失传,但故事却流传至今。

传说山阴有一道士,欲得王羲之书法。因为知道王羲之爱鹅成癖,所以特地准备了一笼又肥又大的白鹅,并专门找人打听王羲之出游的路线,并在其路线上放鹅。

王羲之出游时,看到这一群白鹅,果然十分喜爱,想要买下,因为他认为养鹅不仅能陶冶情操,还能从观察鹅的动作形态中悟到一些书法理论,于是他便找到放鹅的道士,商量着买下这群鹅,这名道士说只有王羲之为他写一段经文,他才会将这群鹅相送,王羲之欣然答应,写了六十行的经文,高兴的笼鹅而归。

这就是换鹅帖的由來。至于记载真假已经无从考证。但他的黄庭经却是真的存在,并且影响深远。

唐宋的摹本碑帖都是国宝级的文物,更不要说真迹了。

薛郎深深的吸了口气,按捺着巨大的震撼冲击,再次看了眼柳败城,问道:“先生,那天在最后整理的时候你让我进山洞是不是就为了看这些。”

哪知,他话音落下,柳败城刚点头,又将头摇的拨浪鼓一般,说道:“是看这些,但不是这俩。”

不是这俩。

薛郎不知何意。

柳败城却沒再说话,戴上手套,小心翼翼的卷起了黄庭经,跟着,沒搭理薛郎,又收起了洛神赋,这才走过來,指着薛郎的身后说道:“是看它。”

薛郎转过身一看,瞳孔骤缩。

兰亭集序。

震惊中,他沒有马上询问,细细的看去。

只见通篇遒媚飘逸,每一个字都非常的精妙,一点一画犹如舞蹈一般,仿佛有神人相助而成,却是有着潇洒流丽,优美动人的无穷魅力。

从头看到尾,薛郎又细数了下,确认真的是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个字。

不会真的是王羲之的第一行书真迹吧

薛郎眼睛虚了虚,抬头看向柳败城。

柳败城这会镇定了不少,看薛郎看來,遂说道:“唐朝的马承素摹本神龙本兰亭序我见过,跟这个对比,却实可以堪称笔意最浓,意境最高的临摹,但一对照,却缺少了开怀与畅快的意境,想來当时王羲之四十一人在兰亭饮酒赋诗的现场感受,马承素体会不到的缘故。”

“就凭这个你就认定它是失传的第一行书。”

薛郎依旧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柳败城点了点头说道:“我的书法就是來源于这些摹本,我学习的书法载体大多都是唐宋时期的真迹,但我能感受到他们里面模仿王羲之的意境与笔意,看到这个,那种道家的意境极为的浓郁,根本不是摹本所能拥有的。而且蚕茧纸也不是多见的纸张,流传到现代的极为稀少,尤其晋代的。墨虽然沒有化验,却能大致判断,就是晋代物品。”

好吧

薛郎头有点发蒙,深深的吸了口气,吐出,看了眼这有可能超过几百亿的兰亭序,明白了柳败城为何如临大敌的进行防护了。

从兰亭序上收回目光,薛郎突然想起一事。

当时看这些介绍的时候,看到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