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71(2 / 2)
还有人说,“凡是今天在现场的百姓,以后可要有好看的了,就等着被收拾吧。”
一时间谣言四起,说什么的都有,说来说去,老百姓心里都认清了一个事实:“这次的篓子算是捅大了,县里的那帮官老爷是不会轻易放过大家的。”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乡里涉及被拆迁的老百姓当天下午在村里几个带头人的组织下,由一千多人组成的上访队伍浩浩荡荡的赶往县政府门前。
大家的要求很简单,“请县委领导出面重新审核土地使用性质,严惩打人者,打人赔钱杀人偿命,天经地义”
至此,老百姓和一级政府部门之间的局势一下子变的剑拔弩张起来。
姚县长看着外面的局面,也是很着急,当时公安出面是自己指挥的,事情现在出现这么大的动静,想一想该如何处理,这个时候接到市委常委、秘书长贾达成打来的电话。
姚县长见手机上显示贾达成的电话号码,心想,“这年头真他妈成了信息爆炸时代,这事情才出来多长时间啊贾达成都已经听说了”
电话刚接通,贾达成焦急的声音从电话里传出来:“你这个普水县长是怎么当的几分钟之前,普水来了两百多口老百姓,竟然把市政府的大门给堵上了你可是真行啊出了这么大的是事情,你却稳坐钓鱼台还要我给你打电话汇报还不赶紧想办法把人给弄走要是影响了市领导的正常办公,我看你这个县长也快做到头了”
姚县长做梦也没想到,贾达成打电话给自己,是为了通知自己这个消息
无比诧异,竟然还有部分群众去了市委、市政府的大门口上访堵门可是明明县委、县政府的门口也有大批的上访群众在堵门闹事
“贾秘书长您放心,我立即让人去把市政府门口的老百姓给带回来,保证不会影响领导的办公。”
贾达成厌烦呵斥道:“动作要快,明白吗市领导已经不高兴了,后果很严重我就不知道那块土地为什么突然出现这么大的事情”
姚县长赶紧点头答应:“贾秘书长您放心好了,我立即安排人去吧市委市政府门口上方的人拉回来,不过,今天老百姓也把普水县委、县政府的大门给堵上了,而且发生了冲突,现在也正在处理。”
贾达成听到这也是一愣,诧异问:“怎么会这样”
姚县长借机解释说:“本来是小事情,可是企业的老板在处理拆迁问题的时候,态度恶劣,方式不当,以致引起冲突,有老百姓受伤,于是引起大规模上访。”
贾达成问:“现在普水那边情况处理怎么样了”
“这边正在积极处理,有什么情况我会及时向你汇报。”
“好的好的。”
市委书记刘国安知道此事情之后,心里感觉不对,是不是有人故意这么做,心知这块土地当时亲戚哪的时候也和自己说过,自己当时也没有多想现在出事了,对付这件事的处理方式,速战速决是最好的。
于是,他立即让市委办主任通知在家的所有市委常委开会,他要针对此事召开了一个紧急的会议,研究解决办法。
重大问题集体决策的制度如今成为各级政府惯例做法,尽管大多数情况下集体决策不过是扛着集体的名义为个人霸权罩上一层遮羞布罢了,但总体来说,哪怕是有那么一个形式也总比领导独断刚行一人独裁要强。
中午时分,当大多数市政府工作人员都开始享受午餐的时候,三楼的会议室里,一干市委常委齐齐整整坐里面,一个个眼睛全都盯在市委书记刘国安身上。
刘国安正在讲话,他表情严肃表态道:“突发情况必须采取应急措施来处理,市纪委和市政法委的领导,现在立即放下手头的一切大事小事,把全副精力放在解决上访群众反映的问题上。有道是,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别小看了门口的这帮老百姓,说不定就能闹出什么大动静来,让在座的各位都寝食难安。”
刘国安这番话说的相当严重,在座的各位常委心里却都有着自己的小九九。
很多人心里都清楚,市委市政府大门口,隔三岔五的总会有老百姓过来闹事,平均每个月一次群众上访总是有的,只不过,平时的群众上访,少则一两人多则十个八个的,很少有超过几十口的百姓,像今天这样二百多口的就算人数比较多的上访人群了。
刘国安今天对此事如此重视,除了上访人数较多之外,里头必定有些猫腻,否则的话,他怎么不会雷厉风行到对这次的上访事件如此重视至少也该先指派个合适的下属仔细弄清楚情况后,再来召开常委会布置任务
第1173章各人都有想法一
近些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突出,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嵘日前在北京律师协会发表演讲谈到:
从1993年到2006年,各地百姓群体性上访事件从809起到了9万起,2007年、2008年、2009年都超过了9万起。
群体性事件大约可以分为维权、泄愤和骚乱这三种类型,而维权活动又可以分为农民、工人和市民这三部分。
中国目前的问题是什么最大问题就是利益之争,争利不争权,这一点是我们判断中国目前发生这么多群体性事件的一个关键所在。
在北京有个被称为“上访村”的地方,地点就在北京的永定门东庄,这里因常年聚集大量上访者而形成的“上访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上访者来来往往,上访群众的人数却不见减少。
据当地人说,北京永定门地区的“上访村”已存在多年,因这里的民房、空地、废墟和桥洞容纳了一批上访者而得名。
社科院课题组提供的数字显示,“上访村”平时大约有两千访民,而“两会”或国家重大政治活动前后,人数会增至万人。
信访系统内部人士则认为,“上访村”的实际人数固定在五六百左右,其中多数是老上访户,“规模并未像外界描述的那样庞大”。
不管是社科院和信访内部人士统计的数字,都证明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
那就是“上访村”的确存在,很多中国老百姓,遇到不公平对待时,对于依靠上访这种方式来解决问题还是有一定信任度的。
群体性上访的事件涉及面广,更有可能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