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6(2 / 2)
却说东伯侯被拉出去后西伯侯姬昌、南伯侯鄂崇禹、北伯侯崇侯虎出班称“臣”,“陛下,臣等俱有本章。姜桓楚真心为国,并无谋篡情由,望乞祥察。”帝辛安心要杀四镇诸侯,将姬昌等本章放于龙案之上。
西伯侯姬昌见了这情形心中却是暗喜,心想:“如今帝辛如此表现,我确是还应该再冒点险,加把火,定了南北两位的心,让他们下定决定出兵,四路诸侯齐出,方能动摇大商的根本,才有我西周的机会。”于是站出来道:“君乃臣之元首,臣乃君之股肱。陛下不看臣等本章,即杀大臣,是谓虐臣。文武如何肯服,君臣之道绝矣。乞陛下垂听。”
亚相比干听了却是也怕四大诸侯都恼怒了帝辛,毕竟比干是大商王室中人,知道王室跟四大诸侯的盟约的,他也怕处理不好让四大诸侯离了心,那大商就算不亡也要动乱一番了,于是赶忙将姬昌等本展开,让帝辛观看。帝辛看到比干这样,却是不好驳他面子,只得看本,只见上面写道:“具疏臣鄂崇禹、姬昌、崇侯虎等奏:为正国正法,退佞除奸,洗明沉冤,以匡不替,复立三纲,臣等闻圣王治天下,务勤实政,不事台榭陂池;亲贤远奸,不驰务于游畋,不沉湎于酒,淫荒于色;惟敬修天命,所以天府三事允治,以故尧舜不下阶,垂拱而天下太平,万民乐业。今陛下承嗣大统以来,未闻美政,日事怠荒,信谗远贤,沉湎酒色。姜后贤而有礼,并无失德,竟遭惨刑;妲己秽污宫中,反宠以重位。屈斩太史,有失司天之内监;轻醢大臣,而废国家之股肱;阻忠谏之口;听谗言,杀子无慈。臣等愿陛下贬费仲、尤浑,惟君子是亲;斩妲己整肃宫闱,庶几天心可回,天下可安。不然,臣等不知所终矣。臣等不避斧钺,冒死上言,恳乞天颜,纳臣直谏,速赐施行。天下幸甚,万民幸甚臣不胜战栗待命之至谨具疏以闻。”
帝辛看罢大怒,扯碎表章,拍案大呼:“将此等逆臣枭首回旨”武士一齐动手,把三位大臣绑出午门。帝辛命鲁雄监斩,速发行刑旨。只见右班中有中谏大夫费仲、尤浑出班,俯伏奏道:“臣有短章,冒渎天听。”
帝辛问:“二卿有何奏章”
两人道:“臣启陛下:四
臣有罪,触犯天颜,罪在不赦;但姜桓楚有弑君之恶,鄂崇禹有叱主之愆,姬昌利口侮君,崇侯虎随众诬谤。据臣公议:素怀忠直,出力报国,夙夜尽瘁,曾竭力公家,分毫无过。崇侯虎不过随声附和,实非本心;若是不分皁白,玉石俱焚,是有功而与无功同也,人心未必肯服。愿陛下赦侯虎毫末之生,以后将功赎今日之罪。”
帝辛见费、尤二臣谏赦崇侯虎,盖为费、尤二人,乃帝辛之宠臣,言听计从,无语不入。帝辛道:“据二卿之言,昔崇侯虎既有功于社稷,朕当不负前劳。”叫奉御官传旨:“特赦崇侯虎。”二人谢恩归班。旨意传出:“单赦崇侯虎。”
看到帝辛如此听这二人之言,殿东头恼了武成王黄飞虎,执笏出班,有亚相比干并微子、箕子、微子启、微子衍、伯夷、叔齐七人同出班俯伏。比干奏曰:“臣启陛下:大臣者乃天子之股肱。姜桓楚威镇东鲁,数有战功,若言弑君,一无可证,安得加以极刑;况姬昌忠心不二,为国为民,实邦家之福臣;道合天地,德配阴阳,仁结诸侯,义施文武,礼治邦家,智服反叛,信达军民,纪纲肃清,政事正整,臣贤君正,子孝父慈,兄友弟恭,君臣一心,不肆干戈,不行杀伐,行人让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四方瞻仰,称为西方圣人;鄂崇禹身任一方重寄,日夜勤劳王家,使一方无警;皆是有功社稷之臣。乞陛下一并怜而赦之,群臣不胜感激之至”
帝辛道:“姜桓楚谋逆,鄂崇禹、姬昌簧口鼓惑,妄言诋君,俱罪在不赦,诸臣安得妄保”
黄飞虎奏道:“姜桓楚、鄂崇禹皆名重大臣,素无过举;姬昌乃良心君子,善演先天之兵,皆国家梁栋之才。今一旦无罪而死,何以服天下臣民之心况三路诸侯俱带甲数十万,精兵猛将,不谓无人;倘其臣民知其君死非其罪,又何忍其君遭此无辜,倘或机心一骋,恐兵戈扰攘,四方黎庶倒悬。况闻太师远征北海,今又内起祸胎,国祚何安愿陛下怜而赦之。国家幸甚”
帝辛闻奏,又见七王力谏,乃曰:“姬昌,朕亦素闻忠良,但不该随声附和,本宜重处;姑看诸卿所奏赦免,但恐他日归国有变,卿等不得辞其责矣。姜桓楚、鄂崇禹谋逆不赦,速正典刑诸卿再毋得渎奏。”旨意传出:“赦免姬昌。”
天子命奉御官:“速催行刑,将姜桓楚、鄂崇禹以正国法。”帝辛却是不知,东伯侯和南伯侯刚到午门就有几个仙人从天而将将其救走,这却是东伯侯连夜召来的手下仙人,武士无法,只得赶快报上大殿。
第一二七章 姬昌见子牙
更新时间201086 15:54:38字数:2022
且说帝辛刚散朝就受到消息,东伯侯和南伯侯被救走,顿时大怒,心知此二人定反。此时只有费仲随在左右,这时费仲站出来道:“姬昌外若忠诚,内怀奸诈,以利口而惑众臣。面是心非,终非良善。恐放姬昌归国,反东南两路诸侯兴兵扰敌天下,军有持戈之苦,将有披甲之艰,百姓惊慌,都城扰攘,诚所谓纵龙入海,放虎归山,必生后悔。”
帝辛道:“卿说的有理,但是诏赦已出,众臣皆知,岂有出乎反乎之理。再者如今东南皆反,如果不放姬昌,恐西边也乱,反倒不如放了姬昌,让他回去讨伐难伯侯,让北伯侯和武城王黄飞虎去讨伐东鲁,这样一来反而能减轻些朝廷的压力。”
费仲奏道:“大王言之有理,不过姬昌本事不小,而且不一定真心对待大王,大王却是不得不防。我有一计,大王可赦姬昌,但是将他囚禁在朝歌,让其不能回西岐,命人传旨西岐,名伯邑考出兵伐南伯侯,对其言明南边平定之日就是放回姬昌之时。姬昌在朝歌不得归,西岐众人为了救回姬昌必定竭尽全力讨伐南伯侯,待两边大战过后,如果西岐胜,则必定也元气大伤,就算姬昌回去也不成气候,倒是放不放都无所谓,如果西岐败则,西岐更没实力威胁到大王,那姬昌放不放也在得大王,放了也没有什么。而且大王可随便派一军就能平定跟西岐大战后元气大伤的南边,如此一来四大诸侯的实力都将大为削弱,到时天下更是没有什么势力能威胁到大王,什么事情还不是大王说了算。就算伯邑考不念他父亲之命,起兵助逆贼,西岐中必定有许多人反对,倒是西岐自乱,而且伯邑考如何能比得上姬昌,大王出一军就能轻松平定内乱的西岐,所以囚禁姬昌对大王却是有利而无害。”
帝辛听了却是大笑道:“哈哈哈,卿真是好计策,有卿在,孤何惧各方反贼。就依卿计策形势,此次过后四大诸侯定将虚弱,到时孤真的才是高枕无忧。此事能成,爱卿声望必足,丞相之位就是爱卿的了。”费仲听了高兴的下去传旨,还有安排人手囚禁姬昌了。
却说西伯侯虽然被囚禁,但是却不在牢房里,名誉上帝辛是留下他商议国事的,只要他不出朝歌,在朝歌城内都是可以随意走动的。
这日姬昌一时兴起就在朝歌城中转了转,转着转着肚子饿了,就到一酒馆喝酒,坐下后发现临近几桌都在谈论城南一家算命馆,皆称算得如何如何灵应,而且一个二个活生生的例子被说出来,姬昌也是算命的行家,听了就知道这家算命馆馆主却是有真本事,酒足饭饱后却是兴起往那算命馆而去,要见一见这异人。
到了算命馆外,这算命馆排了长长的队伍,却是好生兴旺。西伯侯是内行人,远远的看那风水布局就知道这里的人本事还在自己起初估计之上,于是就走了进去。其实这算命馆就是姜子牙开的,西伯侯也没想请姜子牙,能算命虽然有本事,但是于治国却是没什么大用,他来此主要想算算自己以后的运势,虽然他也很会算,但是普通人算自己有关的事情时一般算不准,像他这种高手也顶多就是能算个大概,还不知道准不准,所以难得见到一个像样的算命馆,当然要来算算了。
西伯候才刚一入内,姜子牙知道他的身份,想下山时原始天尊的吩咐,知道自己要辅佐的明主十有八九就是此人。此时成汤虽然忠诚良将众多,带甲精兵有数十万,但是内乱四,北海未平,四大诸侯中已经公开反了三家了,西岐虽然暂时没反,但是如果西伯侯能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