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2 / 2)
四:眼皮跳据说是上火的征兆
五:照妖镜发挥作用了,说明妖精就在附近。
六:说明你没睡好
最后一个回复最得刘寄奴的心,所以为了解决眼皮狂跳的问题,她乖乖的睡觉去了,只求睡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可越是想睡就越是睡不着,她不死心的赖在床上,闭着眼睛做斗争,用最死乞白赖的态度以求敲开周公家的大门。
正当她与守门人刚刚开始暗送秋波你来我往之时,夜后不甘寂寞的用高亢的歌声将她召回现实。
被迫中断缠棉当然令人不悦,但想到来电铃的含义,刘寄奴在脑子里转了一圈,想想自己最近的行径似乎并无不妥,就心安理得的接起了电话。
“寄奴,你现在在哪”
“在家。”这个答案应该很安全。
“我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告诉你,你要做好思想准备。”
咦编编的语气很少这么正经过,好像还有点焦急。什么事能让她这么慎重呢真是让人好奇。可是等了很久都没有等到编编开口说话,刘寄奴觉得自己上当了,编编肯定是工作压力太大,打电话来调戏自己。于是她脑筋一转,说道:“最吊人胃口的只有2件事:第一:不把话说完整”然后也学起编编不说话。
这要是在平常肯定能逗得编编发笑,但是这回的事情真的很严重,编编只能无力的说:“寄奴,我不是在开玩笑。报社刚刚收到一封律师函,有人告你剽窃他的作品”
事情来得太突然,编编说的话每个字她都知道,组合起来后,却让刘寄奴无法理解,于是电话两端又是长时间的静默。
“寄奴,这个消息我们也很吃惊,但是千真万确。”
刘寄奴仍然没有开口,她四下张望,当眼神找到日历确认不是愚人节后,爆发般的咆哮出声:“你确定不是在开玩笑这是不能拿来开玩笑的你明白吗你们搞错了吧被人告的肯定不是我”
编编被她的突发爆发吓着了,赶紧把听筒拿开耳朵,数了十秒后才敢把电话贴近。
“相信我,他们的惊讶程度绝对不下于你。但是对方好像胸有成竹,来者不善。”编编顿了顿,小心翼翼的问了句:“你有把握吗”
在工作上和刘寄奴打的交道并不少,这个女子给她的印象很好,守信、努力、积极、有想法、有激情,于私她是怎么也不相信刘寄奴会剽窃的;于公刘寄奴这一系列的漫画,从头至今都是她在跟的,万一真的有什么闪失自己也脱不了干系。但是对方是业内一名资深插画师,虽然一直没有很出彩的作品,却拥有着一定的口碑。而且从律师信上看来,对方是有备而来,否则律师信的字里行间不会言之凿凿,把握十足。而主编那紧皱的眉头,更让她看出这事绝对不容易应付。
突如其来的消息无异于平地惊雷,炸得刘寄奴六神无主,心不慌了、气不喘了、眼皮也终于不跳了。
插画师的圈子不大,如果能积累良好的诚信,就可以将一部分客户发展成回头客,也会有更多插画师朋友或者客户为你介绍更多客源。一旦爆出谁抄袭,微博一传,可能很快大家就都知道了。很多插画师是靠朋友和圈内人介绍工作的,一旦有污点,这可能会直接葬送的口碑和财路,所以这次的事情意味着什么自然不言而喻。
编编的疑问虽然让刘寄奴多少觉得有些委屈,但是她明白做为她的责编,在这件事上所要承受的压力并不小,所以她打起精神来给对方打气。
“当然没问题这些画宝宝都是我一笔一笔孵出来的,我保证它们完完全全都是属于我的”
刘寄奴言语间的自信让编编的腰杠挺直了不少,说话也添了几分底气。
“只要是这样,我们一定站在你这边”
于是,她们约定好时间,刘寄奴准备到出版社去和他们详细沟通一下,了解事情的具体情况。
放下电话,刘寄奴的心情并没有轻松起来,她第一次遇到这样的问题。整件事千头万绪,她不知从何着手,虽说已经准备去出版社了解情况,但是现在她应该先做些什么呢
思前想后她忐忑不安的拔通了商陆的电话。她简要的说明了情况后,没想到商陆问得非常详细,有很多问题是她原本压根没有想过的,刘寄奴赶忙抓过笔一条条的记下纸上,准备去出版社的时候照着问。最后商陆四两拔千金般指点了几句,刚准备挂电话,却被刘寄奴喊住了。
“你怎么这么淡定啊,律师信耶超可怕的说,那只是电视星才有的存在物啊”
“律师信怎么了给它脸它是律师信,不给它脸充其量就是张纸”
“商老大,我觉得我越来越敬仰你了”刘寄奴顿了顿,问道:“你就没有怀疑过我剽窃吗”
“就你剽窃的胆子估计还在你妈肚子里。”
好吧,她就当自己是被表扬了。
另一头,商陆随手把彩铅夹在了唇鼻之间,镜片挡不住眼睛闪出的点点星芒。嘿,有点意思,究竟是谁会惦记刘寄奴这家伙呢
带上准备好的资料,刘寄奴到了出版社。
等坐下来详谈后,刘寄奴才发现事情远没有自己想像中那么简单。对方显然是有备而来,律师信写得既有礼有节又义正辞严,巧妙通过法律把一封函润色加工后,以法律的名义进行放大式的传达,成为一种强势的表示,从而让收信者产生被威胁的恐慌。信中不仅要求中止连载,更提出赔偿经济损失。
这都还不算什么,关键是随信附来的漫画原稿缩小版复印件。如果不认真看连刘寄奴都要以为是自己画稿的一部分,更何况是主编他们。多幅画面与刘寄奴的漫画类似,分镜画面有着明显模仿和临摹痕迹,这才是重点。
但是究竟是谁在剽窃谁,并不能简单从这几张复印件来说明问题。为了赢得出版社方面的信任和帮助,刘寄奴取出了自己带来的资料,那是所有的关于这篇漫画故事的原稿,甚至包括了最初在随身画本上的即兴涂鸦。
她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