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50(2 / 2)
若对方有新花样,我军也可见招拆招,想办法化解就是,又何惧焉”
田乾真一番话说下来,说明了现在的处境,又指出了双方的优势和自己这边的应对之道,安禄山和军中诸将也一下找了主心骨。
没错,已经起兵造反了,天策府如此咄咄逼人,难道还有后路吗这两次只是被打了个出其不意,最终取胜还是要靠战场上的堂堂之兵,我们有我十九万百战精兵,而对方只有一万,其他的新训战兵,和农兵,那根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再说了,如果仅仅因为两次这样的败仗,就被吓住了,真要那样的话,还不如找根绳上吊死了得了,所以,现在唯一的出路,就是找到他们,打败他们,全歼他们,将他们剥皮抽筋,挫骨扬灰
于是这一番指导思想传达下去,军心果然一下稳定,士气也一下提振了许多。随后十九万大军次第南下,一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几乎是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和戒备,浩浩荡荡压了过来。
而情况也果然和田乾真所预料的一样,这支一千五百人的天策骑兵在上十万人的堂堂之兵面前,没有一丝对抗的能力,果真灰溜溜地落荒而逃。
幽州军士气一片高涨,奸狗天策府,就只会打偷袭,就只会打出其不意,正面作战就怂了,哈哈
于是,两天半以后,十万幽州大军就一路推到了邢州的钜鹿县,贝州的清河县,以及德州的安德县,在此迎面碰上碰上天策军构筑的三道防线。未完待续。
s:感谢非常之乐的打赏和gerryy的月票。今天就这些了,其实还码了两千字的内容,但可能要修改,所以就不能发。
这段很难写啊,资料又多,安禄山和回纥这边造反的总兵力加起来有四十七万,整个大唐北面都是一片战火,规模太大,写起来自然就困难。
第五十三章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经过一日的试探接触,幽州军认为天策军不过如此,于是准备休整一晚,明日拂晓,同时对钜鹿县和清河县两道凭城构筑的天策军阵地发动攻击,以堂堂之兵,将当面之敌,击个粉碎
而安德县方向,只安排一万骑兵和五千步兵当道扎营,防止他们偷袭。
不过,鉴于天策奸狗一向只会玩偷袭,这天晚上,三处幽州军大营的防御,却是布置得非常严密,每名士兵都枕戈待旦,睡觉都睁着眼睛,随时准备应付天策军的偷袭。
然而,这一天却是平安度过,偷袭并没有发生,近十二万幽州军心里不由地长舒了一口气。
随后他们就怀着一种:“害老子白担心一场”,“就知道会是这样”,“天策军果然只会打偷袭”的想法,开始埋锅造饭,信心满满地憧憬着在即将到来的战斗中,一举冲破天策军的防线,将防线后面的数万天策老兵,战兵,农兵,还有那个建宁王通通杀死。
然后一鼓作气,杀到那个富庶到遍地都是金银,美酒美食美人的都畿道去,烧杀抢掠,狂欢十天十夜
再将时间推回到三天多以前,天宝十三年八月二十一,也就是李倓一天之内接连杀死安忠志和安守忠两员幽州军大将的那天下午,长安大明宫,紫宸殿。
这天大唐皇帝同时手到了很多来自大唐各地的紧急战报:安西北庭方向,回纥骑兵五万大军围弓月城、庭州甚急;陇右道,瓜州、玉门关、凉州同时被回纥入寇,百姓损失惨重;朔方军,河曲最北方向东西中三座受降城同时被围,八万回纥兵马攻打甚急;最危险的还是河东方向,河东军军无战心,士气低迷,雁门关已经危在旦夕。
形势如此危急,李隆基一开始也是急坏了。可这些急报后面又能看出同样的端倪,就是似乎这些地方早做好了准备:安西庭州方向,封常清提前二十多天带兵从龟兹出发就在西州等着;北庭军两万五千军马早就做好了坚壁清野的工作。
河西军、陇右军,也在半个多月前就进行了紧急战备;而朔方军更厉害。竟然早就秣马厉兵,在河曲之地黄河北岸沿线防御同时,竟然在回纥起兵的第一时间,组织了一支两万人的精锐骑兵队伍,由一名叫做浑瑊十八岁小将率领。一路快要打到回纥王帐去。
这给李隆基的感觉非常不好,这么多的军事行动,自己这个大唐皇帝竟然毫不知晓,合着所有的事情,都不用经过朕这个皇帝,你们就可以私下做决定是吧合着朕这个皇帝就是摆设是吧
而且李隆基也不傻,他之前是无心政事、追求享乐、醉生梦死,现在花点心思把所有的事情细想一遍,又如何会发现不了,在这中间取最要作用的还是天策府
安西北庭军就不用说了。萧去病便是安西军出来的,他本人和高仙芝还是结义兄弟,天策府有很多将领以及萧去病、李倓的亲卫都是之前安西军的精锐;而安西军的财政,武器更新等也大多靠天策府四海商社支持。
至于陇右军、河西军、朔方军,这些年也受了天策府不少好处,互相之间来往密切。
特别是朔方军,简直成了天策府的附属了,萧去病为闲厩陇右群牧使,总管全大唐马政,这两年竟然私下给朔方军装备了近三万匹优质战马。还给了三万套优良盔甲,所以朔方军才有能力,才敢派两万精锐骑兵队伍,孤军深入回纥的后方。直捣回纥王庭;而且现在的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就是萧去病举荐的
李隆基震惊了,在原来在自己不理朝政,放松对萧去病的戒心这两年多的时间里,这萧去病竟然做了这么多的事,他甚至连杨国忠也给了好处,之前他出征南诏的时候。就送了杨国忠三十万枚金币,后来不知道因为什么事,建宁王又派人偷偷给杨国忠许了很多好处。
虽然目前来说,天策府萧去病所做的这一切,都是有利国家社稷的,但看清楚这一切的李隆基却吓出了一把冷汗,细思极恐啊
他建宁王之前就敢忤逆朕,恨不得替朕行事,现在又举荐李光弼为河东节度使,朕要依了你建宁王,等安禄山这杂种胡叛乱一平定,这大唐差不多七八成的节度使,都受了天策府的好处,都与你建宁王李倓来往密切,甚至其中几人节度使的位置还是因为天策府的举荐才当上的,到时候这些节度使是听朕这个皇帝的还是听建宁王李倓的,还真不好说啊
这不得不防啊,朕当初还是临淄王的时候,不也是一面结交将领,一面结交文臣,之后发动唐隆政变一举夺权,推举阿爹相王做皇帝,自己做皇太子么
只要平定了安禄山的叛乱,李倓所面对的局面可比当初自己所面临的局面要好上百倍啊
现在问的关键已经不在于李倓会不会这么做,而在于他有这个能力,只要他想这么做,就一定能够做得成,这个萧去病,当真是下了好大一盘棋啊
想清楚这些,这天下午申时,李隆基便在紫宸殿召见了杨国忠、韦见素、魏方进、达奚珣、崔光远、裴冕等心腹大臣,甚至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