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盛唐神话 > 分节阅读 223

分节阅读 22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事,陛下已经委本王全权,一切事务可便宜从事,怎么,你要看圣旨吗”

“不敢,不敢”杨傍佺傻了,呆呆地看着萧去病,过了好几息才激动的连连摇头。

不但他呆住了,大殿里的其他人同样吃惊,这么些年来,杨国忠可是在南诏鼎鼎大名,他们都知道,杨国忠是大唐皇帝最宠爱的贵妃的哥哥,现在又做到了大唐宰相,皇帝不管事,整个朝廷就杨国忠一个人说了算。

而兰陵王,因为只在都畿道发展,跟南诏几乎搭不上边,在这之前南诏几乎没一人知道,现在众人也只是知道兰陵王很能打,很有钱,是神仙弟子,却没想到,兰陵王权势竟然比杨国忠还大,这下他们就都放心了。

说完这些,萧去病告辞出去,说实在的,他并不喜欢这些具体的事务,太累。

所以这一年多以来,他便想方设法成立了一个类似后世的“智囊团”,大多数事情都是由他和李倓提出构想,再由智囊团辩证推理然后完善。

这些东西,其实在来南诏之前,就已经制定好的,不过关键的时候,却依然还要萧去病亲自出马,与这些当地土著去谈,这是表明一种态度,别人谈身份不够,没有信服力。

就在前南诏腹地翻天覆地的时候,远在几千里之外的长安和范阳同样风起云涌。

几乎在两万天策军刚到达安宁城的时候,安禄山同样有了动作,便在七月初一的时候,安禄山派遣副将能元皓前往长安向李隆基上奏,请求以蕃将三十二人代替汉将。

宰相杨国忠和副宰相韦见素一同向李隆基进谏,表示安禄山这样做是为造反做准备,请求皇帝一定不能同意。

李隆基非常不高兴,言道:“朕推心置腹对待禄山,他必无异志。这两年禄山尽心王事,一举平定两番,对大唐有功。现在两番余孽未清,正是一鼓作气扫清余寇的时候,禄山以此收投降的番将之心,有何不可”

之后韦见素据理力争,说出事件的疑点,李隆基大怒,两人不复敢言,于是李隆基遂命中书为发日敕,给告身。

结果就是安禄山成功将所有的汉将从他麾下的军队清理出去,手下的将军几乎都是清一色胡人番将。

与此同时,安禄山的河北胡人集团的经济状况已经到了快要崩溃的边缘,因为四海商社的经济压迫,他们又养了这么多的私兵,早在半个多月前,安禄山就花光了之前积攒的所有钱财积蓄。

为了不让麾下的士兵因为欠饷而哗变,安禄山扫荡屠戮东北室韦、靺鞨的同时,已经开始让麾下士兵扮作强盗,抢劫河北的汉人大户,对外则宣布是蛇牙余孽,这些天来,就连五姓七家的范阳卢氏也遭受幽州军的抢劫,损失惨重。

范阳卢氏家主与其他五姓七家和关中四姓多有联姻和来往,这些家族在朝中担任高管的比比皆是于是不断有人上告李隆基,安禄山将反。

李隆基不胜其烦,在七月初八的时候下令,但凡再有告安禄山反者,皆缚送范阳,于是天下之人都知道安禄山要反,但无人敢说。

另一边,回纥叶护太子突然暴死,葛勒可汗悲痛欲绝,翌日,葛勒可汗因中风卧病不起,于是立次子移地健为太子,监理国事。

洛阳城,留守天策府的建宁王李倓同时收到了幽州朱七和回纥张小苟放回来的信鹰,心急火燎来到天策府的秦王殿,向秦颐岩和曹雪阳汇报了情况。

曹雪阳皱着眉道:“看样子大统领的预测有误,只怕今年之内,幽州胡就要反了。”未完待续。

第二十二章 天策府的应对

李倓咬牙切齿道:“那幽州胡这是算计好了的啊,我两万天策军远征南诏,陇右军和安西军又开始对吐蕃发动了总攻,现在我们可调动的平叛军队将大大不足。”

“说的没错。”秦颐岩满脸忧心:“光是幽州胡造反我们倒是不要怕,只要我们天策军守住武牢关,河东军守住河东,即使守不住,朔方军也能守住河西,到等其他平叛兵马一到,就可南北夹击幽州叛军,不出一月,幽州兵必败。

可现在回纥明摆也要与幽州胡一起反叛,这样一来,形势就极为凶险了。回纥二十万精锐骑兵可以从多个方向向我进攻,到时候安西北庭军,河西军,陇右军,朔方军都将会被回纥兵牵制住。

光靠我们一万天策军如何能抵挡二十七万幽州军,即使我们能守住武牢关,也守不住河东河西,退一万步讲即使都能守住,这二十多万幽州军已经变成强盗兽兵,河北、中原、山东、江淮的百姓可就遭殃了。”

李倓的拳头握得紧紧的:“现在皇帝阿爷谁的话都听不进去,我们必须尽快做好战争准备。我这就派人我通知河东节度使杨光翙,朔方军郭子仪、李光弼,河西军安思顺,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安西北庭留守封常清、程千里,还有葛逻禄阿米尔江进入战备状态。”

曹雪阳道:“不知道大统领南诏之战打得怎么样了”

“南诏蕞尔小邦,师父定能一战而破,不过打完之后收拾烂摊子却要时间。云南之地又不好走。”李倓站了起来。着急的就要往外走:“我这就放出信鹰。将这些情报汇报给师父。”

早在两年前,天策府从东北的靺鞨人那里收购了三十多只的海东青雏鹰,并找了二十多名专业训鹰师训练,到现在天策府已经有三十二只训练好的,可以执行侦查、通讯等任务的海东青了。

这次萧去病前往南诏,就带了八只海东青,在洱海东岸扎下营寨后不久,便放了一只回洛阳。一战底定南诏的第二天,又放回了第二只。

只不过目前天策府便只有一只海东青能与在南诏的天策军联系,第二只信鹰目前还在路上。

“口令”

“糖炒栗子,回令。”

“香酥牛肉。”

过来两道这样的岗哨,李倓来到兰陵王府内部,没走多远,刚满十六个月的兰陵王世子萧景曦,便在小瑶的陪伴下,十分高兴地张开双臂向他跑来。

李倓弯腰一把将他抱起,在空中高举了几下。小家伙开心地拍着小手,咯咯地笑了起来。用跑调的吐字高兴喊道:“倓哥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