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4(2 / 2)
萧去病越听越好笑,最后干脆专心吃东西。葡萄酒尝了一口就没喝了,酸酸的一点也不甜,比后世的葡萄酒差远了。羊肉也不好吃,太腥膻,难怪香料值钱,也不知道是唐朝的羊腥味太重还是这些人不会处理,不放香料根本没法吃。
是时候发明炒菜用的铁锅和压榨植物油了,穿越了半年多时间,不是吃蒸的煮的,就是吃烤的,除了在华清宫吃过御馔好吃点就没吃过一顿好的。
除了吃的,用的桌子椅子床也要找人做出来,到时候开个家具厂,推广开来应该能赚钱。还有茶,还有酒嗯到时候成立一家商社,垄断整个帝国的经济,对周边国家和民族进行经济侵略和压制呵,好像想得有点远。
在所有人诧异的目光中风卷残云般吃掉五六个人的饭量,把店主叫来笑着道:“这一片的西域胡商你都认识,熟悉吗”
胡人店主骄傲道:“当然,整个西市,整个长安,但凡是昭武九国胡商没有一个我不相熟的。”
萧去病道:“我这有一个消息,你帮我在所有胡商和在这里喝酒的汉人,特别是那些有身手的游侠儿那里传一传。”
第七章 心动和杀意
胡人店主有些好奇地看着萧去病,白白净净斯斯文文,头上紫金冠白玉簪,一身锦袍,看上去不是极富就是极贵,不过这饭量也太大了些。那名随从也是一脸盛气,眼睛快长到脑门上去了。他一脸谄媚地道:“什么消息,小的敢不尽心”
听到又有新的消息,酒肆里其他喝酒吃饭的人也停止了交谈,凝神聚气地听着。
“是个好消息。”萧去病缓缓道:“大约一个月之后,安西军正在回京献捷,大约一个月后就能到,我要你现在帮我把这个消息放出去。就说这次安西军在河中立了大功,一举平定葱岭以西凡三十九国,以两万多兵力消灭大食近二十万部队。这次献捷将带来一万多匹骆驼的战利品,其中光驮载金银币和珠宝玉石瑟瑟等的骆驼就有五千多匹。
你要做的就是在我说的这些人里面大肆宣扬安西军这次的功劳。还有就是安西军要扩军了,增兵两万,每名招募的士兵都有田分,每月俸禄有二十个银币,换成开元通宝大约有两贯。若是骑兵和陌刀兵还加倍,拖家带口的还给安家费。强调一点,招募的士兵那些有身手,有报国之心的少年游侠优先。”
那店主眼睛都瞪圆了:“这位郎君,如此机密的消息你如何得知这乱传消息可是会获罪的啊”
萧去病还没说话,那飞龙禁军就道:“你听好了,这便是安西军河中之战的立下大功的寿昌县侯,也就是你们一直谈论的索什扬萧去病。此次全权负责此次安西军募兵的一切事宜,他说的消息怎么会有假”
整个酒肆一下安静下来,所有的都愣住了,不可置信地看着萧去病。他就是那些刚从河中回来的商人口中所说的索什扬,怎么可能这么年轻,这么文弱
感觉到气氛很不对,萧去病赶忙掏出两个第纳尔金币扔在条案上,对着所有抱了一下拳道:“就是这么个消息,决定不会有假,麻烦大家互相转告,多多宣传。”
话一说完,不等店里的人给出反应,两人就飞快地逃离酒肆。等到两人上了马,那胡人店主才反应过来:“索什扬我竟然收了他的钱。”
来西市的目的达到。
在河中的时候听马璘说,长安多少年游侠,这些人有侠气,有激情,有梦想,崇尚边功和报效国家,这些人最喜欢来的就是长安西市。马璘自己以前就是一名长安游侠,在二十岁的时候偶然间读了马援传,尤其是读到“大丈夫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而归”时热血沸腾,于是立刻仗剑从军。
从马璘的描述当中,萧去病大约可以感觉到这是一群充满正义感和报国思想的热血青年。有点像后世的愤青,准确来说更像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那群发起五四运动的青年。
这让萧去病对他们充满了好感,当然除了马璘的亲口回忆和描述,还有一半来自萧去病以前读到的唐诗。
唐诗中描述和赞美少年游侠的少年行就有六十首,有很多都让萧去病觉得热血沸腾,心向往之。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这是王维的少年行。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这是令狐楚的少年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这是初唐四杰杨炯的从军行
这就是盛唐气象,轻儒尚武的文化氛围,这就是盛唐时期的年青人崇尚在沙场上建功立业的任侠之气和报国热情。
在萧去病看来,这些人就是最好的士兵的来源。当然萧去病也不是说是个游侠就要,而且招募到军中之后必定要以严格的军律约束之,并时时刻刻加强思想教育,让这支军队获得一种信念,简单点说就是洗脑。
萧去病相信,假如自己能够招募到足够多的这样的兵源,训练出一支有纪律,有信仰的新军队。只要两三万人,到时候安禄山要造反,这边就是用平砍也能将安禄山那边打败。自然的,自己全权负责募兵事宜,这样的优秀兵源,大多数还是要留给自己的,自己不还是金吾卫的将军么
萧去病骑在马上正想入非非,就突然闻到一股香味扑面而来。四处一看,心说这大唐相比所有朝代起来,还真是开放哈。
就看见前面不远处几名妇女,穿着男装骑在马上,看样子像是一名贵妇带着三名婢女,过来西市买东西,刚才那阵香风想就是从他们身上吹来的。
这完全不是女扮男装,而就是女着男装,因为她们除了衣服裤子靴子是男装之外,发式完全是女装打扮。妆容也是,三名婢女还算好,脸上清清爽爽的,但那名贵妇简直惨不忍睹。
一张又白又胖的脸搽了一层厚厚的粉,眉毛不知道是剃掉了还是被遮住了,只有靠近鼻子那里又短又粗的一个倒八字,嘴唇的三分之二涂得猩红。怎么看怎么恶心,像极了倭国的艺妓。不是笔者瞎扯,实在是很多唐朝壁画仕女图都是这个妆容。另倭国的艺妓妆容可能也是受唐朝妇女妆容的影响,可能是遣唐使带过去的。
萧去病心里一阵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