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4(2 / 2)
过多月过去了,滁州之朱元璋及濠州之常遇春,害怕察罕大军來犯,备战从不敢放松,但一路未见有动作,虎吼寨亦未曾有警告。其实尚书察罕贴木尓是早有挥军南下之意,但此时蒙古皇朝中斗争剧烈,察罕独力支撐著蒙古的半壁江山,把百万义军剿平,尽收回北方諸地,元朝武将感到面目无光。濟南攻克后,红巾军在山东只剩下莒州和益都等地,益都城墻固若金汤,红巾军全力顽抗,背城死守。元军见屡攻不下,兵将死伤不少,察罕便决定采取长期围困的战术。于是在城外挖掘深沟,屯兵数十营,预备作长久战,还准备引南洋河水灌城中。但时间一拖长,朝中武将纷纷上表奏其攻城不力。围城数月后,降将田丰降了又叛,与益都义军王一誠勾结,把察罕杀死于益都城外。一代蒙古英雄,就這样死得不明不白,元朝痛失良将,此后元朝已步入夕阳时代,反魂乏術,漸漸歩向灭亡。
察罕死后,其爵位将兵交由其子扩廓贴木尓王保保统率,王保保誓师而战,不惜代价,奋战攻破益都,把王丰及王一誠擒获,将两人开膛破肚,剖心以祭父亲之灵。父仇既报,假若挥兵南下,肃清义军势力,正是正常用兵之道,唯是察罕一死,那些蒙古拥兵大将却各据一方,为私怨互相攻伐,造成内讧,五年间永无休止,元朝最后之实力也在内斗中拖跨,造成无法抽大军南征,是人为或是天意,使朱元璋避过被剿灭之大劫,从而成就他的毕世功业。
第八十七章完
第 88 章
兩军相逢勇者胜:谋士能人四方来:河山兴衰皆天数:飞虎原是帝王才。
个多月后,胡雪娟自同州而来找朱元璋,朱元璋喜出望外,拉著胡雪娟的手说:“妹子,妳再不来可把我想疯了。”胡雪娟红著眼睛向小朱细诉相思之苦,胡雪娟自幼是習武之人,性情爽朗,正是直肠直肚,爱恨分明。小朱与胡雪娟是患难见真情,在他最困惑失意时,难得胡雪娟对他悉心照料及开导,不离不弃,這份情义,朱元璋是铭记在心。
馬秀英替夫君安排一切,十天之后,小朱便正式纳胡雪娟为妾,朱元璋真是心花怒放,穿越至此,真是享尽齊人之福,周旋在一妻兩妾之间,而且三人对他均是情真意切,不像现代现实社会之女子,多是推祟物质主意者,凡事向“钱”看。朱元璋心想:若是现在有穿梭机在此,迫我离开后不能再回来,我肯定也会拒绝,在此多好我现今有名有利,有权有势,更有心爱女子相伴,再者我已身为人父。我的亲儿一想起儿子时,自然会想起曾經相爱的红颜知己 “程素”。未知她现在身在何处,是否平安,派出去的人仍未有回复,真使他在午夜梦回中,感觉到无限唏嘘。
常遇春来贺朱元璋及胡雪娟时,与朱元璋说及孫德兴已然病逝,南城大权已尽握在他手中,他正想和小朱商量要把郭天叙的地盘也呑拼,郭子兴长期卧病在床,大权已全落在碌碌无为的郭天叙手里。只要朱元璋同意,常遇春拍心口道:“至多十天半月左右,北城便可垂手可得,濠州要是合拼了,其一不愁后园著火,更且把地盘扩充了,南北一致,对北伐会有帮助。”朱元璋考虑了一会,对常遇春说:“贤弟先别急燥,呑拼北城是必然的事,让我先与众人商议,而且我义父还未过身,亦恐招人话柄,虎吼寨之降将陈野先假意降于我,我那有看不穿之理,他在此不受我重用,我让他投奔郭天叙去了,现在看来还得到此小子之信任。你先回去,静观其变,多派探子到北城打探,一有特別消息,速來报告。”
派出去送信的卫兵已回来,刘基宛拒了朱元璋之邀请,朱升再写信相请也依旧未有答应,此种事情又不能勉强,正令小朱非常纳闷,只好作罢,一天下午,李善长带著一老翁求见,此老者正是他向朱元璋推荐的精通象纬术之宋濓。谁知宋濂却認真的说:“依我看,我的本领比起青田县之刘基还差得逺,朱帅既有雄心壯志,逐鹿中原,此人是关键人物,若此人为别人所用,对于朱帅之功业必定成障碍。”朱元璋亦明白其中道理,但是刘基要不真心相助,即使杀了他也未必会就范。把他绑来也是枉然。朱元璋搓著手可惜的解释:“我已数度派人邀请,却被他一一推辞,又未说出原因,我想大摡是我功薄寡德,碌碌无为,故为君子所弃。自觉愧疚,时也命也,亦不能強求。”
宋濓却说:“朱帅此言差矣我记得大概十年前,我与刘基,孫炎等十多人同遊西湖时,见彩云起于西北,红光影湖中,大家認定为瑞云,各人均赋诗记事,唯刘基却拿起酒碗,连喝三大碗后高声的说:“此为天子之气也,应在金陵,十年后谁是金陵王者,我刘基自当尽力相輔,此乃天意,岂人力所能揣改之”当时元朝正强盛,各人以为他酒后大放厥词,皆纷纷走避,怕若有多事人举报,有灭族之禍。刘基当时见从者四散,诗兴大发,更有如 “夜凉月白西湖上:坐看三台上将星”之句。当时他所说的,可算应于今日,刘基此人性情古怪,行事有歪常理,故而凡人不可读其心,神鬼未必明其意。他是否出山,还虽看朱帅之诚意。
朱元璋却惋惜的说:“宋先生有所不知,要不是军务繁忙,我暫时实在离不开,我早已动身,效法蜀刘备与諸葛亮之三顾草盧之佳话。况且我也非金陵之主,一廂情愿,反惹人笑抦。”李善长在旁也开口说:“我刚与宋先生及朱升讨论,现在蒙古正内讧,互相攻击不止,王保保远不如其父察罕之精明,正为作意气之争而疲于奔命。張士诚及陈友谅各自差忌,相互抗衡,各怀称王之心,伺机而动。宋先生探得金陵守军,不足十万人,只要我们分兩路進攻,取其咽喉,我军正直士气如虹,兵精粮足,预计是十拿九穏之事,宋先生亦答允随大军出征,金陵之主,只要大军一到,相信非朱帅你莫属。”
宋濓抚须微笑说:“只要夺取金陵,再向北伐便有了地盘,有了基础,以你现时之实力,算得上是人强馬壯,依我所定之计划行事,我敢说金陵可算是囊中之物,只要你闪电般夺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