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2 / 2)
第三章完
:::第四回:::
「刀枪随身步履轻,泥泞道路见凄凉,天道不公蒼生苦,如何正义复伸張」。
殷达豪听罢经过后,关心的问道:"既有千载难逢之机会,自然得把握。妳们两师徒打算何时起行,我也能相助一臂之力,我与贤师徒共同进退。"两师徒对望了一眼,这回是由段正清作主回答说:"我们此行,志同道合的武林好汉不小。但难言有把握,伯颜此斯武功高强,练就一身硬功,刀枪不入,且有漠北五狼为走狗,为虎作伥,此去极为凶险。我们与他有血海深仇。武林中人打听得这斯今次离开大都,只带随从数人。這是难得的机会,我们正准备和这贼斯决一死战。少侠是局外人,无谓赶这倘浑水。"只见段瑛也点了点头,表示同意正清的主意。
小殷沉默顷刻,摇头说道;“贤师徒实在是见外了,此斯恶命昭著,残害我等同胞,汉人死在他的手上的不计其数。”其实他所说的并非虚假,小殷读元史的时候对伯颜最为愤恨,此人专横恶毒,手上染满了汉人鲜血他续说:“血浓于水,我身为汉人,自然不能置身事外,要与他誓不两立于天地之间。况且我们祖上渊缘甚厚,妳们的仇人,等若是我的仇人,愚弟焉能袖手旁观,坐视不理。”殷达豪侃侃而谈,两师徒深受感动,听罢对望了一眼,无言以对。
段瑛叹了一口气续说;"请贤弟三思,江湖凶险,此行不是闹着玩的,多少英雄好汉丧命在他手中,死得是不明不白,此厮武艺极高,是蒙古狗第一勇士。你尚年轻,留着有用之身。倘若我们不济,将来伺机替我们报仇,切法产除他,我们已是感激不尽了"殷达豪不欲再为此事纠缠,若要他独留在谷中,他实在不愿意。再说他的武功突然如有神助,他亦有跃跃欲试的冲动。便斩钉切铁的说;"兩位不用再劝,伯颜是汉人之公敌,我主意已决,义之所在,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若有不测。就算报答祖上传授武功之恩德吧"
其实这一句说得不伦不类,段正清心想,祖师爷已经仙去几十年,而你最多二十多岁,祖师爷又怎能传授你武功,大概是他执意要帮忙,以此来作借口罢了对他的古道热肠,更为感激。但殷达豪所想的却是另一版本:既然曾经偷看老前辈的武学经典,得益量多,当时已许下以他的武功帮助世人,他们的謫系传人,又岂能不尽心尽力何况他更有必胜把握。即使伯颜这厮真的是三头六臂,神功护体,只要轰他几枪,量他也不会爬得起来。他有持无恐,话说便更为大义凛然了。
段瑛见他主意已决,知道多劝无益,但佩服他的英雄气概,被他深受感动。据段正清说;"今天是三月五日,他们约定其它武林人仕于三月卅日,在九华山水月峰聚集,再商讨如何进行刺杀,埋伏等细节,照行程过两天必须出发。现在鞑子到处拉民夫,筑宫殿,路上盘查甚紧,早些出免误了行程。"决定后各自回房休息,殷达豪回屋后,极之心痒难敖,他对闖蕩江湖,感到非常新鲜,他在港时经常看到武俠小说之大俠江湖行,早已是神驰物外,跃跃欲试,现在似乎能把幻想变为现实,心情之紧张及兴奋,自然是难以形容。他习惯把每件事作为任务,若要任务顺利完成,则需要充足准备,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怠。而他今次之任务,便是要瓦解一恐怖杀人狂魔组织,实行以暴易暴,除暴安良。是夜他思潮起伏,兴奋莫名。脑海中全是甚么替天行道、锄強扶弱、笑傲江湖的武俠剧片段。
她两师徒此后密箩紧鼓,加强苦练,真个是废寑忘歺,殷达豪閒來无事,也学习打座练气,把偷看过的武功秘籍重复思索,另有一番体会。闲来就看他们练功,领误更多。发觉他们练的功夫种类虽多,但主要还是泥鳅功身法,空明拳的拳掌,他起初看到如此精湛的武功,感到非常惊讶但看到后来便感到奇怪为什么明是跳高一些便能将对手击倒,却偏要落后少许,出拳已伸到对手要害咫尺之间,只要使出摽手,用手指的寸劲攻击,对手必定非死即伤,但缘何却停滞不前。小殷苦苦思索也不明所以。但他却不明白这全因他们的武功底子和内力所限。虽就只差一分半寸,但发出的内勁已成强弩之末,难以再伸展一分一毫。至于摽指寸劲,是现代武学宗师小龙的自己创武功,在这朝代之前还未有,他们用指多是运劲功击穴道,使人血气阻滞,达到杀伤的能力。
他专心观察,许多武学上的疑问,藉他俩比试,得已更清楚领悟。俩师徒埋头苦练,得益最多的还是在一旁的小殷,他看得累了,便盘膝而坐修练内功,感觉烦闷时则跑到碧水潭,用泥鳅功跟鱼儿玩起来,他熟悉水性,身形在水中飘怱前后,比游鱼还更滑溜。他自娱自乐,从不让自己停下来。累了又在草地中躺下,哼着些心仪的曲调。他这样崩崩跳跳,心神合一,化练功为娱乐,武学修为却又更上一层楼,比起他俩师徒日夜苦练,成就有天渊之别。性恪决定一生成就,殷逹豪为人乐观,性格坚毅,做事冷静,且见识广博,有坚负责任之能力,在這灰色的时代,是不可多得之人材。
朝阳再度升起,小殷又来到碧水潭伴,享受著清新的花香,陶醉着旭日初升及湖光山色如此美景,联想起诗仙李白的庐山瀑布,诗曰:「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以此诗形容碧水潭的景色,最为贴切不过。正是水潭的缩影。一旦快将要离开,他天天游玩的地方,真有依依不舍之感回到屋前,段瑛正在找他,原来她见他赤着脚走动,在谷中问题不大。但明天便结伴下山,多有不便,在晚上特别给他做了一双新鞋子。但見手工精细,长短合适,殷达豪心中感激段瑛哽咽的说:"我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