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56(2 / 2)
从波罗的海踏海而来的德国陆军将开辟第二战场,然后配合正面的德国陆军展开一次次的进攻,战争进行到这一步,小毛奇认为自己的目的以及达到了,那即是同时从正面和后方不断的攻击俄国人。正面消耗对方的军力,而从侧翼进入的德军将摧毁对方的潜力。不过小毛奇怕不保险,觉得有必要再准备一手,而这这个计划就涉及到了意大利,这个欧洲最末流的列强了。
意大利从任何角度看在欧洲都只能算二流国家,勉强挂着一个列强的名号而已,当然,这是在历史上。而在这个位面,作为除了华夏之外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的意大利,此时已经拥有了足以让任何国家为之侧目的强大舰队意大利人终于可以在此时挺直腰板的说意大利皇家海军是地中海最为强大的力量了。什么你是问英国地中海舰队吗呃,这支曾经强大的舰队中绝大部分主力舰已经被重新部署到位于本土的大舰队之中。因为德国人在北海的力量已经再迫使英国开始全面收缩自己的舰队。
而正因为意大利这支强大的力量,德国人最大程度的容忍和支持了意大利在非洲的扩张,并且强行压制了土耳其让其将部分领土让给意大利换取意大利站到自己一边。同时许诺胜利后可以将法属北非交给意大利人。这笔付出是必须有回报的所以德国人要求意大利海军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进入黑海,并获得黑海制海权,并在乌克兰沿岸需找合适的地点进行登陆,然后开辟第三条战线
在小毛奇心中,如果这三条战线都能实现的话,不,只要两条战线都能实现的话,恐怕俄国人就只能选择战败投降了吧甚至德国都不用动用埋在沙皇旁边的暗桩就可以让这个泥足巨人屈服而在俄国屈服之后,德国将获得大量的物资并且可以将东线的兵力调往西线,这样一来的话,英法两国的防线可能都挡不住德奥军队的冲击,而英法最大的优势充足的物资供应恐怕都会大打折扣吧当然了,这还要看海军那边的破交作战进行的如何。
感谢书友阿虎9006和zhouyu1976、望云山人的打赏。
第七百六十八章 冷眼旁观的美国
“欧洲即将爆发一场惊世之战,这场战争的规模将比当年的拿破仑时代的欧洲争霸战规模都要大,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将在这场战争中拼尽全力。这将是一场改变世界格局的战争,而在这场战争中美国能做什么呢美国能得到什么呢”摘自西奥多罗斯福日记。
美国一直是一个想要获得世界支配权的国家,这个国家在徐杰那个位面是这样的。而在现在,虽然在扩张的过程中碰到了一系列或软或硬的钉子,但是作为一个大国,尤其是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美国一直在找机会拓展自己的势力范围。当然了,比较悲催的是,到目前为止美国还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在历史上美国在1907年左右的时候已经将势力范围拓展到了菲律宾,威风赫赫的大白舰队全球巡游更是震慑了包括英国在内的所有列强。更是让日本这个矮子寝食难安。但是目前这个位面吗美国实在是茶几点。现在还没有搞定夏威夷。
不,不对,是没有机会搞定夏威夷了在华俄第二次战争爆发后,美国人因为各种原因没能趁机收掉夏威夷。而在华俄战争结束后,面对打出了威风、打出了水平、打出了气势的华夏舰队。美国上下可不认为自己有能力在太平洋的中间和华夏海军进行一场公平的对决。而且在夏威夷的问题上,英国和华夏的意见居然是一致的,那就是保证“夏威夷”的独立和领土完整于是乎,悲催的美国在可预见的将来是没有机会了
不过美国生性不喜欢打酱油。相反美国是一个非常好的投机者。他知道如何平衡世界上的各大强国,知道如何让这些强国之间互相损耗,然后自己再从中渔利。从本质上来说,和徐杰做的事情如出一辙。而现在,美国的政治家和精英们又开始了新的策划,那就是如何在未来可能爆发的欧洲大战中获得一些好处
大战打的是什么打的是国力、打的是资源、打的是军力。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双方的国力其实差不多。英国和法国加起来国力和德奥差不多,俄国强于意大利。但是因为地理上的隔绝,让英法俄三国无法联为一个整体,这就失分不少,所以在美国人看来。真打起来说法也就是个半斤八两。在这种几乎对等的交战情况下,消耗战是极其恐怖的,很符合美国的利益。
随后是资源,拥有广袤殖民地的英法两国实在是太有优势了,他们有充足的原料来源,同时还可以从殖民地获取大量人口。看样子确实占尽优势。但是仔细分析一下其实也未必。随着意大利和土耳其的加入,英法的地中海航线在未来能否畅通都是个问题,毕竟法国可打不过意大利海军加奥匈海军。而土耳其在波斯湾的经营又威胁着大英帝国的最重要的殖民地印度和东南亚。从而使运输成本大增。而德国虽然资源稀少。但是勉强也算够用。尤其是再拥有了罗马尼亚的油田后,再加上华夏共和国的支持,短时间内绝对能抗住。
至于人口优势吗如果考虑素质和质量两方面的问题的话,英法俄相对于德奥意也没多大优势。首先就是德奥本来就是人口大国,尤其是德国将近7000万的人口绝对堪称恐怖,而俄国虽然有上亿的人口,但是怎么说呢。好吧其中大部分被俄国人自己称为“灰色牲口。”虽然英法可以从殖民地调集人口来补充空缺。,但是这个优势也不会太大,总体而言,在资源和人口方面。英法是有优势的,但是具体能发挥多少要看情况而定。
战争的一切最后都要反应到军事上,欧洲的军事家虽然认为绝对战争最后胜负的是双方的国力而不是一两次决定性的战役。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国力有的时候和军力并不对等。而精妙的战略也确实可以弥补上国力的差距。比如说普法战争中,德国虽然有优势,但是如果仅仅计算国力的话,当时的普鲁士还不至于几个月呢就摧毁了当时欧洲第一的法国。但是色当会战普鲁士军人干净利落的将法国皇帝俘获。而这场战役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如果说前两项英法俄占有一定优势的话,那么最后一项的对比中,美国人十分不看好协约国。原因是为什么因为俄国在两次华俄战争中俄国海陆军连续被击败了两次,不,如果算上当年甲午战争的话,俄国海军被击败了3次。虽然在马汉等美国海军高层的眼中,俄国海军的表现还算不错,毕竟参考一下美西战争中美国舰队的表现,在自己有优势的情况下让弱小的西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