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54(2 / 2)
“对方的潜艇数量肯定不少,至少有两艘,他们在极短的时间内打出大量的鱼雷,形成一个扇面从左右两侧交叉雷击,我们仓促之中没法进行躲避。”事后已经商船船长这样说道。在短短的不到10分钟的时间里,英国海军就损失了4艘运输船加一艘驱逐舰,这艘驱逐舰是在追杀其中一艘潜艇的时候被另一艘潜艇发射的鱼雷命中的,在夜幕的掩护下,火炮的有效射程并不比潜艇的鱼雷远,双方几乎多时在拿刺刀在肉搏。
“如果这是实战的话,一个晚上的时间我们已经损失了2万吨的船舶吨位。以及上面存放的货物。”古德诺有些担忧的说道。“不,少校,您说的并不完全,另外两个船队在前天晚上各损失一艘运输船,我们一晚上损失了6艘船,估计在3万吨左右。而造成这一切的不过是6艘总吨位不到4000吨的潜艇”一名军官补充道。“到现在为止,我们一共11艘运输船,剩下的不过3艘了不过有一个好消息是我们摧毁了一艘潜艇。”
单艘潜艇也可以对无护航的商船队造成一定的伤害,一般是在通过在海面上高速航行绕道低速船队的航线上预先设伏。如果对方没有一点武器的话,还可以使用甲板炮攻击,其中一艘华夏潜艇就是这样想的,结果当这艘潜艇冲上去的时候,只见甲板上的英国人奸笑这拉开帆布,随后几个黑洞洞的炮口指向了潜艇,再然后一艘潜艇发射了鱼雷在“被击沉前”带走了一艘运输船。
最终只有2艘运输船胜利的到达了港口,此战,全部11艘运输船在这场演习中被摧毁了9艘。总吨位达到近5万吨。而如此高的损失率自然让英国人感到无法接受。而当杰里科将演习报告发会英国后,费舍尔决定成立一个专门的护航机构来应对潜艇战带来的威胁。而随后英国政府也认为有必要用一些“合适”的代价来换取与华夏政府之间的合作。
感谢书友zhouyu1976的打赏。今天下午上推荐。晚些时候还有一更,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第七百六十五章 反潜战
在声纳都还没搞定,只有水下听音器的时代怎么反潜这是一个历史性难题,甚至可以说作为穿越者在不开技术金手指的情况下也很难完成。一战是潜艇的乐园,在历史上,一战中潜艇甚至用甲板炮都可以取得相当不错的战绩。排除规模因素,一战环境下德国潜艇战的威力其实比二战更加强大
没有声呐就没有可靠的方法定位藏在水下的潜艇,当然,就算有了声呐,想要定位潜艇位置也是很困难,毕竟水下存在各种地形和水文情况,即使现在,反潜依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说只要潜艇潜入水中,一般就很难击沉。虽然击沉潜艇没有什么办法,但是尽可能的减少潜艇造成的损失却是有很多方法的,在1战中反潜的核心不应该是放在如何击毁潜艇上,而是应该放在如何限制潜艇发挥战力的问题上。
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在船舶出港之前就需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比如说情报保密工作,无论是1战还是2战,德国潜艇之所以可以在广袤的大洋上找到英法的运输船队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德国人有一个比较完善的情报网,他们会将船舶的航行计划窃取出来并且送到德国海军总部,而德国海军会以此通过长波电台来联系在大洋中的潜艇以便进行围杀和堵截。所以,尽可能的对船舶航行计划进行保密就可以有效降低被潜艇伏击的概率。
其次就是航线的安排,潜艇的续航力其实并不长,尤其是在水下航行的时候,所以,如果可以避开对方潜艇部署的航线的话,那么潜艇就算有再大的能耐不也够不着相对于2战来说,1战英法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即使法国没被占领。德国潜艇想出来一趟实在是太难了,要先走北海然后经过丹麦海峡再进入大西洋。所以在进入战场前就要消耗相当的燃料。
所以英法最好选择比较靠南部的航线航行会更好,当然,所谓的航线规划可不仅仅是一个绕道走的问题,船舶和批次的协调也是一个重要问题,比如说美国2战中就对运输船队进行了合理的安排和编组从而大大降低了潜艇的攻击效率。其具体做法说简单了就是在进入德国潜艇攻击范围之前多个船队使用低航速节省燃料然后进入事先划定的集结区域,随后船队都到位后。编成统一的大船队在护航战舰的掩护下寻找一条航线。快速通过德国潜艇的猎场。
这个原理很简单,一个非常简单的概率学问题,比如说你有100艘商船走10条航线,而这10条航线上有2条随即分部德国潜艇。那么你碰上德国潜艇的概率即使100。而如果你选择6条的话,那么碰上德国潜艇的概率就会低不少。而如果你只选择一条路的话,那么碰上潜艇的概率就只有五分之一而且因为船队集中了,护航力量必然会增加,即使碰上了,生还的概率也会变大。
在航线和保密问题解决了之后,另外一个非常重要也是最为核心的问题就是护航了。和对抗水面袭击舰不一样,反潜战舰除了水声设备外其实要求不高,动力差点没关系。只要能跟上船队就行。火炮差点也没关系炮其实就够用了。防护差点更没关系,潜艇和驱逐舰炮战就是找死,和装甲防护关系不大,至于说中了鱼雷吗好吧。神仙都救不了。
驱逐舰需要的就是数量用足够数量的旧式驱逐舰在船队周围部署一个足够大的警戒线,让潜艇不得不在很远地方就下潜,让潜艇如果要伏击船队的话就必须绕行很远。至于攻击水下的潜艇吗精度就别想了,到了2战的时候一艘驱逐舰扔光全部深水炸弹都不一定能搞定一艘潜艇,所以必须要数艘驱逐舰,强调在尽量短的时间中将尽量多的深水炸弹扔到水中以便达到覆盖攻击。所以2战中大名鼎鼎的刺猬炮就是这样,一下打出一连串的炸弹,引信设定在不同的深度,形成一个立体的死亡区域。而在实战中需要多艘驱逐舰一起行动,效果会更好。
所谓的护航体系并不仅仅指那些伴随船队实胜航的驱逐舰,还包括大量在海上游弋的巡逻船,他们的任务就是在潜艇可能出现的区域搜索对手,不在于你能打沉多少潜艇,而在于让潜艇不敢露头。要知道,即使到了2战的时候,绝大部分潜艇的艇体设计都是船型的而不是后世的水滴形。根本原因就在于潜艇其实在绝大多数的时间里都是在海面上航行的,德国潜艇在1战时有的时候海面航程能占到总航程的95。说白了就是只有攻击的时候才会下潜。
而潜艇在水下的航速和消耗是很大的,搜索能力也下降的厉害,所以将潜艇压制在水下就等于削弱了潜艇的航程和战力。担任,如果整好赶上一艘潜艇没电了正在海上充电,又不幸被驱逐舰发现,那么一直拖到潜艇内部氧气耗尽被迫上浮也是可以的。2战中有不少潜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