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79(1 / 2)
的压力呢
至于陆战方面英法倒是对正在西伯利亚荒原上厮杀的俄国大军不怎么关心,甚至暗地里巴不得俄国人能输的惨一些。俄国陆军要是输的惨一些对于英法来说简直是太有好处了只有陆上战争俄国人败了,尝到苦头后才会最终放弃对远东的侵略,只有这样,俄国人才会把他有限的力量收缩到欧洲。
也许有人会说俄国陆军如果战败的话,造成的陆军失血问题如何解决。这个对于俄国来说太好解决了,俄国人是个人口大国,而且有大量的低成本兵员,灰色牲口这个名字难道是白叫的便宜、任劳任怨而且无畏。多好的兵员啊。当然纪律性和文化水平糟糕一些。
再加上战斗中损失的兵力相当一部分会是战俘,战争结束后战俘就可以放回去,回去后拿上枪穿上军装又是一个兵,所以英法两国最不担心俄国人损失的陆军补充问题,至于你说损失的技术装备什么的,这个问题也不大,俄国人没有太多的重炮和机枪,俄国人损失的那点对于英法这两个工业国加债权国来说不算什么。不就是装备和钱吗只要和英法一起干,还能少了俄国人的
而历史上也是这样,1906年3月。欧洲银行团为俄国人提供了总数高啊225亿法郎的贷款,其中12亿法郎来自法国,3亿法郎来自英国,还有5亿法郎来自俄国自己的银行。剩下的资金则来自于罗德希尔德家族在荷兰和匈牙利的银行。而在3月23日,德意志帝国却拒绝为俄国人提供贷款,这样一来俄国人加入英法同盟终成定局。这也预示着1战前的国际局势最终演变成了两强相对的局面。
而在随后,俄国人更是接受了英法包括改革国内政治和发展工业的一系列要求和建议,开始重新复苏已经濒于崩溃的俄国。但是历史并没有给俄国人太长的时间,诺曼诺夫王朝最终还是在1战中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覆灭了,不过借助俄国,英法也最终实现了击败德奥的计划。重新奠定了几十年中欧洲大陆的格局。
所以说英法两国需要为将来进行布局,两个老牌的资本主义帝国的能量虽然强大,但是也绝对不能为所欲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英国人和法国人甚至算的上是华夏的盟友。因为他们也愿意帮助华夏遏制俄国熊的东扩。同理,英国人和法国人也可以算得上是华夏的敌人,因为他们想要遏制华夏在东南亚的行动
而为了秉承这个策略,英法首先决定开始削弱俄国在远东的陆军战力,而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点就是拖延为俄国人提供的武器供应计划,让俄国人的攻势减缓,最好是变成守势。但是在延缓俄国人的陆上攻击计划的时候,英法同样需要增强俄国人的海军,毕竟堵转夏舰队南下的道路就靠俄荷了。而这一条就比较难办了。
原因很简单,英法两国不能直接参战,英法一旦在远东直接动手的话,德奥意三国肯定会在欧洲动手,俄国人没力气管欧洲,法国和英国要是再把精力放到远东的话,欧洲的事情不是德奥意三国说了算因小失大的事情英法是绝对不会做的
感谢书友fy007的月票支持。
第六百四十九章 火线支援
既然不能直接参战的话,那么立即给俄国人提供武器就是必然的选择,当然了,这个选择也是有极大风险的。华夏共和国确实不能对欧洲构成太大的影响力,但是在东南亚这一亩三分地上,英法现有实力捆一块也不够华夏打的。不是说法国人和英国人的远东舰队不够强,而是说印度支那就挨着中国,华夏根本不用海军,找点陆军打过去法国人那点殖民军就直接跪了。所以说风险有些大。即使不动手,单纯的经济制裁也绝对会让失去华夏这个巨大市场的英法头痛不已。
如果既可以把战舰卖给俄国人,同时又可以尽量减少华西共和国对英法的敌意。这就成了英法两国所想的事情了。至于说卖那些战舰,英法两国早就想好了,英国人的舰队是肯定不能动的,现在的英国人是唱白脸,以后等到双方打完之后,英国人还要作为调停人来让华夏和俄国坐在一起谈判,所以这个脸绝对不能撕破。而另一个原因则是在未来的战略布局中,法国人和俄国人负责在陆地上对抗德奥意,而英国人则负责海上压制对方海军,现在每一艘主力舰都是十分珍贵的,英国人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出让自己的主力舰。
英国人不行,德奥意更不可能,美国人的“建议”又被英法两国拒绝,那么唯一可以选择的就只有法国了法国人虽然已经将精力放到了陆军上,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凑一两艘船卖给俄国人还是可以的。而且现在的法国整好有几艘船看着不顺眼准备处理掉而且法国对华夏共和国反应并不是很感冒,因为在上一次华俄战争中法国人也卖给了俄国人一艘小船,所以法国人也表示可以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接着卖给俄国人。
经过上一次华俄战争后,英法两国知道卖给俄国人小船那就是添头。装甲巡洋舰级别的战舰在5年前的战争中都是炮灰级别的。到了现在,即使像巴扬级这样的万吨装甲巡洋舰碰上主力舰也是送菜,这不,前不久华夏海军的龙泰战斗群不是刚刚“顺道”收拾了俄国人的两艘巴扬级装甲巡洋舰吗
所以英法打算给俄国人的船绝对是主力舰,而且还是比较好的那种。但是法国人自己有写不上眼打算换掉回笼资金的。还记得法国人的“一级两型”的丹东级战列舰吗就是那个侧弦6个二级主炮炮塔随时准备换成单装主炮的东东。而法国人就打算把这级无畏舰中的两艘处理掉